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更新丨2020年中國城市GDP排名:廣州、成都、武漢發布

2021-01-30     山川網

原標題:持續更新丨2020年中國城市GDP排名:廣州、成都、武漢發布

山川網:趕在2021年1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中國內地GDP十強城市中三座城市扎堆發布了相關數據,自然分別就是廣州、成都和武漢。

廣州:根據廣州市統計局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5019.11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88.08億元,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590.39億元,同比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8140.64億元,同比增長2.3%。

成都:根據成都市統計局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下同)。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55.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18.5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643.0億元,增長3.6%。三次產業結構為3.7∶30.6∶65.7。

武漢:1月29日,武漢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據2021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武漢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城市前十,達到15616.1億元,同比下降4.7%。2021年,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中明確提出,2021年武漢地區生產總值要增長10%。

而關於今天我們更新的1月29日版中國城市GDP排名表格(3000億元+),我想其中最為引發關注和熱議的,應該就是廣州市和重慶市2020年度GDP數據的情況。

這裡我要帶大家一起回顧下過去一年中,廣州市和重慶市分季度的GDP數據變化情況——

2020年一季度:廣州市GDP 5228.8億元,增速-6.8%;重慶市GDP 4987.66億元,增速-6.5%;廣州領先重慶241.14億元。

2020年上半年:重慶市GDP 11209.83億元,增速0.8%;廣州市GDP 10968.29億元,增速-2.7%;重慶領先廣州241.54億元。

2020年三季度:重慶市GDP 17707.1億元,增速2.6%;廣州市GDP 17475.86億元,增速1%;重慶領先廣州231.24億元。

2020年全年:廣州市GDP 25019.11億元,增速2.7%;重慶市GDP 25002.79億元,增速3.9%;廣州領先重慶16.32億元。

2020年的全年數據,由於重慶市發布相對較早,廣州市發布相對較晚,中間存在一個時間差。而在廣州市2020年度GDP正式發布之前,官方則發表過「2020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在2.4萬億元以上」的相關消息。而結合廣州市2020年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這一數據顯然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相關的財經媒體、區域經濟媒體朋友,誤以為廣州市2020年度GDP並未超過2.5萬億,這和已經率先公布2020年度GDP突破2.5萬億的重慶對比後,就很容易得出2020年度重慶和廣州兩市全國排名調換的推斷。

所以在今天廣州的年度GDP準確數據發布後,一眾媒體們又開始以「2020年GDP廣州 『險勝』重慶 」開始了新一輪的吸引流量。這裡我不得不說,他們這個「險勝」一詞用得是十分巧妙,而且很容易讓人浮想翩翩。

事實上在廣州年度數據公布後的第一時間,就有朋友問我對此怎麼看。早在做2019年區域經濟年度解析系列時,我就發表過我們的區域經濟討論,未來應該進一步改善過去長期只關注城市GDP數據,而對地區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諸多維度,特別是與民生高度相關要素缺乏足夠關注的老路。

伴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則更是多次強調在這樣的客觀大背景之下,只要地區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地區居民可以安居樂業,便是地方政府對2020年最好的工作答卷。

我依稀記得,在對2020年上半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重慶GDP超過廣州這件事情,我當時對此的態度:單純比較下GDP數字,可以比,但是意義也不大,而且後續二城的排名還會出現交替反覆。

而如果大家一定要對上述的城市年度GDP數據分個高下的話,我認為那是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政府工作報告預估值後面有地方統計局初核版,地方統計局初核版之後還會有終核版。而地方統計局終核版就一定是板上釘釘的了嗎?當然不是,國家統計局還可以定期進行統計口徑調整,對過去已經發布的地方GDP數據再進行修訂。

而如果大家以一個平常心看待上述事情,我想對於這件事兒最合適的一句評價或許是——我大意了,沒有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16CWncB9EJ7ZLmJJs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