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劉禪鞠躬盡瘁,他不但在劉備託孤時穩定了蜀漢的局面,他死前還安排好接班人,使得劉禪接下來的幾十年基本平安無憂。他提拔的蔣琬,費禕,董允都十分賢良,在《華陽國志》中將這三人加上諸葛亮合稱為「蜀中四相」。他留下的武將姜維也是後來抵禦魏國的的中堅。
但是後來蜀漢為什麼慢慢走下衰敗,主要原因是劉禪寵信一個叫黃皓的宦官使得諸葛亮留下的根基一點一點被毀掉。那麼黃皓為什麼能做大,除了劉禪的寵信之外,還有誰要為此事負責?
黃皓這個人很機靈也很狡滑。他有實力嗎?沒有,有的只是一顆討好劉禪的心和左右逢源的想法。
劉禪並不是後來才喜歡,而是很早就喜歡這個宦官。
宦人黃皓,便僻佞慧,漢主愛之。——《資治通鑑·魏紀·魏紀六》
有人覺得諸葛亮死後,劉禪就自由了,沒有人能管得了他。
這個想法是錯的,起碼從公元234年諸葛亮死時到公元246年,這十幾年,劉禪還是很規矩的,黃皓雖然得到寵信,也無法有大作為。
為什麼黃皓這麼多年沒有作為呢?
因為當時有一個人還活著,這個人就是連劉禪都怕的人,他就是董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禪想再弄一個老婆。
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所以劉禪是很怕董允的。這個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董允是劉禪當太子時的東宮舊臣,劉禪知道董允剛正,所以久而久之就生出畏懼之心。
黃皓也受到董允的打壓,因為董允有這個資格。
允上則正色規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資治通鑑·魏紀·魏紀六》
董允死後,主政的費禕提拔了一個名士之後。負責「月旦評」之一的許靖兄弟的外孫陳祗接任尚書令。
稍了解「月旦評」的人都知道這個榜的分量。最出彩的自然是對曹操的評價:亂世之梟雄 ,治世之能臣。
陳祗這個人不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是一個很樂意拍皇帝馬屁之人。陳祗在位不是很長,但是劉禪很喜歡。
陳祗死後,劉禪給出很高的評價。
祗統職一紀,柔嘉惟則,干肅有章,和義利物,庶績允明。命不融遠,聯用悼焉。《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諸葛亮鞠躬盡瘁也沒有看到劉禪痛苦流涕,而沒有看到劉禪給出這麼高的的評價,反而去查了諸葛亮的家產。
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董允死後,劉禪不但不念其功,反而恨其管自己太嚴,一提到董允,心中痛恨不已。
怪不得司馬昭會給劉禪的評價: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陳祗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黃皓聯手,一內一外相互呼應,也就是此時黃皓正式走向專權之路。
公元253年費禕也遇刺身亡,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管得了劉禪,自然也就沒有人能制約黃皓。這兩個昏庸之人終於放飛自我了。
黃皓上位之後,大批官員紛紛投靠他門下。雖然像姜維,董厥,諸葛瞻這些人尚有實力與黃皓對挑,但因為劉禪太過於寵信而無果。
姜維當年曾經直接和劉禪說:皓奸巧專恣,將敗國家,請殺之!
姜維高估自己在劉禪心中的影響力,姜維不是諸葛亮,也不是董允和費禕,劉禪雖然沒有生氣,但是卻為黃皓進行辯解。
漢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每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資治通鑑·魏紀·魏紀十》
既然姜維已經把臉撕破,黃皓自然也開始行動,右大將軍閻宇一直和黃皓關係很好,是多年好朋友,所以他就開始謀畫怎麼讓閻宇取代姜維。
姜維自然知道這麼直白後,劉禪還幫著辯護,此事肯定壞了,乾脆來了一個種麥沓中,不敢回成都。這為後來失漢中,鄧艾奇襲成都埋下了伏筆,因為整個指揮系統不順了。
除了打擊姜維,黃皓連劉禪的兄弟也不放過。
劉禪還有二個兄弟,一個叫劉永,一個叫劉理。劉永為人正直,得罪了黃皓。黃皓就開始製造劉禪與劉永之間的隔閡,最終使得劉永十多年無法見劉禪一面。
至於如《三國志》作者陳壽這樣的小官,黃皓隨手一打壓,就能讓他無法有出頭之日。
劉禪投降之後,還堅守巴東的太守羅憲,也是因為得罪了黃皓被從成都趕出來。
羅憲以區區孤城,面對東吳的連續進攻,特別是東吳後期名將陸抗的攻擊,在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卻無援兵的情況下,枯守孤城六個月之久,如果此人放在成都擔任要職,也不至於不戰而降。
回過頭去看諸葛亮的《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諸葛亮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劉禪他不走漢朝復興之路,卻走了桓、靈兩帝的昏庸無道之路。不知道他死後見到劉備,會怎麼樣呢?
劉備在臨死之時也贈給劉禪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禪聽了嗎?當然沒有。
結語:
有人說劉禪的水平很高,不是無能之主,理由是他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在位超過四十年的皇帝的確很少見,董允是246年死的,費禕是253年死的,陳祗是258年死的,陳祗雖然與黃皓勾結,但此時黃皓還沒有完全專權,陳祗雖然佞上但不是混蛋,大是大非還是很清楚的,對姜維還是持絕對支持態度。此時一文一武合作還是比較愉快,姜維的北伐當時很順陳祗的支持是很關鍵的。
這樣算下來,黃皓真正一言九鼎是在258年之後,258年到263年也就是七八年左右。
短短七八年這兩個傢伙聯手就把蜀漢徹底搞壞。所以並非劉禪有坐穩四十年的實力,而是蜀漢四大賢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外加上陳祗一路護送下來。
前面三個是諸葛亮指定,陳祇是費禕指定。再接下來的七八年就是劉禪與黃皓胡鬧的結果。
不得不說不是劉禪水平好,而是這傢伙運氣真是太好了。當然他的確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很尊重賢人指定的接班人。
劉禪到什麼時候才醒了呢?
蜀之大臣無冀從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張通,舍妻子單身隨侍。——《三國志·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
他才長嘆認清郤正太晚,而郤正和黃皓差不多時間相伴劉禪,郤正不與黃皓作對,也不與他勾結,就這樣周旋三十年之久。
觀一國之盛衰,思為人之得失,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太多,這或許就是以史為鑑之妙處。至於黃皓到底是誰給的機會反而不重要了。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