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幾千年來「狗」的地位變遷史

2020-04-10     知常容

狗是被人類馴化比較早的動物,是古人看家護院的好把手,比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描繪的理想世界應該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可以不來往但是雞狗還是要有的。古人還認為犬馬喻君子,所以狗的地位一開始還是挺高的。

晉代郭璞撰寫的《玄中記》還記載著一個關於狗氏國的故事。

帝之狗名盤瓠,亡三月,而殺犬戎,以其首來。帝以女妻之,於會稽東南得海中土三百里而封。生男為狗,生女為美人,封為狗氏國。

王充的《論衡》中也記載,如果狗在山林中與主人走失了,大呼其名,狗就會回答。

亡獵犬于山林,大呼犬名,其犬則鳴號而應其主。人犬異類,聞呼而應者,識其主也。

所以狗是很聰明的,也很忠誠,自然常常用來形成功臣。

比如劉邦當上皇帝,接下去要分封功臣,這個時候誰功勞第一呢?大家的觀點不一,武將方面推出的代表是曹參,劉邦認為蕭何應該定第一,支持劉邦的決定的自然也有的,反對的當然也有。這個時候眾人就開始爭吵起來了。

當時君臣商議不像後世那樣規矩和等級森嚴,所以吵著吵著就越吵越凶。

這個時候,劉邦大聲制止他們。

劉邦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獵狗嗎?

眾將說知道。

劉邦說打獵的時候,追殺獵物的是狗,發出獵物方向的是人。你們能找到獵物,所以你們是功狗,但是蕭何去是發出獵物方向的,所以他是功人。

然後大家就不敢再多說什麼了,蕭何功第一就定下了。劉邦拿狗來比喻自己的臣子,自然沒有嘲諷的意思。

韓信在雲夢澤被抓的時候也說了這一句: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顯然他將自己比喻成良狗了。

漢代還有專門的狗監,也就是管理狗的官員,這個官員可以見到皇帝的。最有名的狗監自然當屬漢武帝時期的楊得意。楊得意干過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舉薦同鄉司馬相如。

當時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長嘆了一句: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這個時候楊得意就趁機說這是他老鄉寫的。

這裡可以看出狗監的地位還不低,狗監的地位不低,那狗的地位自然也不會太低。西漢音樂家李延年也做過類似的職位。

閒聊幾千年來「狗」的地位變遷史

因為狗對人過於忠誠,有時忠誠到迂腐,會礙人,自然就會有人對狗有不好的想法。

《楊布打狗》一文說的是楊朱與弟弟楊布的對話,楊朱是先秦很有影響力的大家。

他弟弟穿著素衣出去,因為天下雨,所以回來之時穿緇衣回來,這個時候狗不認識他了,狗對著他狂吠。楊布很生氣,想把這條狗狠狠打一頓,讓這條狗長長記性。

楊朱拉住他,讓他不要打。他說如果你看到你的狗出去是白色,回來是黑色,你同樣也會奇怪的。

這裡楊朱將人和狗是並列的,沒有嘲諷的味道,這裡已經開始留下了嘲諷的源頭。

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孟嘗君被困在秦地,這個時候孟嘗君向秦王的幸姬求救。幸姬的要求就是我需要狐白裘。當孟嘗君對自己的門客說誰能夠搞定狐白裘?當時無人回答。這個時候坐在最下面的一個人說話了。

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史記·七十列傳·孟嘗君列傳》

這裡的狗和盜沒有關係,只是偽裝成狗去偷東西。但是狗與盜合用在一起,使得狗的地位從楊朱之時的源頭開始進一步下滑。

也不知道是不是孟嘗君這裡首創,反正到了秦朝,狗就已經出現不好的含意了。

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郡守尉今捕論,何足憂——《史記·七十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

這句話什麼時候說的呢?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事之後,秦二世只想聽到好話,凡報告實情都被處理了。

這個時候叔孫通告訴秦二世,這些舉事之人都是小偷小摸之人,不用擔心,讓郡守去抓就可以了。秦二世聽了很開心就升了叔孫通的官。

這裡的狗盜與孟嘗君時的狗盜顯然完全不同了。

再往後到東漢末年,狗就成了罵人的詞語了。

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把錢財帶到長安。此時王允誘惑呂布,因為呂布與董卓的婢女有染。呂布和李肅合謀殺死董卓。李肅先動手,結果董卓有甲護身,只是將他刺下車,傷了手,沒有殺死。

掉下馬車的董卓說呂布在哪裡,快來護駕。

此時呂布說了一句:有詔討賊臣!

董卓馬上罵了一句。

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五十二》

也不知道將狗作為罵人的話,是不是就是從董卓開始的,但往後用狗罵人成了主要表達的意思。

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評價:

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執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後漢書·列傳·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

將鬻繒屠狗與輕猾之徒並列了。

狗的地位下降了,連屠狗之人的地位也下降了。本來屠狗之輩中最有名氣的當屬舞陽侯樊噲。雖然韓信有些看不起他,但起碼在司馬遷筆下樊噲還是一個正面人物。

到了范曄這裡,卻成了輕猾之徒。後世還有一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屠狗成了卑賤的代名詞。

所以狗的地位下降之後,連帶屠狗之人也受難了。

本來狗肉是高貴之肉,因為《禮記·月令》記載天子只有在秋季祭祀時,才與群臣分享狗肉。這個老百姓吃不到。

狗的地位下降了,狗肉的地位自然也下降了,成了古代老百姓嘴中的美食。有些地方曾經將吃狗肉當作是一個節為手段吸引愛吃狗肉之人到來活躍當地經濟。

現在狗的地位似乎又要回升,農業農村部組織起草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目錄中出現的是可食用的畜禽,但是狗沒有進入目錄。

有關人士表示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所謂的伴侶動物就是指能夠和人生活在一起,進行親密溝通和相互情感交流,能夠給人們帶來生活快樂的寵物。

將狗定位寵物,狗的地位就又觸底反彈,直線上升了,你對此事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oFManEBnkjnB-0zM7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