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在課堂上一眼分辨出學霸、學渣和群眾演員?

2019-10-29   家長會了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作為一線教師,每天走進教室的次數,大約是平均每小時一趟。也就是說,我與學生打照面的時間,大約是每天三百分鐘左右。

將這個數據乘以若干年,學生的一顰一笑,被一遍遍地印刷在記憶力減退的腦海里。於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眾生相,一幕幕清晰可見。

就說這課堂,你知道我能從五十多張臉上,看到多少種精彩的內心戲麼?

1

學霸劇組——

課堂上吃不飽,戲份兒不能丟

每個班都有那麼一小撮學生,他們在課堂中拿到的劇本是學霸。

他們之中,有些是對這份榮光十分滿意,並且時常鞏固自己形象的「硬核學霸」;有些卻是「美而不自知」,眼裡只有奧數托福的「天仙學霸」。

每節課都是他們發揮的主場,上課鈴聲一響,那就是導演一聲鏗鏘有力的「Action!」這波學霸們就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課堂上,每一個問題的答案,他們都瞭然於胸。他們心裡很清楚老師的套路,那些基礎性問題,一般都是輪不上學霸們回答的。所以,他們在這些提問上,不會浪費太多力氣舉手。

但是,往往在課堂進行到一半時,老師拋的一個問題換來了一片死寂,學霸們敏銳的嗅覺便感受到——終於輪到我開始表演了。

他們眼睛裡閃著光,在一臉蒙圈的人群里顯得格外突出。他們篤定地舉起手,胸有成竹地給出答案,接著收穫意料之中的表揚,以及同學們看神仙似的驚艷目光。

當然,學霸們對劇情的把握,是無數次血淚的試驗後才有的結果。

記得無數學霸曾在幼時含著眼淚問我:「老師,我的手都快舉得斷掉了,您怎麼就像沒看見一樣呢?」

當我告訴了他們這套路中的乾坤時,我們從此就有了一份堅定的默契。我們四目相對的時刻,便是課堂上「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那些星光時刻。

對學霸們來說,課堂有時候是吃不飽的,因為有至少一半內容,他們都早早掌握。他們幾乎是在陪著大多數學生,一遍遍重溫那些對於他們來說,早就失去滋味的知識。

所以,對於這些吃不飽的學霸們,為了保存他們對於知識持續的饑渴,就需要時不時給他們加餐,不要喪失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盼望。

2

學渣劇組——

你負責高歌理想,我選擇背對陽光

與學霸劇組遙相呼應的,便是讓每位老師聞風喪膽,循聲垂淚的學渣劇組。在此需要鄭重聲明:這世上沒有幾個孩子應該和「渣」字相匹配(大概那些敢殺人的中學生可以算),只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那部分學業相對落後的孩子,統稱為「學渣」。

他們之中,有一部分成員是不滿意自己被當做學渣的。

老師將那些簡單的問題,當做專門給學困生的「福利」。這時的他們,急於想要擺脫學渣人設,於是每節課中,這些僅有的自證清白的機會,他們要緊緊抱住,絕不撒手,以此證明自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學渣。

對於這類學渣,老師們會將自己的仁慈愛心,最大化地分給他們,用以感化他們:彆氣餒啊,你們只是「學困」,還不算「渣」。

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對於自己在課堂中的學渣戲份清清楚楚。於是,他們全力以赴地做好一個合格的「課堂黑洞」。

老師課上的問題,他們不理不睬也罷,還要不遺餘力地刷存在感。

自己在座位上偷偷摸摸地鼓搗玩具的,不算是一個合格的學渣。敢於直面啥也不會的課堂,還能像英雄一樣,猛接老師的話茬兒,或者大喊一聲「我不會!」「沒聽懂!」

是的,他們才是在課堂上擁有姓名的真·學渣。該配合他們演出的老師,為了大局,也只好演視而不見。

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對自己學渣的戲份渾然不知。他們不知怎麼就拿到了學渣劇本,因為,他們不認識劇本上那個學渣的「渣」字。他們甚至都沒有注意到,老師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的劇本。

每一個學渣,都不是一下子就拿到學渣劇本,他們都是從群眾演員群體里一路走來的。

所以,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有些群演,走著走著,就不會走了。

3

群眾演員——

論演員的自我修養,我只服課堂上的芸芸眾生

每一個巨星,都是從籍籍無名的群眾演員一路走來的。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是以同樣的姿態,走進一個個從陌生到熟悉的課堂。

但,能成為巨星的也只是少數,個別劍走偏鋒演成反派的,也算孤膽英雄。大多數群演的戲份,總逃不出那些重複而普通的劇情。

所以,課堂上最多的,還是那些面容模糊,毫無特點的群眾演員。

他們有些擅長演驚恐。只要老師一提問,他們就立刻進入角色。

他們垂著眼,低下頭,假裝自己身懷絕技,原地隱形。不知道誰曾經傳授過這麼一個招數:「沒有對視就沒有傷害」。所以,整整一節課,他們不敢看老師一眼。

萬一哪個瞬間,不小心與台上那一道灼灼的目光碰撞,他們就像見了鬼似的,不知所措地看向別處,然後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不見我!別叫我!」

他們有些擅長演沉思。他們懂得察言觀色,耳濡目染過老師對學渣們的教訓,不能表現出自己不思考,不聽課的真實面目。於是,他們動用了自己所有的微表情,以證明自己不是這堂課的「殭屍粉」。

當老師給出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們把嘴巴張大,滿臉寫著:「原來如此!怪不得我沒想到!」

當老師提出一個疑難問題時,他們眉目緊鎖,抓耳撓腮,仿佛在說:「怎麼做?怎麼做?我一定要把它想出來!」

班主任如何在課堂上一眼分辨出學霸、學渣和群眾演員?

他們有些則主要負責演發獃,像蠟像一樣,靜謐而詭異。他們的五官在課堂上基本呈凝固狀,雙眼空洞,身體僵直,像是被哪位武林高手點過穴,又像是動用法術讓自己靈魂出竅的孫悟空。

課堂上的喜怒哀樂與他們無關。誰被表揚了?誰被批評了?誰發出怪聲了?誰和誰打起來了?他們就是有本事,保持姿態,巋然不動。

老師雖然會用點名的方式,來幫他們把飛走的魂魄叫回來。但是一般情況,老師也不敢叫他們回答問題。因為他們站起來,也只有窒息般的沉默。一分鐘之內,將會把整個課堂都凍住,老師還得再費一番功夫解凍,實在是怕了。

4

願每一個課堂

都能被夢想填滿,星光璀璨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戲份不是老師給的,也不是娘胎裡帶的。他們能在課堂上演成什麼角色,靠得都是他們在進入課堂之前,習得的所有本領。

每一個學生,除了自身特質以外,他們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就是他們走進課堂之前,用以傍身的顏色。

學霸也好,學渣也好,甚至是碌碌無為的群演也好。他們應該明白的是,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走進課堂,就是走近他們的命運。

當你蔑視知識,學霸光芒也會黯然失色,最終隕落。

當你擁抱知識,學渣和群演也能走出困頓,成為巨星。

願每一個課堂,都能被夢想填滿,星光璀璨。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