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徐老師,我家寶寶一歲半了,從出生幾乎都是跟我睡的,由於前段時間搬家怕有甲醛就把孩子留在外婆家了,但是會一隔一天回外婆家陪孩子睡覺,就這樣過了有二十天孩子就不要媽媽哄睡了只要外婆平時也是外婆帶,回來陪她玩也嘴裡喊著不要不要,但是離開奶奶又只要媽媽,不知道怎麼辦?
關於孩子粘人的問題,在我的新書《高情商養育》中,專門介紹過,你可以找來看一下。
我想說的是,你要知道,0~3 歲孩子,適度黏人是正常的,孩子和媽媽分離都會不高興,適度黏人也正常。你的問題是,孩子不粘你,只粘外婆,只有外婆不在的時候,才會找你,這就要反思了。
我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孩子的任何偏差行為(比如黏人)背後都有著一個深層次的心理需求,這個心理需求,孩子自己意識不到,也說不出來,需要家長耐心、細緻地尋找。
一般來說,你的寶寶這麼大,都會依賴媽媽,粘媽媽,但是,你的寶寶卻相反,不粘媽媽,粘外婆。事出皆有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破解的辦法。
一般來說,孩子這種狀況,不外以下兩個原因:
孩子是否得到充足的愛?
前面已經說過,0~3 歲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給到足夠的愛和關懷,與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孩子的安全感很充足,即使與父母分離,也堅信與父母的分離只是暫時的,父母還會回來的,也會選擇依賴媽媽。
但是,你的寶寶不粘你,卻很粘外婆,建議你反思一下,是否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夠,或者是否只是時間上的陪伴,並沒有心靈上的溝通,再或者,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對孩子的要求、標準太多,孩子感到束縛和壓力,所以,才不願意和媽媽在一起。
媽媽是否情緒平和?
如果媽媽過於嚴厲、愛發脾氣,孩子具有先天的情感捕捉能力,很容易感受到媽媽的這種狀態,也產生不信任、緊張、焦慮情緒,這樣的孩子就會不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因此,媽媽要先覺察自己,及時調整情緒。
對於寶寶的狀況,建議做如下改變:
調整情緒狀態
媽媽要覺察自己的情緒,放鬆心態,保持一份平和、開放的心境,和孩子在一起,就要開心、愉悅地玩耍,只要不違背健康和安全,就不要對孩子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如果,要求太多,只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讓孩子不願與媽媽在一起。
要適當表達你的愛
要時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愛你的。」千萬別拿「不要你了」「不管你了」,這樣的話嚇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安全感流失。
家長多擁抱、親吻孩子,和他說話,表達你們的愛。「愛要說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準確、清楚地告訴孩子,你將何時出現
當離開孩子時,媽媽最好明確而形象地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孩子可能沒有時間觀念,你可以說:「當天黑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這樣做,讓孩子增加盼望,他就不會因為擔心媽媽的離開而緊張害怕。
——— · END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MqqI3YBxV5JH8q_FP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