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劑量他汀,均可預防心血管病

2023-06-30     保健時報

原標題:任何劑量他汀,均可預防心血管病

他汀類藥物是一種常見的降膽固醇藥物,可以幫助減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LDL-C或「壞膽固醇」)水平,從而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全因死亡率。近日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發布了關於評估與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新版指南,涵蓋了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與二級預防,尤其著重於血脂的管理。在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上,新版指南指出,任何劑量的他汀都可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01

確診心血管病

應立即開始服用他汀

新版指南指出,在服用他汀前,應評估吸煙、飲酒、血壓、體重指數和其他肥胖指標、總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糖尿病、腎功能、肝功能、甲狀腺功能等,儘可能優化其他可改變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管理。

新版指南強調,對於年齡>40歲,或糖尿病病程大於10年,或患有腎病,或有其他心血管病風險因素,可用他汀一級預防。已明確存在心血管疾病者,應立即開始使用他汀,尤其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另外,他汀可用於慢性腎病患者心血管病的一級或二級預防。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患者不在新指南推薦範圍內。

同時新指南也強調,不要因為血糖水平或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而停用他汀。妊娠期禁用他汀,並且在備孕前3個月停服。母乳喂養結束後方可啟動他汀。

02

任何劑量的他汀

都可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他汀的目標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40%以上。對於因藥物相互作用或治療並發疾病而停用他汀的患者,可提醒重新啟動他汀治療。

給予他汀類藥物之前,應了解患者是否有持續的、全身性的無法解釋的肌肉症狀(疼痛、壓痛或疼痛),無論是否與先前的降脂治療有關。若有關,則需檢測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在正常上限的5倍,7天後重新檢測,同時不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如果在正常上限5倍以內,則開始服用低劑量他汀。對於肝轉氨酶水平升高但低於正常上限3倍以內的患者,也可使用他汀。

新指南強調,任何劑量的他汀都可降低心血管病風險。如果給予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是指阿托伐他汀20~80毫克和瑞舒伐他汀10~40毫克)後報告不良反應,可以減量或停藥。並在症狀消退後再次試用,明確症狀是否與他汀類藥物有關;換用同等治療強度的其他他汀類藥物,比如已接受阿托伐他汀者,可換用瑞舒伐他汀。沒必要使用輔酶Q10或維生素D,來增加他汀類藥物治療的依從性。

03

他汀應長期服用

不可隨意停藥

很多人擔心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吃一段他汀後就自行停藥,這是錯誤做法。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在其撰寫的文章中指出,停藥後血液中膽固醇很快又會回復到原來的水平,發生心梗、腦梗以及心血管死亡的風險會再次增大。所以,長期應用他汀等降膽固醇藥可以為心腦血管系統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另有研究發現,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毫摩爾/升,5年內發生心梗、腦梗以及由此所致的死亡的風險降低20%~25%,所以降膽固醇治療的好處是非常大的。

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發布的《低密度脂蛋白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專家共識》指出,如果持續進行降膽固醇治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毫摩爾/升,1年內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約10%,持續治療2年後降低16%,3年後降低約20%,此後治療每延長一年,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進一步降低1.5%。治療5年後其風險降低20%~25%,治療40年後其風險預計降低50%~55%。

由此可見,降膽固醇藥物應該長期服用,不要隨意停藥。治療時間越長,心梗、腦梗的風險就越低。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96f0b80f31e2d51ee51d9d2e18c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