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滅叛將一家6口,他死都沒想到,明朝13位帝王流著叛將的血

2023-11-28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朱元璋滅叛將一家6口,他死都沒想到,明朝13位帝王流著叛將的血

公元1366年,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捕獲了叛將謝再興及其家族六人之後,決定施行極刑,讓他們一個個遭受凌遲之苦,在這場血腥的報復中,他唯獨饒恕了謝再興的幼女。

然而,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明朝後來13位帝王,身上卻都流著叛將謝再興的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還要從一個寡婦身上說起。

故事的起點可以追溯到1353年,朱元璋攻下滁州後,打算回鄉募兵以壯大自己的軍隊。在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寡婦,攜帶著一個男孩,堅持要求見他。朱元璋出於好奇走出軍帳,一看到寡婦的面容,不禁驚呼失色。

原來,這位寡婦竟是他失散多年的嫂子王氏,而那個男孩,則是他的親侄子朱文正。得知大哥早逝的消息,朱元璋悲喜交加。他自小喪父喪母,兄弟姐妹多因饑荒或疾病而夭折,如今能與剩下的親人重逢,對他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慰藉。

朱元璋對朱文正傾注了極大的關愛,視其為己出,耐心教導。他甚至親自為侄子安排了婚事,選擇了自己手下的大將謝再興的長女作為兒媳。朱元璋認為這是給謝再興的一種恩賜,然而謝再興對此並不滿意。他在朱元璋麾下浴血奮戰,卻未曾想到自己的家事會被他人擅自決定。而朱元璋對此並不以為意,認為與自己成親家是謝再興的榮幸。

在諸全州(今浙江紹興境內)的戰場上,謝再興表現英勇,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突然背叛了朱元璋,投靠了對手張士誠。這一行為令朱元璋怒不可遏,尤其是得知自己的親侄子朱文正也有背叛的意圖時,朱元璋的心情更是複雜難言。

1363年,朱文正在洪都城(今南昌)鎮守時,面對陳友諒的大軍,他堅守城池,最終撐到朱元璋率軍援救。在隨後的戰役中,陳友諒戰死,朱文正的功績斐然

但當朱元璋論功行賞時,朱文正卻謙讓不受,想不到侄子如此深明大義,這讓朱元璋感到欣慰,於是分封賞賜了所有的功臣,唯獨沒有封賞朱文正,仍讓他駐守洪都,但也導致了朱文正內心的不滿和怨恨。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文正的行為變得越發放肆,甚至有了叛變的念頭。他的這些行為最終被朱元璋發現,幸虧馬皇后的勸阻,才免於一死。朱文正被幽禁,不久後與妻子謝氏先後去世。

後來,朱元璋的一系列決策最終導致了謝再興的背叛。首先,朱元璋處死了謝再興的兩名心腹,並將謝再興的幼女私自許配給了自己的另一位大將徐達。此外,朱元璋還解除了謝再興的兵權。這些舉動徹底激怒了謝再興,促使他背叛朱元璋,投靠了敵對勢力張士誠。

朱元璋在平定陳友諒後,轉而對付張士誠。1366年,謝再興在戰場上被朱元璋軍隊所殺,其家族中所有的男性成員也遭到了殘忍的處決,但是因為朱元璋還非常依賴徐達,因此就放過了徐達妻子,也就是謝再興的幼女。

謝再興的幼女與徐達結婚後,生下女兒徐妙雲,也就是朱棣的妻子。而在朱棣靖難成功後,徐妙雲成為了皇后,她的血脈中蘊含著謝再興的血統。由此,明朝後來13位皇帝的血脈中,竟然流淌著叛將謝再興的血液,非常諷刺。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7b542b0255538b9f44eb383543eee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