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光伏公司第三季度減虧 行業觸底後開始減產保價

2024-11-01     第一財經

[ 隨著A股三季報落幕,光伏板塊的業績表現清晰明了,前三季度全產業鏈降價與產能去化背景下,組件、電池、矽片龍頭企業普遍業績虧損,產能與業績規模越大的公司,虧損幅度越居前。 ]

[ 前三季度,矽片「雙雄」隆基綠能、TCL中環(002129.SZ)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65億元、60億元,兩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計虧損125億元。 ]

光伏產能供需矛盾下,產品價格連續下跌,企業盈利承壓,全行業迎來史上最嚴峻的挑戰。三季度以來,圍繞化解出清過剩產能、減產保價、防止過度內卷,光伏行業座談會屢次召開,效果如何?

隨著A股三季報落幕,光伏板塊的業績表現清晰明了,前三季度全產業鏈降價與產能去化背景下,組件、電池、矽片龍頭企業普遍業績虧損,產能與業績規模越大的公司,虧損幅度越居前。

單看第三季度,減產保價展現出效果,隆基綠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的單季度虧損規模環比收窄。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產業鏈降價之際,計提資產減值(主要是存貨跌價減值)亦成為組件、矽片廠商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月以來光伏股走出大幅反彈的行情,是否預示著全行業有望在近兩個季度迎來業績觸底後的反轉?

通威、隆基第三季度減虧

這是光伏行業的第四次洗牌,產能出清與價格下跌的劇烈程度,令從業者與投資人始料未及。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主產業鏈價格大幅下跌,跌價由矽料傳導至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雖在9月初後企穩並形成回升趨勢,但第三季度仍處於價格與成本倒掛水平,使得相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承壓。

矽片是光伏產能出清的重災區,前三季度,矽片「雙雄」隆基綠能、TCL中環(002129.SZ)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65億元、60億元,兩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計虧損125億元。

TCL中環在接受調研時表示,本輪光伏周期的複雜性比以往更高,最核心問題是總產能體量較大。據悉,TCL中環在8月份進行策略調整,包括價格、稼動率與產業協同等方面,公司發展方向仍以光伏矽片為核心,適當布局一些組件。

隆基綠能在今年8月底適度上調了矽片價格,目的在於推動行業儘早結束低價競爭的無序狀態。單看第三季度,隆基綠能業績虧損收窄,實現營業收入200.64億元,同比環比均下降,歸母凈利潤虧損12.78億元,第二季度為虧損28.99億元。

產業鏈降價潮中,部分組件價格已經跌破0.7元/W,廉價的組件已經不是刺激終端裝機需求的關鍵因素。三季報顯示,6家組件廠中,阿特斯(688472.SH)、晶科能源(688223.SH)仍能保持盈利,隆基綠能、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4家錄得虧損。

通威股份的一體化模式具備組件、矽料和電池業務,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2.72億元,同比減少38.73%,歸母凈利潤虧損39.73億;第三季度公司實現業績減虧,環比大幅減虧至-8.44億元(第二季度為-23.43億元)。

組件廠中,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的業績表現較為意外,第三季度晶澳科技實現盈利3.89億元。而天合光能在上半年盈利的情況下,第三季度虧損13.73億元。

產能出清過程中,計提資產減值侵蝕了上市公司的利潤表。第一財經統計顯示,第三季度,通威股份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66億元,金額為上述龍頭企業中最高;天合光能計提的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為4.24億元,加上固定資產、應收帳款等損失,合計計提信用及資產減值準備共計7.43億元。

晶科能源曾憑藉N型組件優勢,在第一季度盈利11.76億元,第二、第三季度凈利潤受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分別下滑至2435.7萬元、1487.42萬元。前三季度,晶科能源計提的存貨跌價損失、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合同資產減值損失達7.04億元。

估值反彈,短期價格企穩

光伏行業產能出清、價格見底的速度取決於全行業協同配合發力。對於矽片價格的走勢,TCL中環表示,如果沒有行業的協同,矽片價格可能會掉得更低。所以我們第一步的期望是企穩,第二步是回升。

從名義產能去看,預計2025年行業供需錯配的問題仍然存在。但是隨著行業企業經營壓力的持續,行業實際的產出和需求之間會逐漸得到平衡,推動產業鏈價格逐步修復。

矽料、矽片、電池、組件四大產品是否已經觸及「市場底」?價格方面,四大產品短期價格企穩。根據10月31日,集邦新能源發布最新光伏產業鏈價格,矽料實際需求有減無增,價格基本企穩,單晶緻密料的主流成交價格為35元/kg,在近期硬性管控政策出台的預期逐步膨脹,上下游觀望情緒漸濃。據矽業分會數據,7~9月國內多晶矽月產量13萬~14萬噸,較前期高點1萬噸顯著下降,行業新增產能投產放緩,部分老舊產能逐步出清。

周內矽片全線價格暫穩,目前電池片在主鏈的供給側出清較為順利,組件頭部廠商挺價意願強烈,但整體仍處於減產挺價狀態。

某TMT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光伏主材環節面臨虧現金流局面,預計市場化出清程度會加深。但考慮到行業調整時間和上一輪資金儲備情況,預計完成調整尚需時日。「供應方面,行業自律相關呼籲和會議仍在初期和發酵階段,價格企穩主要是全行業減產保價的結果,比如矽料成交氛圍冷清,矽片需求低迷使得廠家出貨困難,而182P型矽片已是少有生產。」上述分析師說,「此前協會提出0.68元/W組件成本價等事件,我們認為低價組件擾亂市場秩序的階段有望結束,並進入加速產能出清的過程。」

組件是直面終端客戶的光伏產品,在上述分析師看來,組件環節價格持續走低,是光伏行業出清的最後一環,一旦光伏組件價格跌幅超預期,將大機率意味著光伏產業的出清正在進入最後時點。

近期隨著宏觀層面積極信號密集釋放,供給側政策預期推動板塊股價上漲,光伏板塊迎來反彈。根據Wind光伏指數收盤價計算,9月1日至10月30日光伏指數漲幅為38.98%,跑贏上證指數23.5個百分點,有20隻光伏股10月的累計漲幅超過20%。有觀點稱,估值反轉先行或意味著光伏主產業鏈的盈利有望迎來底部反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2af2fe8ae05a0cb0384897fb5aaca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