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代表人物之——黃慎,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結

2019-12-13     書畫素材

黃慎(1687—1768),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揚州八怪之一。


黃慎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並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歷史人物,也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多從民間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縴夫、乞丐,流民、漁民等下層人物形象,如《群乞圖》取材現實生活,描寫災荒年中,乞丐們流落街頭,受人欺凌的悲慘畫面,表現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畫神仙佛道如《醉民圖》,多操大幅,用筆設色,潑辣大膽,於迷離撲朔中見形象神韻。描繪文人生活的有《東坡玩硯圖》,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 結,墨公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


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書畫家的他,以其潑辣的畫風和開闊的意境聞名於世。出身貧苦的他一生以書畫謀生,他將詩、書、畫融為一體,生動地展現出民生本色,正可謂是「書畫界的杜甫」。

黃慎 羨門論道 1734年


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曾先後三次到揚州,居留較長,與鄭板橋、李(善)等往來友善,為「揚州八怪」之一。

他年方十八、九時寄身蕭寺,白天作畫,夜間從佛光明燈下刻苦讀書,技藝大進。凡人物、花鳥、山水、樓台、蟲魚等,無一不能,但他並不以這些為滿足,一次看他先生的作品說:「吾師絕技難以爭名矣,志當自立以成名,豈肯居人後哉!」

他自己總結一生走過的道路,感慨地說到:『余自 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有鶻突於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畫之不工,以余不讀書之故。』於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言詩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於昆蟲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冠禮器,細而致於夔蛇鳳,調調刁刁,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於心,應之於手,而後乃今始可心言畫矣。」正是這種凝思結想、廢寢忘食、苦攻不輟,黃慎才從一個小畫工成長為一位「詩畫名大江南北」的名家。



黃慎 (款) 書法 手卷 37×406cm

題識:黃慎。 鈐印:癭瓢道者、潔貞童子


」鄭板橋為詩贈之:「家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涯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外,更無真相有真魂。」

黃慎還是一位詩才畫藝俱全的藝術家,他的詩作,情韻清遠,如 岩絕 ,煙凝靄積,能非凡境,並著有《蛟湖詩鈔》一書傳世。

黃慎早年師從上官周,多作工筆。山水宗元黃公望、倪瓚、中年以後,吸取徐渭筆法,變為粗筆寫意,並草書章草,嘗以狂草書法入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但也有筆過傷韻者。



黃 慎 天香圖

款識:才剪春風錦繡香,誰憐鐵石是心腸。知君不愛胭脂抹,早蘸徐妃半面妝。癭瓢子慎寫。 鈐印:黃慎(朱) 癭瓢(白) 東海布衣(白) 跋文:癭瓢作人物山水皆精熟,所謂筆墨狼藉見功夫是也,然未免落野狐禪,其花卉則直入青藤白陽之室。此幅尤為元著超超,直出白陽之上。咸豐乙卯夏四月下澣,仙洲二兄大人出以見示,余玩之不忍釋手,橅臨數過毫無所得,因贅語而歸之。佛頂拋糞所不暇顧也。張士保。鈐印:臣保(白)



清 黃慎 雄雞圖


黃慎 捧梅圖 天津歷史博物館藏


黃慎 人物 保利拍品


黃慎 商山四皓圖


黃慎 鷹樹圖 克利夫蘭美術館



清 黃慎 雙貓圖 紙本,設色,縱136.8厘米,橫64厘米,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 黃慎 赤壁圖 立軸 紙本水墨設色181.7 × 52厘米 上海博物館





黃慎 蘆鴨圖 立軸 69×40.5cm






黃慎 湖亭秋興圖



黃 慎 草書想見風流 紙本 橫披

識文:想見風流。 款識:慎題。 鈐印:黃慎(朱) 恭壽(白) 探懷授所歡(朱)


黃慎 臨懷素蘭亭序 鏡心 88×148cm



黃慎 草書七言詩 立軸 176×91.5cm

鈐印:黃慎、癭瓢、嵩南舊草堂 釋文:裘馬自憐游五湖,歸去鬢絲明;王維終古為伶役,阮籍誰是步兵關。路跟蹌榆正坐雨,問心格磔鷓鴣聲,相逢一笑春風軟,醉插花枝出禁城。送揚星嶁孝廉歸里,黃慎。



黃慎 乾隆四年(1739年)作 盆芝圖 立軸 114×63cm

鈐印:黃慎、恭壽、放眼看青山 題識:乾隆四年秋八月,畫於雙江書屋,應晴岩汪二兄寫。閩中黃慎。 本幅高鳳翰(1683-1748)題,款署,余在吳門見癭瓢所畫盆芝,亦頗有趣外意也。乙丑(1745年)冬至前五日,南阜左手並識。 鈐印:高鳳翰印、南阜、寄興 王夢齡(清代)題,款署:乾隆十有七年(1752年)秋杪,跋於金陵。苕溪王夢齡。 鈐印:王夢齡印



黃慎 書法 冊頁

釋文一:送君此去五羊城 看到梅花歲又更 芳草趙陀台上色鷓古韓愈廟前聲味知馬甲無多著瘴避恍郎憶遠征 執手東南歧路異 海天風雨獨關情 送季仲之粵 鈐印一:黃慎 恭壽 林氏蔭之所藏

釋文二:松門開石鏡曾照幾人過山愛芒芙蓉 面駒憐白玉珂肩 擔雨雪半世老風波何日能歸去結茅本薛蘿有客武昌去三年尚不還只今看夜月動輒立前山秋色荒木里寒聲葉落間無人自來淮寂莫掩松關 鈐印二:黃慎 癭瓢 林氏蔭之所藏

釋文三:嵯峨獨立朝天闋 儀鳳門開大墳雲影不聞歸鐵鎖水聲自說陶軍序唐又聽 社綜知紫燕重來春已分 卻怪孫吳空割劇還期汗漫秀芽君 天闋懷古 寧化黃慎 鈐印三:黃慎 癭瓢

釋文四:好風生水面荒徑折溪灣野烏碧空下高槐夕照閒遣墟落買酒到山間醉臥一庭月柴門夜不關泉飛開絕壁珠落散晴沙鑿石種桃樹穿雲摘茶龍歸山挾雨鹿出徑花 十二峰羅列仙人第一家 鈐印四:黃慎 恭壽 林氏蔭之所藏



黃慎 草書 七言詩 鏡心 173.5×89cm


黃慎 草書 七言詩 鏡心 126×29cm


黃慎 草書 七言聯 對聯 176×28.5cm×2


黃慎 草書七言聯 立軸 128.5×26cm×2


黃慎 草書七言律詩一首 立軸 124×55cm

款識:黃慎。 鈐印:黃慎癭瓢 釋文:送君此去五羊城,看到梅花歲又更。芳草趙陀台上色,鷓鴣韓愈廟前聲。味知馬甲無多美,瘴避桄榔憶遠征。執手東南歧路異,海天風雨獨關情。


黃慎 書法對聯 立軸 135×32


《蛟湖讀書圖》

乾隆二十六年(1761)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是黃慎在蛟湖寫生的畫稿中提煉的一幅青綠山水,描繪的是蛟湖的山光水色。圖左上題詩:「蛟湖山下讀書人,孫楚樓中醉脫巾。鶯語漫窺青青路,馬蹄踏破白門春。六朝風雨松楸夜,上巳陰晴祓禊辰。記得年年江漢客,歸心無那指汀蘋。」此詩至今還刻在蛟湖畔的石碑上。


《群盲聚訟圖》

乾隆九年二月(1744)

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藏

草間求活的平民百姓、貧弱無助的窮黎蒼生、嗷嗷待哺的乞丐難民,映襯著迴光返照的「盛世」王朝。這幅《群盲聚訟圖》可謂是「盛世」的一個縮影。面對他們的不幸,黃慎不由哀嘆:「一腔餘熱血,兩顆失明珠。聚訟知何事?乾坤笑腐儒。」暗暗道出聚訟緣由。


《草書五言聯》

年代不詳

廣東省博物館藏

「石雲和夢冷,野草入詩香。」



《風塵三俠圖》

年代不詳

福建省寧化縣博物館藏

畫作內容取材於唐代杜光庭所著傳奇小說《虯髯客傳》。此圖繪的是「風塵三俠」紅拂女、李靖、虯髯客在山道口話別的情景。


《溪山行旅圖》

年代不詳

福建省寧化縣博物館藏

這是一幅秋景圖,描繪的是山間行旅的情景。


清代黃慎的《五老圖》。圖繪五個老人一起觀賞一幅畫,人物比例準確,動作神態各異,線條工勁流暢,空間安排妥當。

清 黃慎《五老圖》


黃慎 寫生山水詩書合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3qL-24BMH2_cNUgy_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