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多少人活得界限不清,混沌不明

2019-11-19   525心理網

始終覺得「關你屁事」與「關我屁事」是兩個好詞,背後的智慧就明晰的界限。分辨何事是自己的事,何事不是該自己插手的事。有些人看起來「情商」特別低,往往就是「界限意識」差。

在家庭關係中,明確的界限是避免矛盾的關鍵。「明事理」與「拎得清」無非就是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回歸到自己該處的位置,每個人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那家庭自然和諧。可悲可嘆的就是許多人,白白增了年歲,依然活得混沌不清、是非不明,就是因為分不清界限。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分享了十個「界限意識」清單,做一個清晰明澈的人。

1、在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中,界限是你必須擁有的行為意識。所謂的界限就是每件事的作用範圍和邊界。

2、人際關係中的界限有三層:地理界限、身體界限和心理界限。地理界限是你在地理空間中的歸屬感,例如這是你的家,那是你的辦公桌。一般越過地界的行為會讓人感到財產侵犯。第二層是身體界限,一旦越過這個界限,你就會感到安全侵犯。第三層是心理界限,越過這一層你會感到隱私侵犯。

3、「界限」的原則是,一件事的作用範圍和邊界完全屬於我,這件事就與你毫不相干,我不需要和你達成協議。同樣,屬於你的界限以內的事,也與我毫不相干。

4、所謂的界限意識,就是清楚明確地知道自己與他人的界限,然後守住它。當你越過這個界限的時候,這種行為不是直白,而是侵犯。而當你讓別人越過自己的界限時,不是善良,而是軟弱。

5、要樹立「界限意識」,最關鍵的一層就是建立和守住自己的地理界限。所有侵犯界限的行為都是從地理界限開始,當你不能在空間上守住地理界限時,就會退守到自己會在身體上設界限。而當身體界限也受不住時,你只好在心理上設界限。當你時時刻刻都在防守心理界限時,就會產生一種人際關係隔膜。

6、「界限意識」的對立面就是「共生關係」,在這種關係中,表面上看是互相關心,其樂融融。例如許多不相干的親戚,對你的工作生活特別「關心」。每個人都在爭奪話語權。嚴重的時候,擊中的隱形權利會剝奪你的話語權。

7、如果你在關係中處於被控制、干涉的現狀,你可以從小事上開始和控制者對峙。找到一個點,持續地和控制者溝通、交流、對峙:我就是我,我有我的想法我的選擇。

8、在與控制和干涉者對峙時,要採取這樣一個態度——不含敵意的堅決。我很堅決的堅守我的立場,但我沒有敵意,也就是堅決的說「不」。

9、如果你在關係中習慣控制別人,請記住:別拿你認為正確的道理,去過度干涉別人。在任何一個環境里,那個最想管事的人,常常是各種衝突的根源,因為他已經參與到了每個關係中,所有的問題都與他相關。所以,分辨清楚「熱心」和「干涉」的區別,非常重要。

10、在心理上沒有「界限意識」,就會不自覺中作出損壞自己或他人利益的行為,從而阻礙你建立人際關係。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