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8,單日票房擠掉《孤注一擲》,諾蘭的影響力有多恐怖

2023-09-02     迷影生活

原標題:豆瓣評分8.8,單日票房擠掉《孤注一擲》,諾蘭的影響力有多恐怖

提到克里斯多福·諾蘭,你會想到什麼?

他是被史匹柏和卡梅隆稱之為天才的商業電影導演,他憑藉「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重塑了大眾對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的固有認知。

非線性敘事手法和濃烈的現實主義風格讓他從一眾好萊塢商業電影導演中脫穎而出,巨額的拍攝預算、力求傳統的膠片拍攝以及讓人瞠目結舌的實拍模式……

克里斯多福·諾蘭也許不是當代最偉大的電影人,但你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電影作品總能激發觀眾的思考和媒體的探討。

在2020年那部毀譽參半的《信條》之後,諾蘭終於帶來了他的最新力作《奧本海默》。

該部影片是諾蘭個人執導的第十二部電影作品,同時也是他繼2017年的《敦刻爾克》之後再度回歸執導歷史題材作品。

與極具主旋律意味的《敦刻爾克》所不同的是,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這部《奧本海默》是一部從個人視角出發的人物傳記電影,不過諾蘭更希望觀眾更希望能夠將這部作品定義為政治驚悚片(至於諾蘭為什麼會如此定義這部電影作品,留待後文揭曉)。

同時,該部作品也一改諾蘭昔日商業大作中那種追求天馬行空、營造視覺奇觀的特色,影片的故事劇情完全取材於「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真實人生經歷,其中的人物角色和諸多事件更是嚴格遵循了真實史實。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專業媒體在前期試映後反饋的評論所說的那樣,《奧本海默》作為一部完全聚焦奧本海默個人的人物傳記電影,影片並沒有賣弄視覺奇觀,甚至連運用大量炸藥模擬打造的「三位一體核試驗」鏡頭在這部電影中也不過只占據了短短几分鐘的篇幅。

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更多是通過不同人物間的對話來推動劇情發展,而這也和諾蘭此前在《敦刻爾克》與《信條》中的惜字如金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諾蘭依舊在這部新作中採用了非線性的敘事手法。整部故事就像一幅拼圖,影片一開場為觀眾呈現的是這幅拼圖的後半部分。

通過幾條時間線的巧妙切換和剪輯,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間線、諸多人生經歷以及思想轉變同時作為奧本海默人生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著異常緊密的聯繫。

隨著影片最終走向結局,這幅破碎的拼圖最終合為了一幅令人陷入沉思同時又不禁遐想的畫面——一個帶著禮帽、一身西裝革履的男人滿懷著憂鬱的眼神望向未知的遠方……

受限於電影有限的敘事篇幅,《奧本海默》雖然力求深入探究這位天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和內心世界,但是想要用這短短三個小時時間去完整呈現奧本海默的一生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然而正如楊德昌在《一一》中的那句台詞所說的那樣,「自從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就至少延長了三倍」。

憑藉自己出色的講故事能力,諾蘭依舊竭盡全力讓這部人物傳記類型電影觸及到奧本海默人生的諸多重要時刻。但很多時候,影片短短的一句台詞、突然出場的人物背後其實蘊藏著的是信息量極大的歷史事件和傳奇故事。

如果按照奧本海默的人生經歷對電影進行劃分,整部電影的時間線邏輯可謂非常清晰,電影大致講述了奧本海默的早年經歷、參與曼哈頓計劃的過程以及1954年面臨秘密審判。

在諾蘭巧妙的非線性敘事手法之下,奧本海默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前後映照、充滿戲劇性衝突,並且夾雜著輝煌與悲憫的個人史詩。

《奧本海默》的上映為國內電影市場帶來了別樣精彩,在外界普遍對引進片唱衰的當下,《奧本海默》上映4天總票房1.3億(截止周六中午十二點),周六在排片占比17.5%的情況下,票房占比達到了恐怖的53.2%。

更難能可貴的是,預期中的豆瓣評分下降沒有出現,反而節節上升,目前已穩定在8.8分,作為從《記憶碎片》《致命魔術》入坑的諾蘭迷,這一成績並不意外,諾蘭在國內的粉絲基礎相當可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a9667c2893b88a0cf23959ea88393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