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福大酒店》:有笑有淚的現實主義佳作

2024-06-29     迷影生活

作為整個六月份個人最為期待的一部國產現實題材電影,原定端午檔期上映的《來福大酒店》雖然姍姍來遲,但終究還是與觀眾見面了。

相信很多觀眾在走進電影院以前也會有同樣的疑問——這部電影好看嗎?畢竟國產現實題材電影頻出佳作,在很多人看來短期內已經很難再有較大超越了。

我的結論是,這部電影雖然不一定會是超越以往的現實題材佳作,但它絕對是一部不僅合格甚至還帶些驚喜的商業電影。而驚喜更多來源於演員對片中角色的精彩呈現,讓這部既有笑點也有淚點的現實題材作品,多了幾分深度和思考。

故事從黃軒飾演的主角李清讓開始講起。

坐牢十年、刑滿釋放的李清讓和很多刑滿釋放人員一樣面臨著找工作的現實難題,在很多企業和單位看來,招聘刑滿釋放人員無異於引狼入室。

但李清讓最後不僅找到了工作,還同時找到了兩份工作——李清讓表面上是來福大酒店幫忙做事的傭工,實際上是受人所託的「秘密間諜」。

當年在李清讓手下做事的小弟王達基在歷經多年打拚之後,如今已經搖身一變成了黑社會老大,可即便是像王達基這樣的老大如今也得靠生意來維持生存。

王達基眼下最大的生意同時也最頭疼的難題便是來福大酒店。柳岩飾演的馬小琳是這家來福大酒店的老闆娘,馬小琳的用心經營讓這家酒店早已變成了癌症病友們的病友之家。

如果能低價收購來福大酒店這塊地皮,王達基就能大賺一筆,可幾番嘗試都宣告失敗了。為了能夠早日拿下這塊地皮,王達基找來了正為老父親醫藥費發愁的李三青,讓後者到來福大酒店當「間諜」。

初到來福大酒店的李清讓可以說是卯足了勁想讓來福大酒店關門大吉,但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李清讓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這些朝夕相伴的病友們大都知道疾病纏身的自己很有可能時日無多,但他們依舊積極樂觀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表面看上去一切以生意為重的馬小琳。

旅館在經營過程中其實一直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馬小琳始終沒有放棄,為了眼前這群病友和病友家屬,她選擇了堅守。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表面上十分好強的女孩,曾經也是身患癌症的病人,因為來福大酒店的存在,她幸運地治好了自己的病,並在上一任旅館老闆去世後接過了來福大酒店這份重擔。

本性不壞的李清讓逐漸被眼前的一切所感染,開始學會了為病友和病友家屬著想,甚至還成了馬小琳的得力助手。而隨著劇情的逐漸展開,李清讓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往經歷也擺到了觀眾們的面前,原來爭強好勝的李清讓在內心深處也始終是個渴望能夠得到父親認同,渴望感受到親情溫暖的男孩。

面對金錢的誘惑、現實的難題和朝夕相伴的病友,李清讓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抉擇?來福大酒店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的答案就留給大家自己走進電影院去一探究竟吧!

對於我而言,這部《來福大酒店》最大的驚喜就在於在這樣一個通俗易懂、有笑有淚的故事裡,主創團隊竭盡全力為觀眾呈現出生活最真實同時也是最美好的一面。

影片中的馬小琳、李清讓、一眾病友和病友家屬們都面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現實難題,但這群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卻能夠在脆弱的生命面前展現出了最真摯同時也是最純粹的情感,他們彼此相依相伴,互相治癒。

除了主角李清讓的蛻變,影片中的許多病友角色也讓人印象深刻,譬如因為老年痴呆幾乎忘記了一切的愛梅依舊記著兒子小時候最喜歡玩的球,又譬如那個因為身患重症在來福大酒店整整住了七年之久的傅老,再譬如傾盡一切只為治好媽媽的孩子……如果說劇情設定尚且算不上精彩,那麼影片的細膩刻畫和演員們的生動演繹可以說讓這部電影擁有了最耀眼的光芒。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現實題材影片,這部在六月末姍姍來遲的《來福大酒店》依舊值得一看,無論是幾位主角的成長和蛻變故事,還是病友們相互依靠彼此溫暖的人間真情,亦或是影片結尾對正義和善良的堅守,都能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有所觸動和感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2cc4ea49ecc2498e810aeeb9233a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