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清明」題材的古詩,看古人清明節除了祭掃還有什麼規定動作?

2020-04-04     知常容

「清明」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又是中國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清明」是掃墓和緬懷先人的日子。這是一個莊嚴肅穆的日子,是一個寄託哀思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中,古人除了祭掃還要做什麼?如果你也覺得好奇,那就跟著知常容從描寫「清明」的古詩中一窺究竟吧!

一、祭掃是重頭戲

清明日祭掃是這個節日的規定動作,祭掃自己的祖先。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所著的《陶庵夢憶》中就記載揚州清明日全民出動的掃墓場景。

揚州清明日,城中男女畢出,家家展墓。雖家有數墓,日必展之。——《陶庵夢憶·卷五·揚州清明》

全城出動,男女老少都出來。這是民間層面,國家層面呢?明清時期在這一天需要祭本境各級無祀鬼神

需要準備羊三、豕三、米飯三石、香燭、酒醴、楮帛等等祭品。每一級的名稱都不一樣。

王國祭國厲,府州祭郡厲,縣祭邑厲,皆設壇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師。里社則祭鄉厲。——《明史·志·卷二十六》

我們最熟悉的杜牧寫的《清明》描寫的就是這種景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斷魂二字就突顯當天情緒的渲染。

二、酒是必不可少

清明節融合了好幾個節,因為與清明節相近有一個寒食節,這是一個悲傷的節日,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大義。還有一個節日那就是「三月三」上巳節,這個節日大概也是從先秦開始就有了。這是一個全民玩水節,又是踏青節,這一天少男少女都會出來遊玩,所以這即是一個玩水節,也是一個男女交友的好時間。

「三月三」大概從唐代開始就已經慢慢與清明節融合了,但不代表「三月三」就消失了,比如像壯族的「三月三」不但保留還很隆重的。

正因為清明節吸收了悲傷和歡樂的兩大節日,就造成了清明節的特殊情況:先悲後喜。

這一點我們從古詩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北宋散文家王禹偁也寫過一詩《清明》。王禹偁估計知道的朋友不太多,他出身貧寒,是北宋有名的直臣,當然也因為敢於直諫屢遭貶謫。歐陽修曾經很崇拜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他開頭的第一句就是無花無酒過清明,這顯然是一句抱怨的話。為什麼要抱怨呢?

因為他被貶了,此時的他正貶居商州,口袋空空的,想買點酒都沒錢。清明這一天他就覺得索然無味,稱自己這一天過的和僧人一樣。最後沒有辦法,怎麼打發這一天呢?只好讀書了。

從這一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清明節喝酒成了古人一種標配,有酒自然是熱鬧的一天。

同樣杜牧的《清明》詩篇中也提到了「牧童遙指杏花村」顯然也是雙關語。

江南詩派中有「江湖游士」之稱的高翥說的更直白,他寫了一首《清明日對酒》,直接將清明節的一天活動都描繪下來了。特別是最後一句突顯了酒的重要性。有酒就要喝,喝就要喝足喝醉,因為你死了之後,就別想再喝到一滴酒了,哪怕別人祭掃時給你供酒。初讀感覺高翥很洒脫,細讀發現這傢伙看似洒脫,卻十分眷戀紅塵,連酒這一項都看不透,那何談人生之通透呢?

不過這也說明清明節飲酒的確是古人的規定動作。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花也不可或缺

萬物萌生,百花盛開,所以清明節這一天出來賞花也是必不可少,像上面提到的王禹偁開篇第一句就是無花,而杜牧的詩篇中也提到杏花村,自然也暗含著花。

黃庭堅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因為他和蘇東坡很多互動的事例都成了耳熟能詳的民間小故事。黃庭堅文學和書法兼修,他也寫過一首《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不過這一首詩的《清明》讀起來有些虛無之感,一種對人生,對世界的感慨。

但是一開篇就提到桃花李花,顯然這也是清明這一天的一種標記,無花不清明。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清明夜》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的這首詩的價值在於讓我們了解了清明日古人夜裡的活動情況,這又是一種清靜安寧的景象,但賞花卻依舊成了一個選項。

因為春光大好,人不賞花,花賞人。

結語:

這樣看下來,所有的節日中當屬清明節最特殊,它和春節不同,春節全是歡樂和喜慶。它和中秋重陽也不同,重陽中秋全是思念和團聚,是親情的節日。

清明節是兩者兼有,祭掃時是親情,但只有悲傷沒有歡樂。祭掃完畢卻又是踏春,賞花,交友,這又是歡樂的,因為春天是美好的,到了夜裡像白居易詩中描寫的卻是冷清的,無中秋之喧鬧。


這一天人的心情如同過山車一樣,從悲傷到歡樂,又回歸清靜。從祭掃先人之悲傷到賞花踏春順便交友飲酒之歡迎,友散人歸之後卻又是一個平靜的夜晚。知常容細讀這些以清明為題材的詩就能夠感覺得出作者在其中強烈的情緒波動,這也符合清明節這一天情緒變化。

所以就以情緒變化之烈排名,傳統節日中當以「清明」排首位。

當然今年的清明有些特殊,我們只有悲傷,不需要酒,也不需要花。今天我們不僅僅祭掃自己的祖先,同時也哀悼這一場災難中逝去的勇士和同胞。

願天佑黎民!百姓安生!願一切災難遠離九州!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MDORHEBiuFnsJQVei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