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維護能源安全、持續推進能源轉型,是當前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最迫切的挑戰。能源轉型既緊迫又複雜,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無法單獨完成這一任務,更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
同時,能源轉型也將迎來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大的投資機遇。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投資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總額將首次超過3萬億美元,其中約2萬億美元將用於清潔技術和基礎設施;而中國占據了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三分之一。
毫無疑問,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雙碳」目標指引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占全球新增裝機一半以上,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在過去十年提升了近11個百分點,達到26.4%,為中國和全球二氧化碳減排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1879年在上海助力點亮中國第一盞弧形燈,到1912年在雲南昆明參與建設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發電廠,到如今在中國建立15家製造工廠及完善的供應鏈布局,西門子能源已經成為中國能源發展和轉型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我們攜手中國客戶和合作夥伴參與了眾多能源基礎設施項目,並不斷加大對中國的投資,擴大產能,滿足國內外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能源轉型最終要實現能源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三者之間的平衡。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協同政府、企業、學界與金融機構等多方力量,加速推進面向整個能源價值鏈的創新與合作。
創新引領能源轉型
科技創新是加快能源轉型的核心要素。今年,西門子能源在柏林的燃氣輪機工廠迎來了建廠120周年。工廠初建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鼎盛時期,主要生產製造蒸汽輪機。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和內燃機的發明,燃氣發電應運而生,柏林工廠也開始轉向製造燃氣輪機,迄今為止向全球提供了超過1250台燃氣輪機,單機發電容量也從早期的62.5MW躍升到現在的850MW。同時,柏林工廠也擴展成為西門子能源總部辦公中心所在地,並在此建立了西門子能源第一家電解水制氫設備工廠,助力氫能產業發展。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所有能源形式和技術都將為實現能源轉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依靠現有的技術,全球大部分的排放得以降低,但我們需要進一步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加速從煤炭轉向天然氣、光伏及風力發電,同時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改造,在難減排行業提高能源效率和電氣化水平。此外,據估算,到2050年,還有35%的全球減排量將來自現在尚未進入市場的技術。因此,我們需要繼續大力開發面向未來的顛覆性能源技術和應用,包括能源效率解決方案、基於氫的綠色燃料、碳捕集和儲存等。
目前,西門子能源在全球擁有超過24000項能源技術專利,2023財年投入約11億歐元用於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在深圳,西門子能源於2021年建立了創新中心,充分結合大灣區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優勢,打造對能源低碳轉型至關重要的技術創新。在位於上海浦東前灘的西門子能源大中華區總部,我們聯合合作夥伴共同設立了「中德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匯聚全球科研人才,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我們將繼續協同中國廣泛的合作夥伴,努力使先進技術加快走出實驗室,儘快得到商業應用,以科技創新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深化合作,共享成功經驗
基於超大規模的本地市場優勢,中國企業已成長為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全球能源轉型的成功離不開中國。過去幾年間,中國在光伏領域引領全球發展,為市場提供了富有競爭力的產品,但也帶來一些國家對產品依賴的顧慮。為此,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各地區同步前行,推進各自的能力建設。只有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才能維護合作各方的利益和發展需求。
不久前,中國在出席二十國集團能源轉型部長會議時表示,全球能源轉型仍面臨國情不同、資源不均、能力各異的現實,以及來自資金、技術、能力等方面的挑戰,為此,各國需要深化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建設更加緊密高效、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格局。
西門子能源認同這一倡議。作為全球性能源企業,我們需要建立和加強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只有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能源技術優勢和資源稟賦促進技術、產品、產業鏈、供應鏈、人才和資金在國際的健康有序流通,才能加速全球能源轉型,實現去碳化的全球目標。
近年來,西門子能源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在中國以及第三方市場打造了眾多綠色合作的典範。我們為中石油中亞管道項目提供燃氣輪機和空氣壓縮機,並助力國家電網在巴西建設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今年6月,西門子能源與中國能建合作,為沙烏地阿拉伯建造兩座全球規模最大的高效燃氣聯合循環電站Taiba 2和Qassim 2,總裝機容量近4吉瓦。這些能源項目都將賦能全球社會發展,也充分說明全球能源轉型離不開國際合作。
與此同時,依託中國市場強大的市場規模和多元化的應用場景,西門子能源也希望將在中國市場實現的創新模式引入其他適用的國際市場。去年,我們助力松贊集團在巴松措打造了首家綠色低碳酒店,完美兼顧脫碳與保護當地自然文化,為中國能源轉型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本,也為我們將這一具有創新性的低碳能源解決方案引入中國乃至全球更廣闊的行業應用積累了有價值的數據和經驗。
回顧西門子能源與中國逾百年的合作歷程,我們始終將「賦能社會、源動未來」作為我們的使命和擔當。儘管當今世界仍然面臨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但我們將繼續專注技術創新,深化務實合作,為中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