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國」打造科研高地 中國企業掘金中東

2024-10-23     第一財經

[ 阿聯對於希望進入中東地區或其他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優質的「跳板」。杜拜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之一,也在打造科技中心。再加上其對全球夥伴關係的開放態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驅動型公司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

亞洲大陸東西兩端的「資源大佬」正在頻頻握手——不斷創造創新的中國企業將目光投向中東等更具投資潛力的市場,以石油積累了巨大財富的中東資本對中國企業拋出「繡球」。

與此同時,中東也擁有大量對高科技感興趣的超級財團。TPG Growth是一家全球私募股權公司,管理資產超過135億美元,TPG Growth前合伙人、董事總經理納拉因(Vish Narain)曾領導了約10億美元的投資。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東現在無疑是一個全球投資聚焦的熱土,印度和中國的初創公司都在這裡同台競技,這裡的資本也隨時準備出擊。」

仁物科技CEO謝子宸於三年前首次進入中東市場「掘金」,這已經是他今年第四次到訪中東了。他在此次中東之行中與四家資本洽談,其中有三家資本來自阿聯,既有政府基金,也有家族基金。

「我們在所到之處都非常受歡迎,政府也很重視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 謝子宸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更重要的是,中東資本對我們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阿聯市場金光閃耀

近兩年來,以沙特、阿聯為代表的中東國家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越發熱絡。全球十大主權財富基金中,中東財團獨占四席,包括阿布達比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科威特投資局、卡達投資局。這四家合計總資產高達3.42萬億美元。

過去,中東財團在歐美市場資產占比權重更大,但近年來,中東資本也開啟了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探索,並增加了投資規模。以杜拜為例,杜拜政府正在打造「數字杜拜」,不僅需要吸引中國的數字化技術入駐,也意味著政府將在打造數字化方面投入重金。

電動車是中東資本看好的新興領域之一。以阿布達比投資局為例,該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對蔚來汽車累計投資超過200億元。

馬克斯(Max)是聯合國的一名專業翻譯人員,常駐杜拜,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中文。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兩年中國來中東投資的企業明顯增加,我的工作也更忙了,有很多企業和會晤都需要我的幫忙。」

上周,在杜拜最大的科技展會GITEX Global期間,來自中國的近300家科技公司參展,其中既有華為、中興等通信巨頭,也有科大訊飛、阿里巴巴等人工智慧和雲服務提供商。其中一些企業首次參展,它們展示了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數據和雲技術領域的最新創新,同時也利用此次契機進行市場調研,探索未來在中東的擴張。

在同期舉行的2024超級橋峰會上,來自中國、新加坡、越南、阿聯等國家的頂尖投資者、商界人士、政策制定者等探討了中東數字化發展的機遇。第一財經記者在峰會上了解到,國家級創新研發機構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杜拜未來基金會(Dubai Future Foundation)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出席峰會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教育部負責人兼總經理肖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杜拜未來基金會也在探索未來的合作投資模式,諒解備忘錄是我們建立聯繫的第一步。」

阿聯經濟部長阿卜杜拉·瑪爾伊(Abdullah bin Touq Al Marri)在世界未來經濟數字領袖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稱,阿聯正在推動創新和增強競爭力的戰略,將該國定位為新經濟的全球領導者。

數據顯示,阿聯的人工智慧市場去年達到34.7億美元,非石油產業對GDP的貢獻在2024年將上升至74%。該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這一占比提升至80%,並進一步鞏固阿聯作為全球研發中心的地位。

阿聯對於希望進入中東地區或其他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優質的「跳板」。阿聯的杜拜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之一,也在打造科技中心。再加上其對全球夥伴關係的開放態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驅動型公司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中國初創企業中東「掘金」之路

一位美國上市中概股企業管理層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我們大量的投資人都是美國資本,現在這些資本正在大量撤離,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中東及其他地區的新資本。」

今年6月21日,美財政部發布對華投資限制擬議規則。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6月曾表示,美方反覆強調無意對華「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但卻執意發布擬議規則,限制美方企業對華投資,打壓中國產業正常發展。這是典型的泛化國家安全做法,違背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影響中美兩國企業正常經貿合作,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納拉因表示,中東政府正在大力建設數據中心,並投資了大量專注於人工智慧的企業。「人工智慧無疑是發展的重點領域,政府和企業對人工智慧的需求以及算力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我們也在專注於人工智慧的項目投資。」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初創企業已經開始開拓中東市場,並且伴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科技公司的出海,這些初創企業也在不斷擴張它們在中東市場的布局,為這些企業的出海提供配套服務。

「中東希望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雄心是非常明顯的。」謝子宸在展會現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已經是他第三年觀摩這一盛大的科技展會。過去三年里,仁物科技在中東市場投資了近400萬美元。

在此次的中東之行中,謝子宸收穫頗豐,不僅在杜拜成立了一家子公司,還接洽了多個中東資本。

「中東資本不差錢,但是它們的退出機制與美國基金有根本的區別。中東資本的訴求是要求企業有長期的投資戰略,能進行本地投資,把技術和產品研發、製造拿到當地,進行本地化,如果是汽車廠商,就需要有自主的汽車品牌的工廠,換句話說,就是花錢換技術。」謝子宸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他的公司主要幫助中國汽車廠商在中東做車聯網服務的落地,包括車內的導航和娛樂系統等生態系統的本地化,對接當地的電信運營商以及車聯網應用平台。

「這兩年我們看到中東市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今年中國汽車品牌在中東的銷量預計達到50萬至60萬。」謝子宸說道,「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三大趨勢的發展下,將催生一個幾十億的市場。」

中東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正在日益凸顯,但由於基礎設施的建設還無法滿足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仍然處於發展階段。「這個市場對於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海灣六國人均GDP排名靠前,且覆蓋五六千萬人口,輻射到中歐和北非,就是一個上億人口的市場。」謝子宸表示,「尤其是阿聯,杜拜和阿布達比的城市治理和發展水平,是可以與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地齊平的。」

與較為發達的阿聯相比,沙特處於發展階段,公共運輸體系建設薄弱。但沙特擁有超過3000萬人口,汽車存量市場極大,每年新增車輛近300萬輛,對於中國車企擁有戰略意義。「沙特正在大搞基建,新能源、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熱潮湧動,我們也在與當地企業合作進行投資。」謝子宸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謝子宸還提醒說,中國能真正融入海外市場的產品仍然不多。「中國產品的附加值普遍還比較低,中東的投資人是非常聰明的,很多都是來自華爾街頂級投行和美國常春藤名校,他們對於投資回報和項目要求都非常高。」他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ca3cf3ec6d3b343d9201b85ea6aa2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