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24剛被擊落,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發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火上澆油

2020-11-11     前線風暴

原標題:mi-24剛被擊落,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發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火上澆油

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發射俄制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

在這個敏感時刻,社交媒體上公開了出現了一段視頻,顯示亞美尼亞似乎是向亞塞拜然部隊發射其俄羅斯製造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的第一例。這是一個重大的升級衝突之間的兩個國家,第一次使用到彈道飛彈,是主要在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這個時候亞美尼亞使用伊斯坎德爾飛彈無疑是一個火上澆油的做法,因為就在當天,亞塞拜然因為誤判擊落了一架MI-24武裝直升機,與此同時,在越來越陷入困境的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宣布已簽署俄羅斯停火協議的幾小時前,該視頻就出現了,這將導致亞塞拜然的重大讓步。

飛彈起飛階段

飛彈高速飛行階段

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拍攝明顯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發射鏡頭,但今天早些時候首次出現在網上。儘管視頻質量很差,並且難以分辨出運輸者發射器(TEL)和飛彈,但所有證據都指向伊斯坎德爾,而不是亞美尼亞的蘇聯時代的托奇卡和飛毛腿彈道飛彈。最值得注意的是,剪輯中的TEL相對連續地發射了兩枚飛彈。托奇卡和飛毛腿飛彈的TEL一次只能攜帶一種武器。

視頻截圖較為模糊

在過去,亞美尼亞已經對亞塞拜然部隊使用了托奇卡和飛毛腿飛彈,但是儘管威脅要追溯到9月,但仍未使用其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這些是其最新,能力最強的短程彈道飛彈,它於2016年從俄羅斯購得。迄今為止,亞美尼亞是唯一購買了這種武器系統的出口變型產品的國家,即伊斯坎德爾-E型號。它的特點是飛彈的射程縮短了約174英里(越280公里),以符合俄羅斯加入的飛彈技術控制制度(MTCR)軍備控制協定的條款。

亞塞拜然還擁有自己的「塔克」飛彈以及以色列製造的「遠程攻擊」(LORA)彈道飛彈。亞塞拜然部隊於10月首次在作戰中使用LORA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憤怒中發射其中一種飛彈的國家。

2017年在該國首都葉里溫的閱兵中看到的一具伊斯曼德-E彈道飛彈的亞美尼亞運輸者-安裝者-發射器。

9月下旬,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戰鬥,這是兩國之間的衝突。這些前蘇聯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之前就曾對該地區的控制權進行過戰爭。1994年達成的停火協議使自稱亞美尼亞支持的阿爾薩克共和國脫離了對該地區的實際控制,儘管國際社會普遍接受該國加入亞塞拜然。多年來,該地區爆發了重大衝突,但最近的衝突導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部分地區發生飛彈和炮擊,包括不分青紅皂白地瞄準了平民區。

mi-24被亞塞拜然擊落

除了明顯的伊斯坎德爾發射之外,今天在衝突中已經是旋風般的日子,亞塞拜然已經承認擊落了一架俄羅斯Mi-24 武裝直升機,因為它在地理上分離的納赫奇萬自治共和國的邊界附近飛向西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當局隨後表示,這是一起身份錯誤的案件,並向在事件中喪生的兩名俄羅斯人員的家屬表示慰問,並支付了賠償金。

一張地圖,顯示了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直接控制下的有爭議邊界地區以及阿爾薩克共和國的故鄉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亞塞拜然軍隊今天還宣布,他們控制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第二大城市舒沙。這突顯了亞塞拜然在過去五周左右的時間奪回該地區的運動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當時,亞美尼亞和亞美尼亞支持的部隊在人和物資方面也遭受了重大損失,尤其是亞塞拜然武裝無人機和遊蕩彈藥的襲擊,也稱為「自殺式無人機」。

到目前為止,除了交換囚犯外,亞塞拜然方面顯然沒有要求作出任何重大讓步。現在,在不久的將來如何達成和平協議還有很多待觀察。最初的三場停火,包括由俄羅斯和美國促成的停火,在它們第一次生效後不到24小時都崩潰了。

俄羅斯和亞美尼亞都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集團的成員,其中包括集體安全條款。但是,克里姆林宮曾表示,除非亞美尼亞本身受到威脅,否則它無意干預衝突,這似乎無視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領土的火炮和飛彈襲擊的增加。

自衝突爆發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潛在戰爭罪行的報道,包括聲稱向亞塞拜然軍隊展示的視頻執行亞美尼亞軍隊。總而言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俄羅斯似乎確實在努力結束這場衝突方面作出了新的重大推動,但各方能否和平共處,尚有待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lF5u3UBjdFTv4tAi8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