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年,西漢已風雨飄搖,王太后躺在軟榻上,閉著眼睛養神。
突然,一個陌生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太后娘娘,我是來給您看病的。」
王太后睜開眼睛,見一個年輕男子站在自己面前。她有些疑惑,伸出手讓男子把脈。
沒想到,這個男子趁機握住了她的手,還低聲問道:「太后年輕寡居,難道不覺孤寂嗎?」
王太后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她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太醫竟然會對自己說這種話。
更讓她震驚的是,她後來才知道,這個男子是父親王莽暗中送來的男寵。
王太后心裡又氣又怕。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王氏的出場,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她的父親王莽,作為西漢外戚,藉助太后王政君的信任扶持幼主,把持朝政。
當時的皇帝劉衎年僅九歲,成了王莽手中的傀儡。為了更進一步控制朝廷,王莽決定效仿漢初的霍光,將年僅八歲的女兒送入宮中,冊封為皇后,從而鞏固自己的權勢。
那一年,王氏不過是個天真懵懂的孩童,被王莽送上了太后之位,成為漢平帝劉衎的妻子。
劉衎也不過是個稚嫩少年,兩人幾乎沒有夫妻之實,更談不上情感,整日處於王莽的擺布下,仿若提線木偶。王莽以為這樣便能掌控一切,然而,他並未料到,自己親手為女兒種下了苦果。
公元5年,年僅14歲的漢平帝劉衎忽然病逝。關於劉衎的死,眾說紛紜,民間甚至傳言是王莽設計毒死了他,以便為自己篡位鋪路。
無論真相如何,王氏從此成了寡婦,寂寞無依,內心充滿了苦澀。
父親王莽很快又扶持一位幼小的皇族子弟登上帝位,繼續演著他的「忠臣」戲碼。
王氏的身份從皇后變成了太后,然而,早已沒有漢家的氣象。
這位年輕的太后每日居於深宮,與世隔絕,內心充滿了孤獨與憤懣。她時時想起與劉衎那段短暫的相伴時光,雖說沒有真摯的感情,但彼此間的那份微妙情愫卻早已刻在她心底。
公元8年,王莽終於露出真實面目,自立為帝,西漢的兩百年江山就此落幕,漢室宗族則被貶為平民。王氏也被剝奪了「太后」之位,改封為「黃皇室主」。
此舉讓王氏心如刀絞,她恨父親王莽,不僅因為他毀掉了漢家的江山,更因為他讓她的人生蒙塵。
面對王莽的得意與野心,王氏滿心痛楚,甚至多次拒絕出席宮廷的宴會,只稱病在家,以冷淡示意。
王莽早知女兒對自己的不滿,但為了讓女兒「走出陰霾」,他竟動了再嫁的念頭。作為新朝皇帝的他,希望女兒能夠重新嫁人,好讓自己看起來大度寬容。
然而王氏不願再嫁,她將劉衎視作心中永遠的夫君,深感此生只為一人守寡,從一而終。
王莽一開始還試圖以勸說為主,認為女兒年紀輕輕不應繼續守寡,但王氏始終冷言以對,不願妥協。
見勸說無果,王莽暗自策劃一場逼婚戲碼。他密令一位容貌端正的侍從假扮太醫,藉機進入王氏的寢宮,用言語試探,試圖挑動她的情愫,藉此為女兒尋找再嫁的機會。
然而王氏何等聰慧,一眼便看穿了父親的用心,憤然將侍從逐出寢宮。
隨著時間推移,王莽的暴政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民怨四起。綠林軍和赤眉軍等反叛勢力紛紛揭竿而起,王朝風雨飄搖。
面對著外部叛亂和內政腐敗,王莽的統治逐漸走向末路,長安城的宮殿也變得岌岌可危。
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城,城中的百姓四處逃散,未央宮燃起熊熊大火。
已經三十三歲的王氏卻並未逃離,她凝望著父親一手造就的虛偽江山,心中充滿了悔恨與無奈。
她明白,今日的劫難正是王莽野心招來的報應。
隨著火勢越來越大,王氏幽幽嘆道:「我以何面目見漢家。」說罷,她毅然走入火中,用自己的生命為父親的罪行贖罪。
王氏的一生仿佛一場悲劇,身不由己地被裹挾在權力鬥爭之中。她從未有過真正的選擇,卻用生命書寫了對父親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