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没学一会就玩起来了、做事拖拖拉拉……这是很多家长向我反映的问题。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孩子只能宅在家里学习,这个时候"高效学习"就是赶超他人的秘密武器。
家长们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个给孩子定计划表、物质奖励、强制逼迫、好言相劝……但似乎都不是很有效果。
其实孩子缺少的是"时间管理",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观念比一切外在推力更重要。
在一个班级里我们总会发现,明明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但有些孩子成绩好,有些孩子成绩差,甚至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觉得是智商有高低,努力有差别。
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他们学习也很努力,预习复习从不耽误,想方设法补课、熬夜学习,常常为时间不够而苦恼,每天都处在焦虑的状态下,但是进步就是有限。
其实这类孩子的困境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时间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限时间里的效率。"
成绩中下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自己连学校作业都做不完,还怎么有时间自己学习;而成绩好的孩子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并不是很多,甚至不写作业也能拿到高分,这其实就是: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
学习好的人,他们写作业、理解问题很轻松,时间可以剩很多来做自我提升;而一学习就苦恼的孩子,他们花很长时间复习,效率太低,每天写到深夜都难以完成学校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学习。
因此,这种学习的"贫富差距"自然就越来越大了。
很多人会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但是要想真正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光靠挤时间是没有用的——就像一个贫穷的人光靠节约钱财没法根本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更应该帮助孩子的是:提高效率。
每个人都是只有24小时,再怎么挤时间也还是这么多,但是我们利用时间的效率是可以成倍增加的。
当孩子说自己不够时间学习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压缩孩子吃饭、玩耍、睡觉的时间,而是应该帮助引导孩子该从哪里利用现有的时间,提高效率。
1.没有时间观念
根据研究表明,年纪越小的孩子他们的时间观念越弱,可以说"时间"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抽象的。
对于孩子来说,时间用都用不完,甚至会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特别是疫情期间要一直宅在家中,他们的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控能力也很差,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
常常一边玩游戏一边吃饭;做事情也没有条理。
2.依赖父母
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主要还是因为父母为孩子承担了太多的后果和责任。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磨蹭,唠叨几句后孩子不听,只能不停的迁就孩子。
比如吃饭了孩子还想看看会电视,就延迟一会吃饭;该睡觉了孩子磨蹭刷牙洗脸,没有具体时间限制……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父母,觉得父母会在自己背后顶着所有的事情,父母会比自己更加着急,最后还会父母帮自己解决问题。
3.缺乏兴趣
孩子在学习上磨蹭也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孩子对所学东西缺乏兴趣,对待学习总是硬着头皮上,做事情也没有积极性和自信心,作业和复习能拖就拖。
4.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
孩子不会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做事情没有规划和规律,经常做一会这个做一会那个,其实对于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一直没法提高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学会时间管理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如果等到上学了再着急就晚了,因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也不会听自己的话了。
很多成功人士:马云、比尔盖茨、李嘉诚、郎朗等都强调过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方法有限。
有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做计划表,有用是有用,但不够有效;而近几年涌现出的新观念: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这个也有用,但是不同的孩子适合他们的方法也不同。
我总结了3点经验方法,给孩子学习的工具,去帮助他们。
1.让孩子试图不要做好所有事情,确保一直在做重要的事情
真正的学霸是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舍弃的。
有人曾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这句话的宗旨也同样适用于时间管理:要想提高时间效率,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将所有事情都做好。
很多人会说:我今天就要复习完全部科目,或者每个科目复习一点。但最后会发现,一天下来自己什么都没有记住。
每次拿起一本书来阅读比起拿起几本书浏览更重要,确保自己一直在做重要的事情才是确保自己的时间有被高效的利用。
当你看到孩子一直盯着所有科目的书不放时,建议孩子做好规划,一本一本来,选择自己最薄弱的科目先开始。
2.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有价值,但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所有的试卷总会有一道"拉分题",也可能是全卷子最难、分数相对比较多的一道题,这时候很多中下程度的孩子会选择花很多时间攻破和理解这类题,但是却忽视了基础的复习。
挑战难题固然值得,但同时你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做哪些本来你可以拿分的题目。
虽然宅在家里,时间相对充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把没人占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多做与自己水平相当的题目,既能提高成就感又能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
所以如果孩子一定开始定计划了,建议孩子制定与自己水平相当或高出一点的难度。
比如孩子计划自己复习某一章节需要一个小时,那就可以给自己定80分钟,时间宽裕一些,确保计划都能在一天内做完。
等到养成习惯,熟悉自己速度之后再慢慢提高标准,这样利用时间才有效率。
3.根据不同内容的知识安排计划学习时间
对待学习的知识需要孩子有变通性,比如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背诵、阅读和理解的东西,孩子可以安排到时间比较长且自己精力比较充沛的时间段。
其实对于熬夜学习的学生,虽然我并不建议,但是如果对于孩子来说,夜晚的精力确实比早上要充沛得多(有些孩子确实是这样),而且夜晚的环境又相对安静的话,我们也可以放松标准,但是一定要规定到一定时间睡觉。
以上三点就是我总结出的,很多拼命努力却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孩子,他们所忽略的事情,时间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