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超微電腦的財務問題,一位諮詢機構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安永的辭職意味著審計事務所的道德誠信也在面臨考驗,它希望在超微電腦爆雷之前儘快『甩鍋』,但如果超微電腦真的被證明造假,安永肯定也難以避免受到牽連。」 ]
當地時間10月30日,深陷財務造假風波的超微電腦(Super Micro)股價再度暴跌33%,因一份文件披露,安永(Ernst & Young)上周辭去了超微電腦的審計職務,稱「不願與管理層的財務報表扯上關係」。此前,安永對超微電腦的內部管理、董事會獨立性和會計實踐提出擔憂。
安永在辭職信中表示:「我們辭職是因為最近注意到的信息導致我們不再能夠依賴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的陳述。」
安永曾在今年7月下旬首次指出超微內部財務控制、治理和誠信存在問題,並要求超微電腦任命一個特別董事會委員會來調查公司的內部治理問題。
受到做空報告打擊
今年8月,超微電腦受到一份做空報告的打擊,並推遲提交2024年財務報表,據稱正在接受美國聯邦政府的調查。
根據興登堡研究公司發布的這份做空報告,超微電腦存在「會計操作、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的證據、違反出口禁令以及客戶流失」等一系列問題。但超微電腦表示這些指控不準確。
這導致超微電腦過去三個月股價累計跌幅超過50%。今年3月,超微股價創下接近1200美元高位,並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其股價在2023年飆升了246%。但截至10月30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僅33美元,市值不到200億美元。
超微電腦生產的計算機被公司用作網站、數據存儲和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其他應用程式的伺服器。超微電腦與英偉達、AMD、英特爾等晶片巨頭關係緊密,是這些廠商的重要合作夥伴。
超微電腦由華人企業家梁見後(Charles Liang)創立,該公司因與英偉達的「深度綁定」關係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此前有分析師將超微電腦的目標股價定在1500美元。
文件顯示,安永在對超微電腦2024年6月30日結束的財年進行審計時辭職。該公司截至6月30日的2024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毛利率跌至11.2%,創下其史上最低。
在周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8-K文件中,超微表示,它「不同意」安永的決定,並「正在努力選擇新的審計師」。
超微電腦在一份最新聲明中稱:「公司預計,安永提出的事項或此前宣布的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正在審議的事項的解決方案不會導致對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財年或之前財年的季度財務業績進行任何重述。」超微電腦預計將於11月5日提供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務更新。
超微電腦此前也曾因財務問題與監管機構發生過糾紛。2020年,該公司向SEC支付了1750萬美元的罰款,SEC指控該公司過早且不當記錄了收入。
針對超微電腦的財務問題,一位諮詢機構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安永的辭職意味著審計事務所的道德誠信也在面臨考驗,它希望在超微電腦爆雷之前儘快『甩鍋』,但如果超微電腦真的被證明造假,安永肯定也難以避免受到牽連。」
AI晶片需求能否持續
超微電腦此前因對英偉達每一代最新的AI晶片備貨有較高的優先級而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不過業內人士也在質疑AI晶片的需求能否持續。
奧緯諮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I晶片的實際交付和真正投入應用和產出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現在雖然全球很多地方都在建立大規模的超算中心,但這些超算中心到底能發揮多大的作用,誰來為此買單,都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超微電腦作為英偉達晶片的「接盤俠」,會更早地反映出市場的供需變化。「超微電腦要負責儘可能多地備貨,一旦市場需求下降了,會最先傳導到超微電腦,比如庫存積壓等情況,是可能引發財務爆雷的情況的。」
券商對於人工智慧的需求也持不同的看法。摩根大通分析師此前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超微電腦面臨人工智慧需求可持續性問題,以及人工智慧伺服器利潤率的問題。」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該公司財務爆雷的風險可能被誇大。機構Loop Capital研報寫道:「超微電腦在生成式AI伺服器領域的重要性可能被低估,受到英偉達即將出貨的最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提振,超微電腦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有望恢復。」該機構認為,在持續至2026年的整個Blackwell周期中,超微電腦仍然是英偉達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首選的主要供應商。
10月早些時候,超微電腦表示,目前每季度GPU出貨量超過10萬個,該公司還推出了一套新的液體冷卻產品(DLC)。據稱,超微電腦的液冷技術比某些數據中心使用的空氣冷卻技術更節能,並可實現「最高GPU機架密度」,每一個機架最多可容納96個英偉達Blackwell B200晶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e9a979e41c617310ef8ea6c019ad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