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那些令人驚艷的父母教育方式,你一定要看

2021-01-04   父母堂

原標題:2020年,那些令人驚艷的父母教育方式,你一定要看

你的孩子,會因為遇見了這樣的父母,而長成美好的大人。

2021年已經拉開序幕,回首過去一年,發生了很多教育大事件和關鍵詞:

年初疫情嚴重期間的「停課不停學」;

體育美育進入中考;

全民雞娃導致的「內卷化」;

稱自己娃是個普通人勸大家佛系養娃的清華教授;

點亮無數女孩命運的張桂梅校長……

過去一年流傳的這些教育熱詞,對我們普通家庭意味著什麼?作為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關注熱點事件的同時,也要從中獲得一些啟發,來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

在豆瓣上,我曾看到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哪些令人驚艷的父母教育方式?

話題的熱度一直很高,直到今日已經留下了1000+篇內容,高達3000w瀏覽,無數的網友們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回答與故事。

在這些不同家庭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很多父母優秀的教育理念,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在育兒這條路上,與君共勉。

@ 法彤

我從小脫髮,一開始一塊兒一塊兒掉,治病要剃掉所有頭髮。初中的時候,我爸親手替我刮光頭髮,然後鼓勵我不帶假髮,這樣就很好,沒什麼的。爸爸媽媽一直陪我上街,有那種異樣的眼光看過來,他倆會替我瞪回去。

父母的勇敢,接納,包容,尊重,堅定,陪伴我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現在我完全愛光頭,偶爾出席一些場合可能戴假髮,其他時間都是光頭。

我接納我和其他孩子的不同,我的朋友老師身邊的人就很自然的也接納了。從此我不再被常規束縛,我知道我不需要活成大多數人的樣子。

@ Silencejiajia

一對年輕夫妻帶女兒到餐廳吃飯,女兒的盤子上少放了勺子,媽媽讓女兒自己跟服務員姐姐要一個勺子,女兒害羞不肯去,扭扭捏捏。

媽媽把自己的勺子給了女兒,我以為媽媽要自己去要勺子,結果這位她對女兒說:「你去幫媽媽要個勺子好嗎?」

女兒猶豫了一小下,點點頭,去幫母親要了勺子。這是某綜藝節目中看到的一個小片段,不管是真素人還是有劇本,這個教育確實驚艷到我了。

@ 偏執de傲

老媽對我的教育是:做飯時油煙傷皮膚,洗碗時洗潔精傷手,想讓你媳婦年輕漂亮,這事就得你來!你可以讓她鋪床,但是做飯洗碗都得你來!

嗯,聽老媽的,勤練廚藝。誰說我們山東男人都大男子主義的,不傳謠不信謠!

@ 鈴蘭

有位女孩爸爸跟我們說起:有天晚上帶女兒去水果店買水果,小女孩覺得無聊就摳她跟前擺的蘋果。回家後,小女孩跟媽媽說剛才摳了蘋果(當趣事來講的)。

媽媽沒有立即批評她,和爸爸商量了下,又把她領到那家水果店,她媽媽到蘋果區仔細看了一下,確實好些蘋果都有指甲嚴重掐過的痕跡。兩口子跟老闆解釋,準備把那些蘋果買下來。老闆客氣說不用,他們依然堅持。

小女孩不解,媽媽告訴她:「你看你把人家的蘋果都扣爛了,就沒有人買了,對老闆不公平。本來我們買了蘋果,現在又重新買了,我們吃不完,蘋果壞了,你說是不是浪費呢?」

小女孩知道了,答應父母以後再也不摳別人的蘋果了。

媽媽又說:「不光是蘋果,你不能隨便動別人東西,想吃什麼跟爸爸媽媽說,合理的要求,我們都會給你買的。」小女孩點點頭。

從始至終,她爸爸媽媽沒有罵過他一句,但是我想關於誠信,誠實,勇於承擔等等,小女孩都學到了。

@ 一隻二萌

生日的時候,媽媽寫的一段話:「你是媽媽的乖女兒,達官顯貴是,富豪英傑是,掃馬路也是……媽媽相信,掃馬路你也會掃出一個純凈精彩的世界,那個屬於你的天空。生日快樂!」

@ 如何

表嫂對女兒的教育,是把她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關於她的事,都會問她的意見。

小侄女2歲多的時候,表嫂需要去公司,表嫂會問她:「媽媽要出去一趟,你是在家等媽媽回來,還是跟媽媽一起去?現在外面會有點冷哦!」 小侄女一般會要求跟媽媽一起去。

雖然每次她都會跟著去,但表嫂還是每次都問她。冬天的時候,會告訴她天氣冷,夏天會告訴她天氣熱,颳風下雨也會跟她講,不管她懂不懂都會問。

我去她家吃飯的時候,她就坐在兒童椅上,表嫂會問她一串問題:要筷子還是勺子?勺子要藍色還是粉色?小碗要藍色還是粉色?吃多少饅頭?喝多少粥?她自己選擇後,就不能反悔。菜必須吃光,粥也要喝乾凈,不能有剩飯。

一個不到3歲的小孩子,不僅可以自己吃飯,而且還可以吃乾淨,掉在桌子上的飯粒她還會撿起來,真是又懂事又萌。

去超市買東西,她會想要糖,表嫂會跟她講家裡還有什麼糖,她就會很乖的不再鬧。如果是家裡沒有的,想買,會問她例如爽歪歪和酸酸乳要哪個?平時在家也是每天只能喝一瓶飲料。

從小就讓她自己做決定,還要教會她懂得克制,即使再喜歡喝的飲料也要定量,不會因為你是小孩子,就要放縱你。

這麼有原則的小朋友,真的是不多見,在她身上,我真是見識到了家庭教育的差別。

@ EELEELEET

在肯德基,遇見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小朋友,還有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奶奶午餐,媽媽帶著男孩去點餐了,小女孩熟練地問著奶奶熱不熱餓不餓,語氣特別溫柔。

然後我忍不住偷拍了,後來一直在重複地看……我想,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 關漓

自從下棋以來,一局沒輸過的小男孩,在一次比賽中輸了一局。

天氣好熱,他站在太陽暴曬的走廊上哭。好看溫柔的媽媽端著水杯,站在他身邊,神色淡然。不說話、不安慰,一直陪他哭完。小男生說:「我去玩了。」 媽媽說:「去吧。」

我覺得這個媽媽太美了,卷髮很美,裙子很美,項鍊很美,聲音很美。全部都美極了。

@ 玉合新開始

幾年前坐公交,前排是一對母子,男孩五六歲,看見車窗外「關愛女孩」的招牌。

男孩問他媽為什麼要關愛女孩?孩子的媽媽馬上說:「因為要讓人們知道,男孩子能做到的事 女孩子也能做到。」

這是迄今為止我見到的唯一一個,如此鄭重告訴自己兒子關於性別平等的母親。

@ 高涵Hanley

媽媽從我出生43天開始一直到3歲零十個月為我錄音,從哭聲到能完整地讀下一個小故事。

今年我22周歲,聽到小時候的自己像穿越了一樣。

媽媽一直在為我記錄成長,支持我的所有決定,她自己不去娛樂消遣,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如何教育我上,媽媽總說我是她的驕傲,但其實她也是我的驕傲啊!

寫在最後:

看了這麼多故事,有句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是杜江在節目中對兒子嗯哼所說:

「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全新的夢,那夢裡不必有我。你我也能成為對方人生的某個部分,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我愛你僅此而已。」

選擇成為美好的父母,那你的孩子,一定會成長為美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