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娃,這些錯誤的方式,媽媽要及早制止

2021-12-14   紅衣育兒

原標題:奶奶帶娃,這些錯誤的方式,媽媽要及早制止

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真的讓人又愛又恨,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分享。視頻中老師邀請兩個孩子做對比:一個是由媽媽帶,另一個是由奶奶帶。通過對比的方式,真的讓大家明白,奶奶帶娃「毫無底線」。

媽媽帶著的孩子,穿著貼身的秋衣,薄厚適中的加棉衛衣,外加長短合適的外套。可奶奶帶著的孩子,明顯就是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裹,就連秋衣都穿了三件。視頻下方很多人評論:有網友覺得這是奶奶隔輩親的表現,很多人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但其實,老師拍攝視頻的目的,就是希望呼籲更多老人健康帶娃。就拿穿衣服這件事來說,老人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但卻忽略她們的真實所需。現在幼兒園的條件,沒有老人想像中那麼差,也是全天空調開放。

何況孩子正處於調皮階段,每天的活動量較大,若是穿著厚重的衣服,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日常活動,而且還會影響健康。要知道大量的活動後,孩子難免會出汗,而且穿的越厚,出汗的頻率就越高,衣服難免被浸濕,著涼就成了必然。

老人對孩子的關愛毋庸置疑,更是把「隔輩親」演繹的淋漓盡致。但是他們在育兒方面,還是有很多錯誤的方式,以愛的名義摧毀著孩子的健康。相信這也並非老人的本意,只是他們的思想沒有與時俱進,在育兒這件事上,沒有做到遵循科學而已。

凡事都有兩面性,老人帶娃也是有好有壞。好的是幫助年輕父母節省時間,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壞的是老人有可能越幫越忙,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所以眼下的重點,就是年輕父母調整心態,跟老人相互商量,爭取把所有的育兒陋習都改掉。

秋冬季節,老人帶娃的這些陋習,媽媽要幫忙阻止

陋習一:不讓孩子外出玩耍

冬季溫度低是事實,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約束孩子的行動,以「冷」為名義,將他們束縛在家中。秋冬氣候乾燥,也是傳染病的高發期,老人擔心孩子著涼生病,擔心被傳染病盯上。

這樣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但凡事要有度,宅在家並非好事。尤其是那些連門窗都不讓打開的家庭,孩子永遠生活在密閉的空間內,身體如何才能好呢?

明確告訴奶奶:正是因為冬季室內乾燥,才需要打開門窗透氣,保持室內的空氣流動,減少細菌。有太陽的時候,要多帶孩子到樓下走走,哪怕只是簡單的活動筋骨,也能加強體質。何況曬太陽還有殺菌的效果,是冬季保持健康身體的重要來源。

陋習二:晚上蓋厚被子

很多孩子睡覺不老實,就算是家裡有暖氣或空調,奶奶還是會頻繁的起夜,多次幫助他們蓋被子。這樣的行為看似是關愛,實則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他們蹬被子,或許就是因為室內太熱了。

而且頻繁給孩子蓋被子,會影響他們的生物鐘,相信老人和孩子的睡眠質量都會受到影響。

明確告訴奶奶:根據室內的溫度準備合適的被子,而且睡前可以可以給孩子穿上睡袋,保護好他們的前胸和後背。就算是夜間蹬被子,也無需次次都醒來,確保兩個人的睡眠質量。

陋習三:瘋狂投喂

都說有種餓,叫做爺爺奶奶覺得你餓。投喂是很多老人的專長,他們覺得秋冬要多吃滋補的東西,這樣孩子才能在來年春天長得高。於是,每天都會準備特別豐盛的飯菜,甚至「逼」著孩子吃。

老人是出於好心,可逼著投喂,真的會傷害孩子的腸胃及消化系統。尤其是這些高熱量的滋補食物,很可能會成為脂肪堆積在體內,反而影響孩子的長個。因為熱量多了來不及代謝,就會成為脂肪,使得孩子慢慢變胖。

明確告訴奶奶:孩子的健康和飲食息息相關,每天的食物要均衡搭配,有蔬菜瓜果,也要有肉類蛋類,這樣才能吸收更多營養。而且孩子有自我辨別的能力,吃多少由他們自己決定,老人不能強行替他們決定。

總結

看來老人對孩子的愛,無形間都成了傷害。但是秉著家庭和睦的原則,年輕父母要學會正確對待與老人之間的育兒矛盾,畢竟大家的目標一致,都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看到老人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可以態度溫和的提出來,督促他們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