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難還是花錢難,你沒資格回答的問題大佬幫你答了

2019-11-26     剛局

距離2020年還有一個多月,距離春節僅剩兩個月,年初定的目標不知實現了嗎?對於普通人來講,賺錢不易,花錢「肉疼」,而一旦放開「閘門」開始花錢,花錢又如流水,要是趕上過節,更是如大瀑布一般。

花錢難還是賺錢難?這個對你來說毫無意義的問題,卻實實在在地困擾著億萬富翁。

那麼他們的答案是什麼?

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比爾·蓋茨再次來到北京,這是他自2017年以來連續第三次訪問中國。

面對這位世界首富,白岩松在對比爾·蓋茨的採訪中,將「賺錢難還是花錢難」這個「靈魂之問」拋給了世界首富。

白岩松:以您自己的體驗來說掙錢更難還是花錢更難?

比爾蓋茨:這個問題很好,如果你希望通過慈善,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其實很難。

慈善事業致力於那些私營部門無法解決的問題,私營部門當然很重要,並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像瘧疾這樣的問題,得瘧疾的人往往沒錢,導致市場信號缺失 也就沒有企業有動力做這方面的研發工作,這時只有慈善機構才能夠發揮作用,鼓勵科學家們開展相關研究,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

美國的慈善事業比較發達,慈善捐贈約占國家經濟總量的2% 理想情況下這一比例可能會達到3% ,然而和政府及私營部門相比,體量仍非常小。但慈善部門在創新方面扮演著非常獨特的角色,比如如何改善教育質量慈善機構有其用武之地,再比如在提高高校科研成果上,慈善甚至能夠發揮比政府更大的作用。

很明顯,對於比爾·蓋茨而言,他所指的花錢不再是買什麼東西,而是做慈善。

在普通人眼裡,做慈善就是用自己的錢去救助或者資助其他人或其他項目,只要有錢想怎麼為別人花都可以。

但對於比爾·蓋茨而言卻並非如此。他做慈善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幫助簡單地捐款捐物,而是要考慮每年數十億美金如何提高市場做觸及不到的地方,他想傳遞的是一種價值觀。

2000年,比爾·蓋茨便和夫人創立了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慈善機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旨在投入經費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問題解決的研究和創新,2008年他正式退休並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基金會上。

截止目前,蓋茨基金會接受信託捐贈資產總額403億美元,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捐贈總額達410億美元,全球100多個國家受到基金會支持。據估算,2008年之後,蓋茨基金會每年必須用於慈善的資金大約為40億美元。

其中2006年,巴菲特宣布將把資產的85%捐給5個基金會,而其中最大的一筆資金,捐給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讓蓋茨基金會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會。

不僅比爾·蓋茨覺得「花錢更難」,馬雲也是如此。

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當時馬雲的財富迅速增加至195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當年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採訪時他表達了自己的困擾。

「有錢的確很棒,但當中國首富可不是。這很痛苦,因為當你是首富時,人人都會為了錢圍著你轉。」

他說,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看他的眼神也變了,並坦誠地說「花錢比掙錢難多了」。

與比爾·蓋茨一樣,馬雲也不斷致力於公益事業。

對於比爾·蓋茨的「花錢難」,另一位中國富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1月23日,68歲的萬科創始人王石在首都圖書館舉行《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新書分享會。

新書發布會上,王石頗為同情比爾蓋茨地表示道:每天思考怎麼花錢衰老得厲害,我差點也這樣。

王石直言:「如果是百億富翁,我現在的情況應該就是去花的更多精力思考如何來花這些錢。就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現在的問題就是不知道一年五六十億的美金怎麼花出去,因此這幾年他衰老的非常迅速,所以我對比爾·蓋茨現在的處境挺同情的。如果我沒放棄曾經的那40%股權,估計我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做人難,做有錢人更難,成為有錢人後,沒想到花錢依舊難。

大佬來講賺一個億隻是小目標,但是對於普通人卻難於上青天,而艱辛的賺錢的過程更是容易加速自己的衰老,大佬卻全然不是。

人人都說賺錢難,對大佬來說花錢卻更難。揮霍1000萬很容易,但是1000萬花的有意義卻很難。

正如比爾·蓋茨曾表示的,他不缺錢,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什麼都可以得到。但是做好慈善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zgRSpW4BMH2_cNUgvAnO.html





















美國外賣江湖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