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女兒丁克57歲母親怒生二胎:你怕老無所依,我怕未知恐懼

2020-11-17   父母堂

原標題:34歲女兒丁克57歲母親怒生二胎:你怕老無所依,我怕未知恐懼

前不久一則關於"生孩子是為啥"的新聞火了,一位57歲的阿姨很想抱外孫當姥姥,可是她34歲的博士女兒卻選擇丁克,面對這一矛盾命題,57歲的阿姨劍走偏鋒,找到一個解決之法:自己親自生了個二胎。

眼看母親出此"奇招",女博士也怒了:"我給你們二老養老可以,但是你們的孩子,我絕不負責!"

可是女博士說不負責就真能不負責嗎?還記得前段時間爭議頗大的話題嗎?一對靠低保過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後無力撫養,於是想讓22歲的大女兒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姐姐拒絕後,這對夫妻將女兒告上法庭,結果父母贏了,姐姐撫養弟弟的義務是不可拒絕的。

很多網友看了這則新聞後很是詫異:這世界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一邊是很多年輕人選擇丁克,而另一邊卻是很多過了適合生育年齡的人加入生二胎大軍。

年輕人為什麼拒絕生孩子?

有人說,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不生孩子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尤其是每當發生了女性生了孩子就失去自我的事件,評論區就會有一堆人留言表示"不敢生孩子",或者說"這就是我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

尤其很多人,親眼看到或者經歷過自己身邊的人有了孩子後生活過得一團糟的情景,那麼就更不願生孩子了。

還有一些人因為對婚姻、對另一半不夠信任,婚姻給不了他們安全感,於是他們就會害怕生了孩子後自己"難以脫身",子女讓自己成為困於不幸婚姻的"絆腳石"。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對養育子女這件事具有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真的當媽媽、當爸爸後是否有能力將孩子撫養好,這種自我懷疑也讓這部分人"恐生"。

當"生孩子"這件事帶來的是一種恐懼感時,那麼這部分夫妻很可能就會選擇不生,或者至少是暫時不生。

老人為什麼執著於生孩子?

與部分年輕人的態度截然相反的就是部分老人十分執著於"養兒防老"的理念,而這種"執著"同樣來源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人感嘆,羨慕那些兒孫滿堂、子女滿屋的老人,說這些老人生病時身邊不缺人照顧。或者,說這些老人的家裡很熱鬧,不缺人陪伴。因此,他們會堅定地認為:不僅要有孩子,孩子還得多要幾個才好,畢竟常言道"多子多福"啊。

生有生的道理,不生有不生的說法

生還是不生孩子,生一個或者多生幾個,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每個家庭也有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哪種選擇是對、哪種是錯。

但是總體來說,那些抱定"多生孩子好"這個觀念的老人他們怕的是老無所依,年邁後膝下淒涼。而那些不願意生孩子的年輕人則多為對撫養孩子有一定的恐懼,這個恐懼可能來源於身邊親朋的故事,也可能來源於自己不幸的童年。

曾有網友講訴過自己不願意生孩子的故事,她說媽媽經常聲嘶力竭地吼罵她:"如果沒有生你就好了"、"生下你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因為生了你,媽媽的人生徹底完了"……童年的陰影在她心裡揮之不去,她早就打定主意絕不生娃,因此現在無論媽媽如何勸她,她都絕不為之所動。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更願意選擇一種讓我們感覺安全、舒適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生不生娃絕無對錯,只是,無論選擇了哪條路,咱們都要好好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