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引進黑科技:單價4000元神器!家長聲稱孩子成績顯著提升

2019-11-06   家長會了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前一陣的「量子波動速讀」風波未平,這邊「防走神頭箍「又來。

近日浙江金華市孝順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集體帶上了一款黑科技「防走神」頭箍,傳說中這是一種腦機接口頭環,可以檢測腦電波,評判學生上課、寫作業時是否集中了注意力,並給學生的集中注意力情況打分。分數還會實時傳輸到老師的電腦上,也會像考試成績排名一樣被發到家長群里。

看起來頗似唐僧給孫悟空帶上的「金箍」,師傅讓你聽講,你就要如同機器般服從指令,否則為師自有方法收服你!

據校方官網宣稱:該頭環只在實驗班小範圍內使用且一個星期只戴一兩次,這神器不僅是學生之愛,也是教師之喜。

無論是剛開始使用頭環的老師,還是已有體驗經歷的老師都表示賦思頭環能提高他們對課堂的把控程度、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

還有老師說學生帶上頭環後,「上課回答我的問題,他們的聲音會比平常更響亮」。也有家長表示孩子的成績確實顯著提升了。

看到這些宣傳我都懷疑自己的大腦和眼睛,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嗎?如此人神合一的神物怎麼沒有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運用呢?這是全世界人類的重大損失啊!

頭環效果如此出神入化,簡直是人類之光!這件事也引起了外媒《華爾街日報》的關注。

視屏截圖來源:《華爾街日報》

頭環真實效果是否如此玄乎,我們無從知曉,但是記者走訪學校了解到,有學生表示如果成績不理想會受到父母的懲罰;也有學生表示帶上這款頭箍會痛。這些副作用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和精神負擔,而這些副作用在學校的官方網站以及其他媒體的報道中並未提及。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科學部主任TheodoreZanto博士介紹,這種頭環的基本原理是腦電圖技術(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通常用在醫生針對患者的診斷中。

而且Zanto博士還強調,腦電圖技術容易出現不精準的情況,可能會讓人感覺癢或者煩躁,在腦電圖沒有被妥善設置的情況下,電極的通信狀況不好,會影響信號傳輸。(來源:量子位 ID:QbitAI)

科技改變生活,推動社會進步,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然而想讓效用和技術尚未明確的科技在沒有規範引入機制的監管下為教育所用,這是荒唐至極的。

其實絕大多數對高科技不甚了解的網友也能清楚地認識到,這種神乎其神的「高科技」只是偽科技,是收智商稅的神科技。

更有網友指出,這種促進學習的神器並不是現代科技的產物,類似的物件、類似的引入方式早在80年代就有了,幾乎每一個時期都有。

除了智商稅,還有網友質疑校方與生產商、經銷商勾結牟利。雖然校方和生產商一致統一口徑宣稱該頭環由校友捐贈,但學校官網的宣傳內容很難讓人排除校方推銷,甚至鼓勵家長消費的猜測。

這款頭環官方售價3500-4300不等,不僅在浙江推廣,目前在北京的一所小學也有試驗推廣活動,難道這也是系校友捐贈?那麼在推廣之後,是不是就該藉由效果神奇讓家長「自覺自愿」掏錢消費了呢?

畢竟學校和老師的話都是聖旨,也少有家長不盼望著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如果再由此能一躍成為神童,那就皆大歡喜了。

更有網友表示擔心孩子的個人信息被泄露,然而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專訪:世界首位就腦機接口技術接受美國福布斯雜誌專訪的華人——BrainCo創始人兼CEO韓璧丞

【原文連結:https://www.forbes.com/sites/jimmyrohampton/2017/05/26/is-brain-machine-interface-the-future-of-social-media/#7635b98510ac】

該款頭環創始人兼CEO早前接受美國福布斯專訪時明確表示,FocusEDU的目標是採集120萬人的腦電數據,並將會利用學生使用的數據作為構建世界最大腦電資料庫的基礎。

以下是原文節選:

「這裡,我們還必須要談一下我們的FocusEDU這款產品。對於Focus EDU,我們的目標是採集120萬人的腦電數據。目前,我們已經拿下一個20萬台的訂單,這個訂單中的每一台設備都會被多個學生使用,為我們實現目標提供了良好基礎。這個目標的實現能夠使我們建成世界最大的腦電資料庫,並基於這個資料庫更好地運用人工智慧改進我們的算法,從而能夠更準確地檢測獲取人們的注意力、情感一類的數據。

Our goal with the first 20,000 devices,each of which will be used by multiple students in schools, is to capture datafrom 1.2 million people. This will enable us to 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what will be the world’s largest database to improve our algorithms for thingslike attention and emotion detection.」

讓我們姑且相信事實如同校方和生產方宣稱:該產品無害、無副作用;且系校友贈送、經費透明並無貪腐行為,那麼提升孩子注意力、提高學習成績的方式只剩高科技了嗎?

想要提升注意力,不論是學校、老師和家長,能夠採取的行之有效的科學簡單方法有很多:

加強體育鍛鍊。運動,尤其是長期持續的運動能使大腦「海馬回」和前額葉皮質更大、更強壯,可以有效提升專注度,改善長期記憶。

提升學習興趣。學校、老師將精力放在如何優化教學形式上,用豐富有趣的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孩子,認真踐行「寓教於樂」的科學理念,也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度。

家長為孩子創造安靜、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從小被破壞到大:孩子玩玩具,一會兒鼓掌表揚,一會兒指點江山;孩子做作業,一會兒噓寒問暖,一會兒端茶倒水,在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都被破壞殆盡之時,家長就開始寄希望於學校、老師,甚至黑科技,孩子真是太難了!

眾所周知,嬰兒的注意力至多為5分鐘,而低齡學童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分鐘左右。兒童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多項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成熟,人類注意力所依賴的大腦前額葉直到28歲才徹底發育成熟。

有多少思想的火花和靈感都是在走神中靈光一現產生的,適當的走神是創造力的基石,這是人類神經活動的基本形式。要求孩子們一堂課全神貫注不僅違背了人類身心發展規律,也扼殺了孩子們的天性。

更何況人並非機器,需要放鬆和休整,即使機器也有日常使用規範,超過使用時間也會導致故障。都2019年了,還把孩子當成機器操控,更可怕的是操控主體是學校和老師。

教育工作者無視自己的使命和職責,期望通過名為高科技,實為偽科技的手段試圖對孩子們進行精神控制和監測,達到所謂的短期拔苗助長的成效,多麼諷刺!多麼可怕!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是昧良心賺錢的企業,所謂的人工智慧產品在未通過嚴謹的技術考證和倫理安全評估的前提下率先在教育領域以教育控制形式出現在學校和課堂,這不僅傷害了孩子也深深地傷害了教育核心本質和價值。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