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代皇室護衛機構!你還會覺得李元芳的千牛衛大將軍很牛嗎?

2024-01-13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盤點歷代皇室護衛機構!你還會覺得李元芳的千牛衛大將軍很牛嗎?

大家都應該看過《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在劇中狄仁傑的得力助手李元芳經常拉風地說「我乃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為何如此顯擺?千牛衛很牛嗎?

其實千牛衛只是一個高級護衛,主要負責皇帝的安全。甚至到了唐末,這個官職都成了一個虛職,並沒有多少實權。

而李元芳實際有兩個官銜,一個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另一個是狄仁傑衛隊長,前一個是虛職,後一個是實職。對李元芳來說,無論千牛衛有多麼的虛,畢竟是高級武官,更是一種榮譽(獎勵給皇家宗室或者功臣之後),雖然只是代理(檢校)。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歷代皇室的護衛機構及它們的首任統領!

秦朝——衛尉軍

衛尉軍是秦朝皇宮衛戍部隊,負責皇宮宮門守備及咸陽都城宮門防務。

衛尉軍由九卿之一的衛尉統領,它的職能相當於清代的九門提督。衛尉軍常備數量是一萬人。

秦始皇時期的衛尉叫竭,史稱衛尉竭,因參與嫪毐叛亂,被秦始皇梟首。

漢朝——羽林軍

羽林軍,又稱羽林衛,為漢武帝劉徹於公元前104年所創。

羽林軍,以警衛建章宮得名,俗稱建章營,後來改為羽林,取「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意。

在西漢時期,羽林軍在兩千人左右,作為皇帝的宿衛和儀仗部隊,隸屬於「光祿勛」。

光祿勛,位列九卿,總領宮內一切,屬官有大夫,如太中大夫、中大夫;郎,如五官中郎將(曹丕曾擔任此官職)、左右郎將;期門,羽林,謁者。

第一任光祿勛為西漢邊將徐自為。

曹魏——虎豹騎、武衛軍

虎豹騎為曹操所建,既是曹魏的王牌機動部隊,又是曹操的護衛軍。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曹仁、曹純、曹休都曾擔任其指揮官。

曹丕稱帝後,在既有的虎豹騎中,選編精銳組成侍衛隊,稱「武衛軍」。其指揮官是曹休以及後來的曹真。

蜀漢——白毦衛

白毦衛,又名白耳兵,是劉備麾下的近衛軍,曾多次救劉備於危難,指揮官是陳到。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劉備的保鏢不是趙雲嗎?其實劉備的保鏢是陳到,只是陳到的職位和級別一直在趙雲之下,「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之將稱」,劉禪繼位後,陳到擔任護軍、征西將軍;趙雲則由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可能將二人合併了,趙雲的事跡中應該有陳到的影子。

東吳——宿衛虎騎

宿衛虎騎同虎豹騎、白毦衛一樣,既是精銳部隊,又是孫權親軍,它的首任統領是太史慈。

孫權死後,宿衛虎騎一直被保留,孫亮誅殺權臣孫綝時曾說:「孤當自出臨橋,帥宿衛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

南北朝、隋唐——千牛衛

千牛衛,北魏宣武帝元恪所創,因執掌御刀「千牛刀」而得名,其武官為「千牛備身」。

千牛衛剛創建時,並無專門機構來統領,直到北魏孝明帝設立統領千牛備身的「領左右」,它才有了正式的統領機構——「領左右」衛府。

到唐中宗神龍元年,又改為「千牛衛」府,設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從三品,掌侍衛及儀仗;中郎將各二人,正四品下,掌供奉侍衛。

在唐朝,千牛衛將軍地位比較尊崇,比如太平公主之子薛崇訓曾為右千牛衛將軍,直到契丹時,尚以千牛衛將軍封貴人。

而到了北宋,多以千牛衛將軍封降人,如李煜降宋後,被封為右千牛衛大將軍。千牛衛除了護衛皇室內廷,還需要在殿上值勤,有時還分配給達官政要作為護衛,比如李元芳;有時在宮廷政變時,也會看到他們的身影,不管是叛亂還是平叛。

宋朝——禁軍

北宋禁軍既是正規軍「備征戍」,又是「天子之衛兵」,宋初禁軍較少,後來趙匡胤將各地的精銳之師都編為禁軍,禁軍才開始壯大,至宋仁宗時已達80多萬。

因趙匡胤曾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禁軍統領),從而「黃袍加身」,所以為避免禁軍統領一家獨大,他又將禁軍劃分成了三部分,分別歸三衙節制(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司)。

其中殿前司為皇宮禁衛,隨駕出行則為皇帝親衛。殿前司指揮使為殿前司最高統領官,從二品,位在節度使之上。

元朝——怯薛軍、侍衛親軍

怯薛軍(怯薛是番直宿衛的意思)為成吉思汗所創,全軍分為四怯薛,以四位元勛為怯薛長,世領其職,他們是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四位怯薛長按規定時間輪番帶兵更直宿衛。

侍衛親軍為忽必烈所創,忽必烈有鑒於怯薛軍長期養尊處優,戰鬥力下降,所以抽調各地精銳,建立前、後、左、右、中五衛親軍,作為自己的護衛軍和京城衛戍軍。侍衛親軍設親軍都指揮使統領,直接隸屬於樞密院。

明朝——錦衣衛

錦衣衛是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所創,其前身是「拱衛司」(正七品)。

錦衣衛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特務機構之一,它除了護衛皇帝以外,也「巡查緝捕」,還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

錦衣衛首領為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官銜。錦衣衛設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二人,指揮僉事二人,鎮撫使二人,千戶十四人,副千戶、百戶、總旗、小旗,人數不限。

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是毛驤,他製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賜死。

清朝——鑾儀衛

清朝剛入關時,沿用明制,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改稱鑾儀衛。鑾儀衛負責皇帝出行儀仗及護衛,其首領為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均由滿人擔任。

第一任領侍衛內大臣為正黃旗的蘇拜。大家熟悉的遏必隆、鰲拜、蘇克薩哈都曾擔任過此職。

在皇帝身邊日常侍從、值宿的高級侍衛,稱為御前侍衛、御前行走,稍次一級的是乾清門侍衛、乾清門行走。這類高級侍從的首領稱為御前大臣。

清朝晚期,鑾儀衛因配備近代武器而改名為神機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9d0459b8ba6187ab65092a56e3083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