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遞交港股招股書 阿里巴巴成最大股東

2019-08-27     剛局

圖片來源於網絡

8月25日,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Megvii)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若成功掛牌,將成為人工智慧領域首家上市企業。

曠視創立於2011年,主營人工智慧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提供智能物聯服務及解決方案,其創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楊沐畢業於由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立的清華大學「姚班」。

在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領域,曠視與商湯、依圖、雲從等獨角獸企業有「CV(Computer Vision)四小龍」之稱。曠視此次率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文件,若上市成功,必將有利於自身進一步確立行業知名度,充分掌握市場話語權。

阿里系目前為最大股東

曠視科技此次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擬採用同股不同權(AB股)架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

在曠視科技的AB股架構中,股本為4億美元,分為24,180,764股每股面值0.0005美元的A類股份及375,819,236股每股面值0.0005美元的B類股份;A類股每股可投10票,B類股每股可投1票。

據了解,「AB股結構」多見於成長性企業,利於創始團隊掌握公司話語權,百度、阿里、京東等均採用該架構。若掛牌成功,曠視科技將成為港股中繼小米、美團之後第三家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曠視科技主要股東分別為持有A類股的印奇、唐文斌及楊沐,持有B類股的螞蟻金服系、淘寶中國系、國風橋投資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國橋投資有限公司、AI Mind Limited 及Machine IntelligenceLimited、印奇。

主要股東中,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系、淘寶中國系分別持股約10828萬股、6174萬股,分別占曠視科技已發行股份的15.1%、14.33%。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在曠視科技的股權占比共計29.43%,成為最大股東。

半年收入9.49億、虧損52億

招股書披露數據顯示,曠視科技於2016年、2017年、2018年收入分別為6700萬元、3.132億元和14.269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58.8%。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收入9.49億元,相較於2018年同期收入3.058億元,增加210.3%。

然而,對比喜人的收入增長情況,曠視科技的虧損速度似乎更加驚人。

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虧損3.428億元、7.588億元、33.51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在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虧損已高達52.00 2億元,而2018年同期虧損為7.289億元。

針對虧損急速擴大的情況,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道,主要是由於公司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另外,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專門給出了一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經調整利潤」。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經調整利潤分別-0.920億元、-1.424億元、0.322億元。2019年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為0.327億元,2018年同期為-1.369億元。

核心競爭力是深度學習

在曠視科技招股書中,有一封《來自印奇的創始人信函》。

印奇在信中寫到,早在曠視創辦之初,幾位創始人就認識到,深度學習技術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突破意義的機器學習技術,能夠模仿人腦對大量數據進行解析,這項技術將給整個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

深度學習是曠視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曠視依託在深度學習領域的研發能力,開發出計算機視覺算法,用以賦能物聯網設備;向客戶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

曠視科技將「用人工智慧造福人類」確定為自身的使命。印奇在信中介紹,2011年公司創辦至今,經過8年的探索,曠視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如果把人工智慧比作「大腦」,物聯網就是「身體」,二者相結合,能夠讓世界更加智能化。

曠視的願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這些設備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傳感器和機器人等,他們被廣泛地應用於各行各業,全面覆蓋個人、公共和企業場景。

印奇表示,曠視「目前專注於將已涉足的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等垂直領域做好、做深、做透,再向其他方向擴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tvV0WwBJleJMoPMDwNT.html




















美國外賣江湖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