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汲取文化力量講好「大思政課」

2024-06-24     國際在線

【光明論壇】

作者:張泰(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後、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場特殊的思政課開進「地面空間站」。這其實是一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在這裡,科學家建立起模擬真實宇宙空間的基礎研究平台,使得過去一些需要在太空才能做的實驗如今也可以在地面完成。在這堂以「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沉浸式實景思政課上,理論與實踐被打通,情感與智慧持續碰撞,同學們聆聽「地面空間站」建設中攻堅克難的感人故事,體悟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激盪起「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結合起來」的澎湃心潮。

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汲取文化力量,是講好新時代思政課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讓思政課文化基因「顯出來」。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一堂堂充滿文化韻味的精彩好課,讓學生們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尊心、自信心與自豪感。當前,如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思政課,各地積極開展探索。比如,福建大力推動海洋文化、中華福文化、船政文化等有機融入課程;在北京,不少學校將「二十四節氣」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繪畫、勞動中了解民俗,感受中華民族探索自然、天人合一等優秀傳統;山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山西非遺青年+」社會實踐團,帶領學生深入三晉大地,與非遺傳承人直接對話,在走近非遺的過程中深切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如此文化味濃厚的思政課,在春風化雨中沁潤孩子們的心田。

增強革命文化的感召力,讓思政課教學內容「紅起來」。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一代代共產黨人以無私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仆後繼、流血犧牲、艱苦奮鬥,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以及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形成的革命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新時代辦好思政課,提高思政課建設水平,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資源是重要的實踐路徑。

在湖南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以「讓詩詞與信仰相伴」等為主題的詩詞思政課充分挖掘毛澤東詩詞的紅色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組織學生赴延安開展思政課研學與專業課實踐,將思政課堂搬至延安革命聖地,通過實地教學、現場研討引導學生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拼搏奮鬥的力量。今年清明節,寧夏固原二中、弘文中學的新生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學生在挑戰極限中磨鍊意志品格,在致敬英雄中傳承紅色基因。由此不難看出,用好紅色資源開好「大思政課」,關鍵在於用好用活革命文物這一生動教材,用小切口詮釋大道理,用妙故事闡釋硬主題,不斷創新形式,在把革命文物「請進來」的同時探索「走出去」的形式,如學校與革命場館探索共建實踐育人共同體、開展現場教學等,深入挖掘並呈現革命文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文化的時代內涵和價值意義。如此,才能在學生心中成功播撒下紅色的種子,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力,讓思政課政治導向「亮起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承載的科學思想、價值取向等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將其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有助於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助力培養「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文化育人深度結合,以「五大課程教學」為主線,將「三大文化教育」縱向融入課程體系,深度挖掘各門課程獨特的文化屬性和涵育功能,切實突出文化在教學體系中的位置,有力提升思政課堂品質,對我們不無啟示。

思政課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耕細作、熟讀精思、學深悟透,幫助學生真正搞清楚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道理、學理與哲理,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鮮活案例融入教學;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奔赴廣闊天地,以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案讓學生切實體會馬克思主義是「行在實處」,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知所以必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346c51a2425534ec5a9e3c971a61c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