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之前,應該提前讀一次一年級嗎?三位老師這樣回答

2019-12-13   家長會了麼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曹老師是小學語文教師,今年帶一年級新生。孫老師是幼兒園主班老師,今年帶大班。趙老師是學前班的語文老師兼主班老師。

三位老師都是我的高中同學,大家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學前教育的搶跑問題。

孩子應該讀學前班嗎?要提前完成對拼音的系統學習嗎?要認識八百常用漢字嗎?要熟練計算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嗎?

這些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家長,甚至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次聚會,正好集合了三位最具代表性一線教師,她們的看法和經驗或許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我整理了一些我對三位老師的「採訪實錄」,這些來自一線教師心底的聲音和訴求,希望可以緩解部分家長內心的焦躁和不安。

1

一年級老師:

獨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兩個重要的學前準備

我:

現在「揠苗助長」這個成語使用頻率相當高,充斥在各類教育雞湯文里。

一般提前學習拼音識字算術都歸類為「揠苗助長」,並認為此類行為嚴重破壞教育規律,不尊重孩子的成長順序。

請問曹老師,作為一年級班主任,你怎麼看?

曹老師:

「揠苗助長」是對一個教育工作者很嚴重的否定,我們不要輕易地評判一種教育行為,因為每一個教育行為背後都傾注了從教者無數心血。

提前學知識這件事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孩子三歲時學拼音就是揠苗助長,這無可厚非。

但是他六歲學拼音那就很正常了,比如一個孩子10月份出生,等他讀一年級時就快滿七周歲了。他在大班的第二學期已經六周歲,學點拼音很正常,算哪門子揠苗助長呢?

我:

有人覺得孩子提前學了知識,到了一年級就會失去新鮮感,覺得自己都學會了,然後不認真聽課,這情況你遇到過嗎?

曹老師:

當然遇到過,並且是現在進行時。

我們班裡50個孩子,入學第一天,我就檢查了孩子們的知識儲備情況。

以拼音為例:完全學會的有18人,只會字母不懂音節的15人,字母也認不全的10人,剩餘完全零基礎。

這種參差不齊的情況最讓老師頭疼啦,頭疼歸頭疼,該管還得管,咱不能讓學過的孩子覺得枯燥,也不能讓零基礎的孩子感覺太吃力。

請相信一個老師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素養,她們不會輕易丟下任何一類學生。

我用了「上課統一教學,課後布置差異化作業」的辦法,帶著幾撥人一起朝前走。

已經掌握了拼讀的,我給她們增加用拼音寫句子的作業,堅持每天用拼音寫一句話日記,記錄所見所聞。

這部分學生就是傳說中對知識失去新鮮感的孩子,他們掌握了基礎知識點,覺得不新鮮了,那好,我們拓展呀,把知識點打開,向縱深方向延展,拓寬孩子的視野。

一個專業能力優秀的老師,總有辦法變換切入知識的角度,讓一個孩子對某一個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我:

你覺得學前準備最重要的是什麼?提前學了一年級知識就會成為「起跑線贏家」嗎?

曹老師:

知識儲備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可有可無。學習生涯是馬拉松,不是短途跑,比拼的是長久的耐力,而不是一開始的瞬間爆發力。

我個人覺得學前最重要的準備應該是兩點:獨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習慣。

如今這時代,獲得解題思路的途徑太多了也太容易了。家長提供答案,輔導班老師提供答案,輔導App搜索答案,孩子們遇到題目只要稍微有點難度,立刻就舉白旗投降了。

我覺得這特別不好,孩子你得動腦子,獨立思考,思考的過程才能使知識真正內化,才能查漏補缺,才能融會貫通。

良好的傾聽習慣:現在的孩子很能表達自己,但是卻拒絕聽別人說話,他們很喜歡錶現自己,課堂上也交頭接耳,不能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任何新知識都要靜下心來聽老師講一遍,邊聽邊思索,這個聽的過程是接納知識的過程,特別重要。

2

學前班老師:

家長花錢讓孩子在我們這裡,提前讀一個「一年級」

我:

請趙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的學前班吧,很多家長還不了解你們的業務範圍呢。

趙老師:

我們的學前班是獨立的學前教育,只收五歲—六歲的孩子。課程設置、考試時間、作息制度都和小學一年級保持一致。

我們的學制是一年,結業頒發畢業證書。我們師資卓越,既有在小學執教多年的退休老教師,也有專業素養一流的年輕老師。

我:

你們的生源如何?招生困難嗎?家長的滿意度如何?

趙老師:

我們三年間新辦了兩個校區,生源十分穩定。我們招生不用撒傳單地推,也不用朋友圈積攢,更不用團購報名這類營銷手段,我們就純粹依靠口碑。

我們專業能力過硬,教出來的學生有真本事,到了小學,清一色都是學霸,這對家長來說是打聽得到的,親眼能見證的,也是最具吸引力的。

我:

你們的畢業生都是學霸嗎?就沒有三年級淘汰掉隊的?

趙老師:

當然有掉隊的了,我們也不是神仙有金手指,可以把孩子都點成永不落後的學霸。但是掉隊的孩子並不多,說句實話,小學知識再難也是有限度的,基本不涉及智商上的比拼,拼得都是努力。

在純粹拼努力這條路上,起跑的速度就尤為重要了。當一個孩子一開始就成了領軍人物,他就會很自信同時非常努力,在小學只要你非常努力一般不會掉隊。

我:

你們學前班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嗎?我聽說你們都是滿堂灌啊?還有,學前班可是明令禁止的,你們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趙老師:

當然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了,我們也是科班出身好不好,我們都持有教師資格證的,怎麼會忽略習慣培養呢?

不僅培養習慣,還很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耐力和抗壓能力,我們也不想砸自己的招牌。

至於我們的學前班如何生存下來的,我回答不了,我只是一個授課老師。


3

有時候我也會迷茫,渴望家長認可

我:

現在幼兒園大班允許教文化知識嗎?家長對你們的工作滿意嗎?

孫老師:

基本不教吧。會教1—10的數字認讀,物數對應,其他不學。

一部分家長表示支持,一部分家長特別反對,覺得幼兒園不務正業。

前幾天,還有十幾個家長聯名要求修改課程,要求停止各種活動,改上拼音課,否則他們就集體轉園。

我:

拋開你的職業,你個人認同學前快樂教育,靜待花開這樣的理念嗎?

孫老師:

我說不好,我特別願意堅守孩子們的童年,不給他們壓力,每天花心思陪他們在遊戲中感悟世界。

看著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很有成就感。可是,我時常覺得我在孤軍奮戰,家長不認可,甚至整個社會都不認可。

我:

按照你的理念教出來的孩子,讀小學以後情況怎麼樣?

孫老師:

大部分都還好吧,也有一些讓我心痛的孩子。有一個小姑娘,她是留守兒童,幼兒園時特別光彩照人,到了小學卻成績特別差。

她讀一年級前沒有基礎,父母也不在身邊輔導不了,她一年級就開始墊底了。

前陣子,我買菜時碰到了她奶奶,老人家問我,孫老師你說孩子沒基礎也能跟上的,咋我的孫女就掉隊了。我不該聽你的啊,我要是給她早點報個學前班,她就不會落下那麼多了。

我當時特別心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錯。在我的班裡,她是佼佼者,出了我的班她就黯然失色了,是我沒有把她教好嗎?


4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育切勿人云亦云盲目從眾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上學前班,立場不同,看法不同,結論也不同,很難去界定誰對誰錯。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孩子是沒有讀過學前班的,但是他也不是零基礎進入一年級的。他的知識儲備非常紮實,在很小的時候,我和先生就開始給他打基礎。他現在狀態十分穩定,也算小學霸一枚。

讀一年級之前,我個人還是傾向於做一些知識儲備,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同步培養學習能力,以及適應密集接受新知識的狀態。

誠然,如果你堅持給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那麼,請尊重自己的內心。你是這時代真正的勇士,我由衷地表示欽佩。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