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易懂簡單直接!寫給設計師的懶人版競品分析指南

2019-10-12     視覺設計工坊

我們想要做競品分析但經驗不足的時候,會打開網頁搜索相關資料。有些內容看著確實是乾貨,但關掉網頁回到現實,可能發現還是無從下手。

主要原因是:網上很多競品分析是從產品角度來分析的,專門從設計角度講的非常少;長篇大論太多,動輒就是用戶體驗五要素等等,太多內容導致學習成本較高。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簡單地學一下,怎麼從設計角度做一份易讀易懂、簡單直接的競品分析,能說明問題就行。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需求,那麼這篇文章你可能用得到。

競品分析是什麼

競品分析更注重的是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對比。

「競」這個字本身就帶有對比的含義,那麼在對比的時候,是要帶著很強的目的的,然後針對特定的功能和介面來分析。體驗競品的時候很忌諱在沒有目的的情況下,對這個介面分析一下,那個介面分析一下,但這幾個介面或者功能並沒有很強的關聯。這樣下來很難分析透徹,價值也會打折。

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分析,就要有結論。千萬不要把競品分析寫成產品分析(產品分析更注重比較全面和深入的剖析),更不要寫成競品說明書。這種情況很常見,身邊很多產品策劃或者設計師都會一不小心就用大量的篇幅對競品的某個介面或者功能進行說明,寫出一份競品的「說明書」,而裡面分析的內容極少,結論就更少了。其實這樣的價值並不大。這個問題一定要注意,稍不留意就會跑偏。

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

不管是因為領導要求,還是為了自我提升,競品分析本身的目的基本可以用以下三句古話概括:

  • 見賢思齊(超)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其長處,師其長技以制之(畢竟大家基本做的都是商業化產品)。

對其瑕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幾個階段的競品分析

之所以在開發中是「保留優點」而不是「吸取優點」,是因為在開發前或過程中,產品定位或者和競品的差異化是基本定下來的,所以有些優點吸取過來可能會不符合產品定位,甚至影響產品。可以等到產品基本定型了,再批判性地吸取競品的優點。

如何選取競品

可參考的方法如下:

比如我們做的是一個面向年輕群體的圖片社交產品,在做社交的時候發現聊天或者添加好友邏輯等方面做得不是很滿意,想找競品看看。那麼我們分析目的里的關鍵字是:社交。我們的產品定位關鍵字是:年輕、圖片、社交。明顯社交關鍵程度更高,然後是圖片和年輕。那麼從「社交」出發,儘可能尋找和「圖片」「年輕」有關聯的產品,就是我們要找的競品。

不過一般情況下,對於所在領域的競品應該是隨口就來的。如果確實找不到太多或者很合適的,可以問產品經理。

競品分析流程

1. 熟記目的

一套競品分析下來經歷的流程和任務環節比較多,也比較耗時,要牢牢記住此次要分析的是哪些方面,別做著做著就忘了。

2. 體驗競品

不體驗無從談分析。僅僅是在網上瀏覽一下一款產品的介紹,就打算做競品分析,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3. 記錄截圖和筆記

在體驗的過程中,做好筆記和截圖保留,以便後期梳理觀點和整理展示。

4. 說明和評析

對於競品中某個要分析的點可以先簡單介紹,然後評價其利弊及分析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

5. 結論

對於我們來說,需要借鑑或者注意什麼。

6. 整理和展示

以合適的方式向團隊其他人展示我們的分析結果。

分析時用到的方法

大類上可以分為對比分析和參考分析。

對比分析是指人有我有的時候,可以把兩家的產品對應的功能或者介面放在一起對比來分析,

參考分析是指人有我無的時候,針對競品的某個功能或介面評析看是否可以借鑑參考。

而在這兩類分析之中,具體的方法又有三種:數值分析、流程分析、結構分析。

數值分析較多用在和信息數量有關的介面分析上,比如某個介面的信息卡片或者 banner 數量等等。

流程分析是說可以把某個功能的流程圖,根據體驗反推出來,然後分析流程上的完整性、複雜度、合理性等。

結構分析是指把單個介面或者多個介面的信息,通過結構圖表現出來,分析其結構層級、信息歸類等。

當然,以上這兩類方法是要結合使用的,也可以理解為兩個維度的分析方法。還是上面圖片社交的例子,對於添加圖片這一功能,畫出兩家的流程圖,然後對比分析。

從哪些角度分析

這裡也可以有兩個維度劃分。

實際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不建議視覺和交互分得太過於明顯。因為在一個產品的設計體驗上,交互和視覺是相輔相成的,很多地方是高度重合的,所以不建議視覺或互動設計師只做自己專業方向的分析。其實能夠跨界分析對自己是個很好的鍛鍊。

總結

競品分析可以分為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所帶來的收益也是層層遞進的,當然也對我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1. 發現問題改正修復

我們的產品在哪些介面有哪些問題,可以怎麼改,這是最基本要達到的。

2. 競品問題儘量避免

競品中有哪些瑕疵?我們要避免走彎路。

3. 借鑑優勢為我所用

競品中有哪些做得不錯的地方可以借鑑參考。

4. 激發靈感創出新高

在分析的過程中,可能會給你一些新的靈感,做出競品沒有的、更好的一些設計。

結語

對於發起競品分析,很多時候是組內設計面臨瓶頸,或者覺得產品中某個設計不太滿意,但一時找不到方向,這些時候都可以自主發起競品分析。

任何一個產品都不會是完美的,對於競品不要一味地誇讚,也不要一味地貶低。

有些地方的分析不要下死定論,可能會涉及到其他崗位上我們考慮不到的問題,比如一個活動的設計,會牽扯運營、市場、產品、設計多個方面,所以可以在分析時或者下結論的時候留點餘地和其他崗位同事一起討論。

分析競品除了其本身帶給產品的好處,還能夠提升設計師的設計評價能力。當我們能夠點評別人的設計還有理有據的時候,其實就說明我們的設計能力是有提升的。

網上從設計角度講競品分析的資料確實不多,這篇文章是根據個人經驗整理出來的。其中很多地方都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瑕疵之處,歡迎交流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YxlzG0BMH2_cNUgoX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