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焦慮症,你中了嗎?

2020-01-13   525心理網

小時候總是盼望著過年,長大以後反而害怕過年了,聽到「過年」兩個字,都忍不住要顫抖一下,春節還沒到,一想到回家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同學朋友的攀比尬聊還有無止盡的瑣碎雜事,各種焦慮症就先到。據說網友們總結了春節七大焦慮症,看看你中了哪個?

春節焦慮症一:七大姑八大姨的審問

剛工作的:

「在哪上班啊?工資多少?福利怎麼樣?」

「存了多少錢?年終獎拿了多少?什麼時候買房買車?」

如果還沒有結婚:

「還沒談對象呀,年紀不小了!」

「你看看那誰,兒子都兩歲了,你可得趕緊啊!」

「爸媽現在老了,就等著抱個大胖孫子了」

「我認識一個小伙子,挺不錯的……」

父母轟炸完,七大姑八大姨繼續上陣,見面就問,

「有對象沒呢?」

「別挑了,差不多找一個得了」

「你想找啥樣的,我給你介紹一個」……

結了婚的:

「什麼時候生孩子啊?」

「什麼時候要二胎啊?」

「生二胎好,一定要生!看我們家的女兒,都生了三個孩子了。」

房子、車子、票子、妹子、孩子,一輪輪的轟炸讓人措手不及,明明並不想回答,卻還要保持微笑。

春節焦慮症之二:沒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沒錢,怎麼能回家過年呢?

經濟壓力大,成為過年的一個焦慮點。工作一年到頭,積蓄沒存多少,花銷卻越來越大,尤其是過年,要給家裡的老人、小孩買禮物,自己也要買一套全新的行頭,平時捨不得吃的、捨不得穿的,在臨近過年的時候就會想,一年也就一次,於是咬咬牙跺跺腳,花錢也就「大手大腳」起來。

錢包漸漸癟下去,然而一大堆親戚還沒走,叔叔嬸嬸舅舅阿姨,每走一家,發一波紅包,錢包就癟一圈。不給嘛,說不過去,包得少了,還會給人家說小氣,於是派發紅包,又花了一筆「巨資」。

還有各種聚會請客吃喝逛街,錢嘩啦啦地流走,漲了一年的積蓄轉眼沒了,信用卡、花唄、借唄等,還欠了不少債。

據調查,半數以上的人過年要花二到三個月工資。

春節焦慮症之三:每逢佳節胖十斤

過年團聚,難免大魚大肉,各種海鮮,一頓下來,肚子撐得鼓鼓的。上一頓還沒消化,下一波又開始了,吃完這家到那家吃,招呼客人的主人總是怕招待不周,熱情地不停催你吃吃吃。吃得少了,怕讓主人誤會不給面子,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吃。幾天下來,腰圍粗壯了一圈,體重也是蹭蹭蹭上漲。

肉漲上去容易,減下來就難了,看著越來越壯的體型,愁容滿面。捏捏自己肚子上聚積的一圈肉,感慨啥時候才能減掉呢!

春節焦慮症之四:升職加薪,遙遙無期

轉眼一年又過了,在一家公司可能待著也有兩三年了,職位卻依舊沒有上升,薪酬沒有上漲。特別是看到比自己晚進公司的同事,開始升職轉向管理崗的時候,內心更加焦慮。

不喜歡過年,也許正是因為生活平時的一些「暗藏」的問題被放大了,比如成績不好,可能是還不夠努力;找不到好工作,可能是能力還不強。我們不喜歡的,更多的是生活當中的煩惱和一些來自現實的考驗。總之,能和家人團聚,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慵懶地享受假期,多攢點力氣,畢竟返程也是一場惡戰!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