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交易中的五大陷阱

2019-08-13     中華汽車網校

隨著二手車交易的普遍,買賣二手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二手車買賣還是需要謹慎,以防掉進二手車交易陷阱。為什麼這樣說呢?中華汽車網校為你解答。



一、故意隱瞞車輛事故信息

在買賣二手車過程中,車主最注重的除了車輛價格就是車輛有無事故了。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中,總會出現一些事故車當普通車賣掉的情況。商家通過低價收購一輛事故車,然後通過修補、翻新將車輛賣給不知情的人。對於外行來說,車輛是否發生事故是無法通過肉眼辨別的,這時候一定要到4S店、保險公司查閱車輛維修記錄。因為,每輛車都有一個維修手冊,它詳細記錄車輛的保養時間、次數、里程數和維修項目。只有充分了解到車輛信息,才不會上當受騙。

二、隱瞞車輛ETC欠費信息

現在高速上大都用上了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很多長期跑高速的車主為了方便都會辦理這樣的卡。但是,在買賣二手車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忽略這樣一個問題,導致後期出現不必要的費用。因此,中華汽車網校在這裡提醒廣大車主,在購買二手車進行過戶時,一定要注意車輛ETC是否欠費。

三、兔子「遞枕頭」壓低價格

「遞枕頭」是二手車交易中出現的比較多的一個行話,在二手車交易市場混的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說,就是第一家開出相對較高的價,遞個枕頭給你枕上。但只要這車在市場上一出現,這些「兔子」就相互遞出消息,其他「兔子」會一路殺價,逼迫你回頭找第一家進行交易,加大生意成交幾率。不得不說的是,一旦去做回頭生意,「兔子」會將車主帶到二手車交易公司,在驗車過程中,就百般挑剔殺價。車主若嫌成交價格太低,不願賣車,才發現此前遞給「兔子」的行車證等不翼而飛,回去問人家硬說「沒見過」,去補辦太麻煩,只好賣車。在此,中華汽車網校要提醒廣大想要賣車的車主,在進行最終二手車交易之前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證件,不要輕易的交給陌生人。

四、車齡和里程表修改

在二手車買賣中,最容易被忽悠的就是車齡和里程表數據。其中,車齡謊報情況出現最多的一般是將年底上牌的車虛報至次年的情況。對於一輛車而言,年齡越大越不值錢。所以很多年底上牌的車主總是會將自己車輛虛報一歲,讓自己的車「年輕一歲」。此外,里程表修改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種方式。據中華汽車網校了解,一般的二手車市場附近,總會有專業修改里程表的維修店。所以,車主在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注意車輛出廠日期,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和車輛行駛里程進行對比,如果對比數據不合理,這輛車就可能是存在問題的。

五、成交後再「偷梁換柱」

有部分車主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車輛成交後發現自己買到的車和之前看中的車不一樣。對於這種「偷梁換柱」的情況,車主只能吃啞巴虧。中華汽車網校表示,在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寫全車輛信息。不能只注意車牌號,而忽視更重要的車架號和發動機號等證明誰購買本車輛的信息等。

六、購買二手車注意事項

1.車輛檢查

車輛檢查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其中包括檢查車輛發動機型號和出廠編號、底盤型號是否與行車執照上的記載相吻合,是否標明廠牌、型號、發動機功率、出廠日期等。此外,車主還應該檢查車輛的技術狀況、車廂內部、附屬裝置、車輛底部和發動機等等。其中發動機檢查還要包括觀察發動機的外部狀況,看氣缸外有無油跡;檢查發動機油量、抽出機油量度尺查看機油是否混濁不堪或起水泡;揭開水箱看風扇皮帶是否鬆緊合理等。

2.證件準備

在進行二手車買賣過程中,賣主應該提供身份證原件、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書、購置附加費憑證、車輛使用稅「稅訖」標誌、車輛是否經過車檢、ETC,路橋費憑證等。而買主只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證即可。此外,在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的過程中,由取得交易資格的交易公司代為辦理車輛轉籍、過戶手續。或買賣雙方也可以直接交易。買方應取得變更後的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車輛牌照、車輛購置附加稅證、保險單及路橋票證等有效證件。

自2009年以來,二手車交易市場一直在呈高速增長。根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前後,中國二手車行業總體規模將會達到2000萬輛左右,產值將達數萬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二手車交易貓膩肯定也會更多,這就需要眾多買主能夠在買車過程中抵制一切誘惑,注意各種交易陷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GaUmWwBvvf6VcSZoD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