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2020屆高考生太難了!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高三上網課、高考延期、高考當日遭遇洪水,有的考生穿著泳褲、乘著皮划艇、坐著鏟車、木桶上考場。
這還不算,昆明高考時居然發生了地震!7分鐘後,逃出去的考生返回考場,繼續考試......
疫情、洪水、地震都是天災,無法預測,也無法避免。
可是,人禍就不一樣,出於個人陰暗心理,見不得別人好,惡意傷害他人的人禍完全可以避免,或者,本不該發生。
昨天上午,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在河南省平頂山市一高考考場內,一考生當場撕毀同考場內其他兩名考生的答題卡。
對此,河南省招考辦回復,依據相關規定,已取消了撕答題卡考生的全科成績。
兩名被撕答題卡的考生,被允許延時填塗答題卡。
高考對於中國學生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十二年苦讀,為的就是高考順利,實現人生理想。
不知道這個考生為什麼公然撕毀他人答題卡,她可能以為,撕了別人答題卡,就會讓其倒霉、高考失利,卻不知,這種做法最傷害的是自己,最影響的,是自己的人生,已經被取消全科成績就是一個明證。接下來,是否會被禁止參加之後的高考,也不好說。
儘管不知道因為什麼撕毀人家答題卡,但有一點比較確定:她不希望別人考的好,嫉妒別人,見不得人家好。
嫉妒做為一種心理活動,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只不過,有人掌控的比較好,僅限於內心活動,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如果缺乏正確的認知、很好的自控力以及合理的競爭意識,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強,嫉妒到發狂,就會傷人傷己。
那麼,嫉妒產生的心理條件、實質是什麼呢?
接近性,是嫉妒的前提
嫉妒者和被嫉妒者兩人的經歷、資源、外在條件比較相近,比如,好多人都羨慕馬雲的財富,卻不會嫉妒他,因為馬雲的人脈、圈子、資源,實在比普通大眾高出太多,相差懸殊,普通人只有羨慕、仰視的份兒,不會嫉妒他。
與此相反,同一個教室上課的學生,同樣的職場小白,由於經歷相似,情況差不多,當一方學的好或加薪升職,另一方如果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沒有好的心態,就可能產生嫉妒。
不相信自己,是嫉妒的本質
模仿和對比都是認知世界的方式,不合理的模仿和對比,就會產生嫉妒心理。
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認知,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實力,沒有面對挑戰的勇氣,低價值感,不自信,就可能嫉妒於優秀、強勢一方的成績或成就,痛恨對方的成功,其實,就是苦惱於自己的無能。
就像撕別人答題卡的考生,如果她答的很順手,勝利在望,怎麼會發瘋似地要毀掉別人的成績呢?
莎士比亞說:「你要留心嫉妒,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的確,嫉妒別人,見不得別人好,這種心態,如果持續時間長、深陷其中,就會害人害己。
那麼,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調整嫉妒心理呢?
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價值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價值和人生使命、自己的優缺點,立足自己,發現自己、相信自己是最該做的。
讓孩子心態平和、不嫉妒他人,家長也要做到,不要把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相比,不要總提別的孩子的長處和優點,貶低自己孩子,這種對比,無形中,就會讓自己孩子自卑,嫉妒他人。
學會欣賞別人
引導孩子多發現、多學習、多欣賞他人的長處、優點,反思自己的內在與別人的差距,不要總盯著結果和成績,要學會內歸因,從自身找原因。
動畫片《哆啦a夢》中說,「大雄是個能真心為他人的幸福感到喜悅,為他人的悲傷而難過的人。」能夠真心欣賞他人,祝福他人的人,是心胸寬廣、格局很大的人。
不要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不服強,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增加本事。
珍惜所擁有的
引導孩子珍惜自己擁有的,不要站在這山望那山高,總看別人的好。關注自己擁有的,會讓孩子感到更幸福,不會總惦記別人的。
如果,對現有的不滿足,就弄清到底是什麼,哪些是可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無法改變的。
合作才會共贏
告訴孩子,不是把別人拉下來,你就能好;大家合作,互相幫助,彼此促進,才是真的好。
如果總喜歡和別人比較,看到別人比你優秀,就會嫉妒;看到別人不如你,就會驕傲。只有真心誠意地與別人互助合作,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實現共同的進步。
———— · END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e_8M3MBfGB4SiUw5q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