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2013年12月3日,由寧浩導演,徐崢、黃渤等人參演的,據稱是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無人區》正式公映。此時距離該片2009年3月的開機拍攝時間,差不多已經過去了四年半還多的時間。按照坊間的說法,電影本身不難拍,但是比較難過審,所以才拖拖拉拉了好幾年,最終得以上映的依舊還是刪減版。
劇情方面,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有名氣但利慾薰心的律師潘肖(徐崢 飾),憑藉紮實的法律知識和巧舌如簧的庭辯技巧,成功幫盜捕國家珍禽阿拉泰隼並殘忍殺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盜獵團伙老大(多布傑 飾)洗脫罪名。老大承諾十天後付清餘款,潘肖則要求對方用一輛紅色轎車抵押。在此之後,他駕駛著新車踏上從西北荒漠返回大都會的路程。誰知路上險情不斷,先是和一對開卡車拉茅草的哥倆(王雙寶 & 巴多 飾)發生摩擦,導致人傷車損,接著又不慎撞飛一個似乎攔車求助的男子(黃渤 飾)。自知攤上人命的潘肖輾轉來到一家專事不法勾當的黑店,並在此結識了受困於此的妓女(余男 飾)。與此同時,盜獵老大尾隨其後,似乎另有兇險計劃。此時潘肖還沒真正意識到,他前方是怎樣一條充滿兇險的旅途。
截至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還保持在8.3分,好於93%犯罪片,好於84%劇情片。熟悉豆瓣評分的朋友應該都明白,國產片豆瓣評分能夠高於8分的,基本上都屬於比較難得的佳片。
那麼這部電影好在哪裡呢?按照我個人的想法,我認為在劇情和劇本上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這屬於國產電影一貫以來的弱項。而該電影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劇組將這樣的劇情發生地,選擇在了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都會感到十分陌生而神秘的中國西部無人區。當然,電影的實際拍攝地,考慮到多方面因素,主要集中在中國的甘肅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克拉瑪依等地的戈壁沙漠。由此,電影中出現的對白語言,自然而然也就是西北普通話、甘肅方言、陝西方言等混雜在一起。毫無疑問,這些方言為該片的成片效果提色不少。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真正的無人區,究竟在哪些地方?它們為何存在,為何神秘,又為何可怕?
羅布泊、阿爾金、可可西里、羌塘
中國四大無人區分布於中國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地區,因環境惡劣,人煙稀少,神秘莫測而得名。四大無人區,即羅布泊、阿爾金、可可西里和羌塘。
羅布泊:羅布泊在新疆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海拔780米, 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道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
阿爾金:阿爾金自然保護區位於阿爾金山南部東崑崙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兩縣分界線,東至新疆與青海兩省交界處,北到阿爾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南為新疆與西藏分界的東崑崙山脈,東西長360公里,南北寬190公里,總面積為44940平方公里。
阿爾金山保護區內,四周高山環繞。現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與種類繁多的藏野驢、藏羚、野氂牛、野駱駝及黑頸鶴、藏雪雞、白肩雕、玉帶海雕等珍禽異獸,連同241種野生植物,蔚為高原奇觀。
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東經89˚25'~94˚05΄,北緯34˚19'~36˚16˚。其範圍為崑崙山脈以南,烏蘭烏拉山以北,東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護區西與西藏自治區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為北緣崑崙山布喀達板峰(亦稱新青峰或莫諾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點在豹子峽(崑崙山南鹿紅水河橫穿博卡雷克拐彎處),海拔4200米。區內地勢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東部低。
西藏羌塘: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的那曲地區和阿里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79°42』-91°,北緯32°10』-36°32』,總面積2980萬公頃,為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和僅次于格陵蘭國家公園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於1993年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個以高原生態系統和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四大無人區因何而存在?
無人區的叫法,更多是來自於民間的習慣。而在官方定義上,國內多數的無人區,一般都被設定成為自然保護區。
從近些年來日益頻發的氣候異常、自然災害來看,我想大家也應該能夠意識到,無論是縱觀全球,還是觀察國內,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然達到了相當惡劣的程度。其中在為數不少的區域和領域內,損害都已造成了不可逆的結果。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所有生態及野生動植物相關的紀錄片,除了畫面的「美」以外,其本質最大指向點,都是當下生態環境的脆弱和野生動植物生存的瀕危。
那麼設立自然保護區,最大的價值顯然有三點:其一是生態保護,其二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其三是科學研究。而至於所謂的第四點,即生態旅遊或探險,我們暫且先保留意見。
因為綜合現階段中國自然保護區的實際運營管理能力和絕大多數的探險者的綜合素質,綜合過去這些年的大量實際案例來看,除了問題百出和不容樂觀外,我們還基本找不到更多合適的形容詞。
得益於所謂的「無人」,那麼上述自然保護區里的生態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得到了怎樣的休養生息呢?
阿爾金山保護區,內湖泊星羅棋布,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的2.7%,對調節區內氣候起著重要作用。阿雅克庫木湖位於保護區北部,面積536平方公里,是保護區內面積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庫勒湖位於保護區西部,面積352平方公里,湖水礦化度達81.6克/升;湖中屹立著兩個小島,遠遠望去猶如劈波斬浪的艦艇。島上棲居著大量的鳥禽。鯨魚湖位於保護區南部,以形似鯨魚而得名。庫木湖和克其克庫木湖,維吾爾語為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於庫木庫勒沙山上,湖水為沙山凝聚水和基岩裂隙水補給,水質良好,礦化度為0.3克/升。唯一有進出水口的淡水湖伊阡巴達湖,又稱依協克帕提湖,面積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蘆,水質較好,湖中生長有鉤蝦等多種水生物,湖周一片茵綠。是保護區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鳥類的天堂」。積沙灘小湖群是在沙丘鏈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的145個小湖泊。保護區內還有多處冰期殘留的冰川終磧湖。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生物區系種類雖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種比例大,且種群數量大。據多年觀察,哺乳動物有29種,其中11種為青藏高原特有,鳥類53種,爬行類1種,魚類6種。區內高等植物有102屬,202種,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種84種,占全區種類的41.56%。本區的特有生物種類不但是中國的珍稀動植物,而且為世界上所矚目,在學術上和自然保護上均十分重要。
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的情況就更為特殊。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不僅濕潤著整個羌塘高原,它們也是羌塘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羌塘湖泊的面積總合超過兩萬五千平方公里,是中國湖泊總面積的25%。這裡是世界上湖泊數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區。
羌塘也是中國高原現代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這裡有念青唐古拉山現代冰川、羌塘高原現代冰川、唐古拉山現代冰川、崑崙山現代冰川等眾多山系現代冰川。這些冰川的總面積超過兩萬五千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的東、南、北以及中心地區。大量冰川的存在不僅塑造了羌塘奇特的景觀,同時保證了高原地表和地下水的補給。
羌塘的植被類型比較簡單,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為主。發現的種子植物有近500種,其中的50多種是藥用植物。生活在羌塘的動物大多是青藏高原獨有的瀕危野生動物,其中包括藏野驢、野氂牛、藏原羚、西藏棕熊、黑頸鶴、藏羚羊、藏狐、高原兔、藏雪雞、西藏毛腿沙雞、雪雀等。這些動物只有在青藏高原發現,是青藏高原帶給人類的最好禮物。
四大無人區因何而神秘?
天下霸唱的系列小說《鬼吹燈》,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陌生。從小說到有聲讀物再到電影電視劇,近些年來關於這個中國最大的盜墓題材IP的衍生開發,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是在國內的傳播度卻非常之高。
《鬼吹燈》系列小說的第一部,也就是絕大多數讀者的入坑之作,正是《精絕古城》。《精絕古城》的故事情節是怎樣的呢?故事以一本家傳的秘書殘卷為引,講述三位當代摸金校尉,為解開部族消失的千古之謎,利用風水秘術,解讀天下大山大川的脈搏,尋找一處處失落在大地深處的龍樓寶殿的故事。
具體是胡八一上山下鄉來到中蒙邊境的崗崗營子,帶上了家中僅存的一本書——《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閒來無事將書中文字背得滾瓜爛熟。之後參軍到西藏,遇上雪崩掉落一條巨大的地溝當中,胡八一利用自己懂得的墓葬秘術逃得不死。復員後,胡八一和好友胖子一起加入了一支前往新疆考古的考古隊。一行人歷經萬險來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精絕古城遺址,進入了地下「鬼洞」。洞中機關重重、陷阱不斷,這神秘的鬼洞似乎在一位先知的掌控之中…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這部小說的情節內容,最為吸引你的是什麼?我個人認為,還是劇情發生地本身遠離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環境,在大家眼中十分遙遠而神秘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精絕古城遺址。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除了有上文中提到的四大無人區,事實上還有四大禁區的說法。定義是相似的,即中國某些地區因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人類無法在這裡生存,因而成為生命的禁區。只不過,四大禁區對應的是死亡谷、神堂灣、可可西里和塔克拉瑪干。
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下——
死亡谷:在新疆和青海交界處,西起沙山,東至布倫台,長百餘公里,寬約三十公里。這裡渺無人煙,一旦有人踏進山地,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經過考察和研究得知,這裡是一處罕見的雷擊地帶。
神堂灣:神堂灣在湖南省西北地區,是武陵源名勝區中的一大禁區。它為一桶狀石林盆地,垂直下陷500米,方圓約50平方公里,四周為懸崖峭壁包圍,無路可進。
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又稱可可西里無人區,是中國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帶」。它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帶。
塔克拉瑪干: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是「進去出不來」之意,它是我國面積最大、最乾燥的流動性沙漠,位於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的中央。
而小說《鬼吹燈》中的精絕古城,在考古學上官方名稱是尼雅遺址。它是漢晉時期精絕國故址,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的民豐縣。年代為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尼雅遺址是一個以東經82度43分14秒、北緯37度58分35秒為中心的狹長地帶。
尼雅遺址遺址內發現有房屋、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河渠、陶窯、冶煉遺址等遺蹟。出土有木器、銅器、鐵器、陶器、石器、毛織品、錢幣、木簡等遺物。1962年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秘,表示難以捉摸,高深莫測。出自顏延之《白鸚鵡賦》序:「余具職崇賢,預觀神秘,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溫言達,九譯絕區,作玩天府。」
從這一詞組的組成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凡人思所不能及者可謂之秘。而按照人類的一貫傳統,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一般就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玄學,最終多半上升到神神鬼鬼的層面。
而所謂的無人區,即是由複雜的地理條件、物理條件、生物條件等多重複雜條件構造成的,至今按照人類科學難以完全窺探其內質的存在。
四大無人區因何而可怕?
四大無人區在神秘面紗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可怕的陰影。以羅布泊為例——
首先是關於羅布泊如何曾經的「仙湖」變為後來的「死亡之海」的呢?
新中國成立後,興起多次開墾浪潮,大批內地人遷移西部組成建設兵團,開展土地平整運動,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採礦藏需要水,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130多座,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乾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平方公里萎縮到1000平方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19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羅布泊迅速乾涸。到1972年,羅布泊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遊蕩,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臥乾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處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遇難。因偏離了事先規劃好的路線,未找到埋藏的水和食物,不幸遇難。
由於羅布泊本身極其特殊的自然條件,這裡被新中國選定為中國核試驗的重要場場地。1964年至1996年,有關部門曾多次在該區域內進行相關科學試驗。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羅布泊地區成功試爆了第一枚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1964—1996年,羅布泊一共進行過45次核試驗,其中23次是大氣核試驗。
高原反應,缺水乾旱,沙漠風沙,磁場異常,危險動物,以上危險雖然在無人區中每一個都十分可怕,足以令獵奇者命喪於此。但上述因素,也還僅僅是目前我們科學水平所能夠解釋的部分。其餘尚不能由科學解釋的部分還有多少,未嘗可知。
除此之外, 在無人區中,人依舊還是十分重要的潛在致命因素。在荒無人煙,四面黃沙的絕地之中,人類社會的各項法律與規則幾乎是完全失效的。進入者在無人區中偶爾遭遇到的同類,究竟是敵是友,恐怕幾率要對半開。
這裡沒有監控,這裡沒有目擊者,這裡距離最近的公檢法機構更是遙遙不可及。那麼在無人區中,為了生存,為了利益,為了慾望,犯罪的發生幾乎是悄無聲息的。
於外界而言,由於進入者呈現出的是失去聯繫,長時間無法找到其人,所以基本上都只能按照「失蹤」處理。而對於犯罪者而言,只需要將受害者隨意掩埋進黃沙之中,就可以數年、數十年甚至永遠不被發現。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存的壓力,壓抑的情緒,都不應該成為人類輕視自然,漠視生命的理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N9_q3MBd8y1i3sJ9a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