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窩在沙發里看《請回答1988》的季節!也是為這部劇爆哭的第5年……
《請回答1988》是我每年冬天必刷的劇,作為2015年上線的高口碑韓劇,豆瓣評分高達9.7,不管是在5年前還是現在,都相當好看。
這部經典的韓劇,沒有車禍失憶的戲碼,而是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了首爾道峰區雙門洞5戶人家的故事,他們的親情、友情、鄰里情感動了無數人。
再一次刷劇時,我在雙門洞式鄰里關係的背後,發現了一個道理: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1
這些治癒溫暖的鏡頭
都是值得再刷的理由
《請回答1988》中的主角,是5個生於1971年的孩子:德善、阿澤、善宇、正煥、東龍。5個孩子5個家庭,各有各的樣子。
德善,一個成績不好但是活潑的18歲少女,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她是家裡最容易被忽視的老二;
正煥,是個外表冷酷內心細膩的男生,他有愛搞怪的爸爸,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
善宇,長相優品行佳的「別人家孩子」,雙門洞小輩的楷模;
崔澤,圍棋天才,只會下棋,沉默寡言,和爸爸兩人相依為命;
東龍,吊兒郎當,「雙門洞五人幫」中歡樂而不可或缺的一員。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想重刷?因為在生活中人們偏愛的那些平淡而又治癒的小確幸,這部劇里都有。
每次吃火腿腸,都能想起德善咬了珍珠一大口的火腿。
正煥和德善雙向暗戀的小互動,很有意思。
都說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道歉,卻永遠等不到。在德善家,與父母和解的瞬間,她等到了!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小要好好關心。爸爸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所以寶貝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這些名場面,都是值得我再刷的理由。在寒冷的冬天,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一句溫暖自己的台詞。
2
鄰里關係的教科書
一家有難八方支援
比德善和阿澤、正煥之間的感情線,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情線,更讓我羨慕的是雙門洞的鄰里關係。
如今的我們遇見鄰居,最多是打聲招呼或者簡單寒暄幾句,沒有更多的來往,可雙門洞胡同這幾家人卻親得像一家人。
正煥家幾年前中了彩票發大財,大家都開玩笑叫他們「雙門洞首富」,正煥媽羅美蘭雖然刀子嘴,但心裡善良大方,誰家有喜事,她就立馬組織大家到她家來聚餐
阿澤圍棋獲得冠軍,羅美蘭做了當時很稀奇的義大利面給大家慶祝;
正煥爸爸過生日,羅美蘭一次性買了10隻燒雞,每家每戶都送到;
大伙兒來正煥家聚餐的次數最多,菜式常常是西餐牛排……
另一邊的德善家,由於德善爸幾年前給朋友做擔保結果對方跑路破產了,本身就有三個孩子要撫養,再加上德善爸是個爛好人,常把錢花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導致家裡不時地陷入揭不開鍋的境地。
於是,德善媽向羅美蘭開口借錢也是常態,可有天德善媽想給德善借休學旅行的錢,實在開不了口……羅美蘭看懂了德善媽的窘迫,晚些時候端去了一碗玉米,下面壓著裝錢的信封,上面寫著:
「明天德善旅行也需要零花錢吧!」
這一幕很多觀眾都跟著德善媽落淚了,我懂你開不了口的自尊,也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你的尊嚴。這麼好的鄰居,哪裡找呢!
東龍家這邊,爸媽是雙職工,經常忙得忽視了他。在東龍18歲生日這天,說好給他做海帶湯的媽媽只留下了飯錢就出門了。東龍很生氣,離家出走了。
雙門洞鄰居們很快就知道東龍離家出走的消息,孩子身上沒錢又到了很遠的地方,幾家爸媽們非常擔心,聚在一起商量。最後,派出德善姐姐寶拉開車,帶著4個小夥伴把東龍抓回來了。
這一段故事真的又好氣又好笑,東龍離家出走一天一夜,他爸媽竟然還渾然不知,以為去哪個小夥伴家過夜了。
而圍棋天才阿澤家,由於是單親家庭,爸爸兒子兩個人生活,畫面里總是冷冷清清的。
可在細節里,我們總能看到雙門洞的人都在關心阿澤:阿澤遇到重要賽事,全體雙門洞人都很關注,集體守在電視前、守在電話前,不管輸贏,大家都支持著他。
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雙門洞胡同簡直是鄰里關係的教科書,著實令人羨慕!
3
養育一個孩子
需要一個村莊
我曾一度懷疑,這個街道的居民門可能都是不關的,這幾家人彼此都能自由出入。
劇里經常出現5個小夥伴齊聚在阿澤房間看電視的鏡頭,這一幕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放學回家後第一時間跑到全院唯一一戶有彩電的家裡,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
一到飯點,媽媽們便會在自家門口大喊孩子回家吃飯。
當然也順便讓孩子送點自家的菜給鄰居們,這樣一家人的飯桌上就有了五家人的菜。
開篇第一集就有鄰居間互相送菜的片段了,一下子戳中我的心窩。儘管童年的事對我已經很遙遠,但依舊能記得經常去鄰居阿婆家蹭飯的場景、也記樓下阿姨做的蔥油餅的味道……
可是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走上了都市生活,人們很少會再去鄰居家蹭飯和分享食物,也不會和鄰居家長里短,甚至有些人都根本不認識什麼鄰居。
有句諺語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劇里有個很讓人羨慕的孩子——珍珠,她是善宇的小妹妹。作為雙門洞團寵,她就是被一個村莊「養」大的。
珍珠沒幾句台詞,因為小嘴巴都用來吃了!懷裡總是有超大號零食,無論是在家,還是被媽媽帶出去溜,到處上演吃播。
珍珠是雙門洞最幸福的小朋友,不僅有好多哥哥姐姐們寵,全村的人都在寵她!
當德善姐姐寶拉失言告訴了珍珠聖誕禮物都是媽媽買的,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雙門洞的家長們為了保護珍珠的聖誕夢想,開了好幾次會。
珍珠的願望是要個雪人,可沒想到精心準備好的冰雕雪人,被聖誕前夜的一場大雨給融化了……
看到一胡同的家長,坐在門口為一個三四歲小女孩的事犯愁,這模樣太可愛了。
後來家長們才知道,珍珠想要的雪人只是一支雪糕,雖然這事烏龍了,但這種被一胡同的人愛著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雙門洞的這群人帶給人們很多感動,也告訴了人們: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村莊,也需要很多的伴兒。
社區環境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因為孩子需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社交經驗滋養。
每個孩子都是一片森林,「村莊」里的園丁們可以協同共力、互相依託。
在我女兒小花就讀的幼兒園,有個課餘活動組織小組,由於大家基本都是住在附近,就常常約出來一起溜娃。比如在天氣好的時候,約著去周邊綠地野餐+體驗自然,有的媽媽準備餐點,有的負責拍照,有的準備點手工活動……
很多事情要孩子們一起做才有意義,一起討論、嘗試、探索、或者互相間產生些小摩擦,這都是些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啊。每次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原來帶孩子也沒有這麼難。
也並不需要一個專家級、領導級的爸爸媽媽,「村莊」里任何一個有創意的媽媽,或者有愛心的爸爸,都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體驗。
後來我就慢慢體會到有種「園丁們走到一起來」的感覺,也理解了為什麼說「養育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孩子的村莊,需要我們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