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食用「酵母饅頭」,對身體好還是不好?醫生告訴你答案

2023-05-27     小懷的笑話集

原標題:長期食用「酵母饅頭」,對身體好還是不好?醫生告訴你答案

饅頭是北方人的主食,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很多人表示如果一頓飯不吃點饅頭的話,就好像沒吃飯一樣。

而且饅頭的烹飪過程與米飯相比更加複雜一些,需要發麵、揉面、製作成饅頭,然後上鍋蒸熟,整個過程耗時較長,所以現在多數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多數是在外直接購買,回家熱一熱便可食用。

就拿其中發麵這個步驟,在以前老年人發麵的時候,喜歡用小蘇打鹼面,現如今市面上都有現成的酵母,用於自己在家蒸饅頭使用非常方便。

確實酵母的出現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不僅僅蒸饅頭的時候會用到製作其他麵食時,就比如烘烤麵包也是必不可少。

但是現如今人們對健康養生意識的加強,有些人開始疑惑用酵母發酵的食物,長期吃會給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就比如發酵的饅頭,那為何會出現這種說法呢?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聽聽醫生的答案。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酵母?

其實酵母屬於一種微生物,可直接把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一般常見於發酵饅頭,麵包或者餅乾之類的麵粉製品以及各種啤酒,而且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酵母為鮮酵母,活性乾酵母以及高活性乾酵母三類。

而且用酵母發酵製作的饅頭或者麵包之類的食品,不僅口感好,而且還能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同時酵母還可用於製作肉類或者乳酪果醬等產品的添加劑,其次還是釀造啤酒以及各種飲料必不可缺的一種添加劑。

一般鮮酵母主要用於製作麵包之類的食品,口感美味,高活性乾酵母使用方便,是生活中常用的酵母,也是我們普通家庭所使用的一種項目,而活性乾酵母在生活中比較少見。

長期食用「酵母饅頭」,對身體好還是不好?醫生告訴你答案

酵母饅頭,顧名思義也就是用酵母發酵製作而成的饅頭。

當酵母菌進入麵糰以後,在25~30度溫度條件下,酵母便會逐漸利用麵糰中存在的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莜麵團本身存在的澱粉酶,逐漸轉化成麥芽糖,還可將一部分的糖分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才可使麵糰逐漸膨脹發起。

所以一般我們會發現發好的麵糰中,表面會有氣泡鼓起,而且在麵糰中還有大量空泡,即疏鬆暄軟又具有香氣。

酵母粉富含維生素B群,尤其是長期素食主義者,體內容易缺乏維生素B1、B2、B12,但是在酵母粉中皆可提供,完全滿足身體營養所需。

剛剛做出的白面饅頭,異常美味,口感鬆軟,但要注意適量進食,因為白饅頭中的碳水化合物較多,碳水可為人體提供能量,長期保持精細碳水的攝入,並非是有益健康的,另外,饅頭升糖指數較高,尤其是高血糖患者在吃饅頭的時候更應適量,對於這類患者不妨以雜糧饅頭為主,不僅有助控制血糖穩定,更有益健康。

蒸饅頭添加酵母會帶來很多好處

1、營養物質更易於吸收

酵母菌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改變很多食物的質地,讓食物結構變得更加鬆軟,更有助於消化吸收。

2、增加食物風味,改良口感

因為有酵母的存在,在逐漸發酵的過程中,不僅食物的性狀會發生變化,產生的新物質會讓食物口感更加豐富。

3、口感更鬆軟

一般我們在吃饅頭的時候掰開內部會發現有很多細密的孔洞,而這些孔洞可以讓饅頭更加的鬆軟,更有助於咀嚼。

4、增加食物營養

饅頭經過發酵以後,其中影響對鈣、鎂、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得以被分解,這樣便可提高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滿足營養所需。

5、保護肝臟

酵母中含較強的抗氧化物質,可有助消除體內自由基,起到淡斑祛斑,呵護肝臟的作用,提高肝臟代謝解毒功能。

而酵母中含有硒元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可抗衰老,抗腫瘤,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穩定斑塊,提高機體免疫力。

哪類人不能吃發酵饅頭

1、麵粉過敏患者

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群可能存在對麵粉過敏的症狀,所以在吃饅頭以後很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比如在皮膚表面出現蕁麻疹並伴有瘙癢的症狀。

所以對這類麵粉易過敏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儘量以吃米飯為主,不適合吃饅頭。

2、減肥瘦身的人

饅頭,實則屬於一種高糖分的食材,適當攝入可緩解腸胃壓力,但攝入超標也容易造成熱量攝入超標。

因此針對減肥瘦身期間的人群,應儘量避免可適度用雜糧來代替,比如燕麥片,苞米,黑米這些,還可以粗細糧配搭。

3、糖尿病人不宜食用饅頭

因為饅頭中含一定量的糖和大量澱粉,澱粉進入人體後可被分解成糖類,這樣便會增加人體糖代謝負擔,血糖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尤其對本身血糖偏高的糖尿病患者,會影響血糖平穩,不利於病情穩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eea5bf3daa1191bca0ddf878136ce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