哈嘍大家好,我是隨手談詩,今天咱們繼續杜甫的《哀江頭》,上回說到唐玄宗在被將士逼宮,無奈賜死了楊貴妃:「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杜甫絕了!寫在春天的詩,卻比冬天更令人心寒),這唐玄宗可以啊,嘴上說著愛,扭頭就要人命,用心愛的女人的命,換來了自己逃生的希望,接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這一聯詩有很多隱藏的含義,我們先看前一句,「清渭東流劍閣深」,清渭就是渭水,流經長安,古代詩文里寫到渭水,通常就代指長安,比如賈島詩《憶江上吳處士》寫:「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渭水和長安互文,就是這個意思。
東流就很簡單了,就是東逝的流水嘛,流水東逝一去不返,就像人死不可能復生,楊貴妃之死就像東逝的流水,再也不可能回來,或許這就是李後主所說「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
簡單的四個字「清渭東流」,就足以讓人聯想到許多東西,一方面,我想到了長安淪陷的時局,另一方面也讓人聯想到楊貴妃之死的悲劇。首都淪陷,何時能收復?貴妃長逝,何時能復生?答案是很悲觀的。
貴妃已死,玄宗還要繼續逃往蜀地,李白早說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黃鶴都難以飛過,又何況皇帝的儀仗隊呢?所以杜甫說這一路逃亡是「劍閣深」,一個「深」字啊,不止是說路途遙遠艱難,而且是皇帝在逃亡,就包含了杜甫對皇帝的忠君思想,他牽掛著皇帝這一路的安危,而且封建時代,皇帝就等同於國家,所以杜甫擔憂皇帝,實際上也是擔憂戰亂中風雨飄搖的國家,何時才能重歸安寧?
下句說「去住彼此無消息」,「去住」在古詩文中往往有死生之意,上一句「清渭東流」代表貴妃長逝,「劍閣深」代表玄宗幸蜀,就是說生與死陰陽相隔,我們(楊貴妃和唐玄宗)之間,再也得不到對方一點消息,白居易《長恨歌》也有類似的句子「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我還想到了蘇軾《江城子》的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雖然所愛的對象不一樣,但都是愛情的悲劇。
但是!
如果戰爭作者杜甫的角度,這句詩或許還有另一種聯想,它可能是作者自喻,因為當時長安淪陷,玄宗西逃,杜甫卻被俘虜困居長安,對於此時的杜甫而言,「去」又何嘗不是代指幸蜀(逃亡)的皇帝,「住」則是困在長安的自己,他們都對各自的前途、國家的命運完全看不透,杜甫更是得不到皇帝的任何信息,所以也可以是「去住彼此無消息」。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的兩層聯想,到底是貴妃和皇帝的愛情,還是作者和皇帝的君臣之情,你怎麼看呢?可以在下面告訴我哦,我是隨手談詩,關注我點個贊,下期繼續《哀江頭》,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