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這群對抗命運的棒球孤兒,體現了不服輸的少年精神

2020-12-17   父母堂

原標題:豆瓣8.8!這群對抗命運的棒球孤兒,體現了不服輸的少年精神

「我們無法決定出身,但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一提到棒球,你們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是「精英階級」的體育遊戲,還是「留學黨」作為增加歐美名校錄取機率的「興趣特長」……

在北京,有這樣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沒日沒夜地奔跑在棒球場上,他們有的無父無母,靠親戚接濟生活;有的是留守兒童,一年到頭和父母也見不到幾面。

對於這群少年來說,棒球是他們曾經聞所未聞的運動,但現在卻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窗口。

上周,關於這群困境少年的紀錄片悄悄上映了,排片雖然少得可憐,卻一舉在豆瓣就拿下8.8的高分。

在評論區,很多人說:

「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一部電影,有孩子的一定要帶他們一起去看,那些窮苦少年都在為他們的坎坷人生不斷努力著,我們的孩子真的沒有理由抱怨生活的不易,學習的辛苦。」

1

只招窮孩子的

「強棒天使隊」

棒球隊的組建者孫嶺峰,是中國棒球界的傳奇人物,也曾是中國國家棒球隊主力隊員。

2015年,他在北京郊區組建了一支名為「強棒天使隊」的棒球隊,招生的要求特別簡單,只要窮人家的孩子,他希望用棒球改變困境少年的命運。

每次去偏遠村莊招生,雖然那裡的孩子連棒球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帶走他們卻特別簡單。

「(打棒球)管吃管住嗎?」

「管!」

「(打棒球)管看病嗎?」

「管!而且不打不罵,頓頓有肉,養大(到)18歲!」

「帶走!」

與其說,學棒球是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走出大山,不如說,是那些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想要尋求一個免費的託管基地。

球隊訓練主要由孫嶺峰的師傅、今年72歲的張錦新負責,孩子們都叫他師爺;學習和日常管理的是郭忠健,清華大學曾經的棒壘球協會會長。

但即使擁有三位經驗豐富的教練,培養這群孩子,遠比想像得還要艱難。

通常來說,運動員好苗子離不開良好的身體素質、運動天賦以及堅毅的性格,而入選球隊的這群孩子,90%都沒有達標,這也就意味著老師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師爺每天晚上都需要理療)

為了增強孩子們的體魄,孫嶺峰每天都會準備充足的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體能訓練大的時候,球隊每天起碼消耗20斤肉,每個月最少吃掉3000斤大米!

組建棒球隊之前,孫嶺峰一共募集了200萬的啟動資金,但由於球隊開支巨大:除去高昂的餐飲費、場地費、孩子們的學費……不到一年的時間,這筆錢就消耗殆盡。

為了籌錢,孫嶺峰到處求人,因為勞累過度,他的心臟出了問題。

2019年的一天,孫嶺峰突然發現自己的瞳孔開始擴散,到了醫院後,醫生告訴他:

「主動脈三個血管,一個百分之百堵了,兩個百分之九十堵了,晚來五分鐘就遲了……」

自那之後,孫嶺峰的心臟里多了四個支架。(引用自《南方周末》相關報道)

(奔波在籌款路上的孫海峰)

有一段時間,由於棒球基地所在的村莊存在安全隱患,球隊被要求即刻搬離,不然就停水停電。

而在當時,棒球在國內屬於比較小眾的運動項目,很難找到合適的場地,為了不被驅逐,孫嶺峰每天晚上就與老師們一起巡邏,不允許房間內出現一絲光亮。

因為搬離了這裡,這群孩子就沒有地方去了。

紀錄片中,已經邁入古稀之年的師爺對孩子們講了這樣一段話:

「你們有的能進國家隊,有的能進北京隊、天津隊,高中拿到全國前三名,有機會免試上大學,就算打不進專業隊,你們也有一個很好的歸宿,這就是師爺所期望的……」

2

叫板命運的

「棒球孤兒」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一群窮苦人家的孩子:

隊長大寶,來自於一個單親家庭;

主力游擊手小劍,母親因吸毒去世,父親因販毒在監獄服刑;

主力投手小雙,父親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母親生下他與雙胞胎哥哥後也不知蹤影,哥哥被領養走了,身體羸弱的小雙差點被埋了,從小就輾轉在各個親戚家,直至被二伯收養;

年紀最小的海鑫,父親年輕時在一個私人金礦打工,掉進30深的礦井,身體多處粉碎性骨折,但為了孩子拉扯大,即使行動不便,多年來還堅持在建築工地打工;

最晚一批報道的馬虎,母親因為忍受不了家暴與貧窮,一生下他就跑了,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半載都不回家一次……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棒球,他們一輩子都可能走不出大山,只能像他們家鄉的小夥伴一樣,早早輟學,走上打工之路。

是「強棒天使隊」給了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他們也緊緊抓住了。

來基地之前,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中,為了達到運動員的體魄,他們必須攝入大量的蛋白質。

一開始因為不適應,很多孩子無法消化,有的時候剛吃完,肚子就腫得像皮球一樣(來自《新京報》相關報道),為了不耽誤訓練,就挺著大肚子在運動場上玩命兒地跑。

棒球的訓練基地在北京邊上,附近除了山還是山,訓練環境十分惡劣,但這群孩子從未抱怨。

褲子被磨破了,他們就在裡面穿上幾條厚實的秋褲,接著奔跑。

冬季在室外練球,手被凍傷是常有的事情,這些孩子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抹抹藥,戴上手套繼續訓練。

有一次,他們前往中山訓練,訓練場周圍都是高樓與拆遷工地,他們每天訓練都需要穿過各種水坑和廢墟。

但他們依舊心存感激,每次訓練完畢後,這些孩子都會對著訓練場深鞠一躬。

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之下,棒球隊終於獲得了去美國參賽的機會。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隊長大寶和馬虎卻因為超齡無法參加比賽,勝負的關鍵一下就落在了肩膀受傷的小雙身上。

在趕往賽場的大巴上,小雙忍著疼痛,任教練在他肩膀上纏上一層層的膠帶。

但最後,「強棒天使隊」還是輸了,面對失敗,這群孩子抱頭痛哭。

看著挫敗的隊友,一向「只認第一不認第二」的馬虎主動站出來安慰:

「別哭了,下一次我們還有機會。」

情緒失控的小雙則大喊道:

「你知道這麼一次比賽多難得,對得起別人對我們的期待嗎?」

是因為機會難得,更因為小雙深知,對於別人而言,一次失敗或許並不代表什麼,但對於他們這群「被命運遺棄的人」來說,每一次機會都必須全力以赴。

有人說,這是一群每天都生活在人生賽末點上的少年,他們必須要贏,也必須一直贏。

因為只有拼盡全力地贏,他們才能擁有最「普通」的人生。

3

少年當自強

正是這種背水一戰的精神,讓這群窮苦的少年,在短短几年之間登上了一個又一個高峰:

2017年7月,「強棒天使隊」中有4個孩子入選國家少年棒球隊後,赴日本參加著名的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PONY杯,榮獲成長組冠軍。

2018年7月,「強棒天使隊」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刷新了中國體育的歷史……

截至到2019年,「強棒天使隊」斬獲了多項大賽的冠亞季軍,戰績相當輝煌。

棒球隊的這些孩子們,沒有一個得到命運的垂青,他們或出生貧寒,或孤苦無依,但沒有一個人向苦難重重的人生低頭。

命運或許曾扼住了這些困境少年的喉嚨,卻從未磨滅掉他們熊熊的鬥志。

在影片的結尾,孩子們背誦了一段《少年中國說》: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

我們期待他們走得更高,也堅信他們一定會走得更遠,因為他們從未停止過努力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