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鼻青臉腫,謊稱被馬踢傷,太子真金卻怒罵道:無恥,明明是被我打的

2024-10-30     無風卻起念

話說有一天上朝時,大權在握的阿合馬鼻青臉腫的,看起來很狼狽,正低著頭站在皇宮裡。

周圍的大臣們都小聲議論著:「這個阿合馬仗著大汗的寵愛,在朝里橫行霸道,早就該有人收拾他了!」太子真金聽了,心裡冷笑一聲。他早就看不慣阿合馬那副囂張跋扈的樣子了。

沒過多久,忽必烈就把阿合馬叫到了跟前。看到阿合馬一臉的傷,忽必烈關心地問:「你怎麼弄成這樣了?」阿合馬連忙跪下,說:「大汗,是我不小心被馬踢傷的。」

太子真金一聽這話,再也忍不住了。他跳出來,指著阿合馬的鼻子罵道:「你個不要臉的!明明是我打的,你還敢騙父汗!」

真金與阿合馬的矛盾

阿合馬出身色目人,善於理財。早些年,他靠著忽必烈的信任,替元朝的財政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朝廷籌得了不少銀兩。然而,他的理財手段卻頗具壓榨性質:不但發行鈔票,清理戶口,甚至還強行收刮百姓財物,讓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上下早已對他心生怨恨,卻又不敢輕易觸犯,畢竟忽必烈信任他,誰敢輕易多言?

但真金卻是個例外。他自幼接受漢家禮教,秉持以民為本的理念,對阿合馬的暴斂之道嗤之以鼻。每當大臣們談及阿合馬時,他從不掩飾自己的不滿,甚至幾次在朝堂之上與他針鋒相對。而阿合馬仗著自己的權勢,對朝中漢臣橫加壓制,甚至派人暗害了彈劾他的忠臣崔斌,這無疑加深了真金對他的痛恨。

漢學薰陶下的真金

真金與阿合馬勢如水火,這種矛盾並非一朝一夕形成。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漢學氛圍的家庭中,忽必烈在成就一代霸業的過程中,曾受到漢人名士的輔佐,親近中原文化。

自他年少起,父親便請來漢學名師姚樞、竇默等人,為他講解儒家經典和治國之道,真金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信奉「仁愛為本」的理念。他待人寬厚、勤儉節約,受到漢臣的尊敬,深得民心。

曾有臣子勸真金:「太子,您的府邸應多建些假山流水,才符合皇太子的身份。」真金搖搖頭,拒絕了:「虛誇的裝飾不必效仿,難道要像酒池肉林那樣的鋪張浪費嗎?」不僅如此,連衣服弄髒了,真金也捨不得丟棄,吩咐僕人洗乾淨繼續穿,說道:「即便我能穿上金衣銀袍,但未壞的衣物丟棄未免太過奢侈。」

真金的仁愛之心也贏得了朝臣的擁戴,尤其是曾輔佐忽必烈的老臣們。漢臣們逐漸將希望寄托在真金身上,甚至私下裡盼著忽必烈能早些禪讓,把大汗之位交給太子。對於這些「君子議論」,阿合馬自然聽在耳中,這位太子自然而然地成了他最忌憚的人。

父子間的分歧

隨著忽必烈逐漸倚重理財一派,朝堂的漢學派逐漸失勢,這也讓真金的處境愈發艱難。尤其是阿合馬的崛起,他一方面讓元朝的財政狀況大為改觀,一方面也毫不留情地掠奪民脂民膏。真金看不慣他,頻頻上書請求忽必烈削減他的權力,甚至直接在朝堂上批評阿合馬。

對於父親的理財政策,真金從未掩飾過自己的不滿,曾幾次上奏建議減稅、緩徵,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忽必烈一開始耐心聽他解釋,但隨著兩人意見的分歧愈加明顯,忽必烈逐漸不再顧忌真金的建議。真金因不滿阿合馬,曾多次在大殿上責問他,每次阿合馬都忍氣吞聲,卻絲毫不敢反駁。

一次,真金在宮中遇到阿合馬,見他言語輕佻,再加上對他早已心生不滿,真金忍無可忍,竟動手狠狠揍了阿合馬。等忽必烈看到阿合馬鼻青臉腫的模樣時,這才知道真金的怒火有多深。即便如此,忽必烈還是不願輕易將阿合馬撤職,這也讓真金愈發失望。

阿合馬之死:一場宮廷鬥爭的終結

在真金與漢臣的強烈反對下,許多朝臣都對阿合馬恨之入骨,卻礙於權勢只能忍氣吞聲。終於,在一次真金北上的時候,部分大臣串通高僧策劃暗殺了阿合馬。

忽必烈得知後大為震怒,決意徹查此案,很快發現太子一派與暗殺有密切關係。此事一出,真金愈發感到父親對自己的不滿與猜疑。

儘管大臣們不斷為真金求情,忽必烈仍對真金大為失望。尤其是後來傳出的謠言,稱真金的黨羽曾私下議論,要求忽必烈讓位給真金,這更讓忽必烈勃然大怒。隨即,忽必烈對真金的監視愈加嚴密,朝中漢臣一派也逐漸被削弱,而真金的心情日益鬱結,健康狀況日趨惡化。

憂憤而終:真金之死

在朝廷的激烈鬥爭中,真金終於支撐不住了。憂憤成疾的他,身體每況愈下,忽必烈雖也心疼,但對他難以改變的固執一面卻無可奈何。太子的健康情況愈發嚴重,而他仍心系朝政,勸阻忽必烈不要繼續加征賦稅。可惜,父子間的分歧依然存在。真金最終因憂憤過度,在43歲時病逝,留下滿朝漢臣一片哀嘆。

真金的去世不僅讓忽必烈痛心,也使朝中漢臣與理財黨鬥爭的格局徹底發生了改變。真金生前所堅持的與民休息的理念,也漸漸被忽必烈的加賦策略所取代。

再後來,理財黨中又有後起之秀崛起,成為忽必烈治國理財的新寵,繼續推行阿合馬一派的政策,使得元朝的財政一時無虞,百姓卻愈發困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94d7ce3cbd18a062aff80b3214d9d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