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民国时期,城关的“舒城县银行”

2020-02-17   出外龙舒人

作者:束文杰(整理)

近日,在前期做了充足准备和考虑之后,笔者开始了《舒城老城志略》的第一轮编写工作。该书将通过史料汇编、采访口述、编者见闻、重要考证等内容形式,对城关老城特别是明清以来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等进行全面阐述,对研究舒城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欢迎大家来信或留言,向我们提供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在编写过程中,笔者首次接触了一些来自民国时期的原始资料。本篇,笔者将分享一篇史料。民国三十七年(1948),当时编纂了《中国县银行年鉴》一书,著名银行家、实业家张嘉璈题写了书名。全书分中国县银行史料、中国县银行调查、一年来经济概况、法规、一年来物价表、经济大事日志等六编,其中第二编刊登着全国县银行简表和全国县银行详表,资料来源于当时的财政部、社会部设计委员会及各县银行(“投函调查”)。

《中国县银行年鉴》(来源 | 网络图片)

舒城县银行

一、简史 舒城县银行,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奉令筹备组织县银行,开始试业(《舒城县志》:“建于民国31年6月,行址设在梅河镇,开业执照为印银字第1523号,有职员6人”)。于三十五年(1946)十月,始经财政部核准注册,颁到银字第一五二三号营业执照,择定三十六年(1947)一月一日,始行正式开业。收受各种存款,办理各种放款,票据贴现,省内汇兑,并代理县金库(“除兼办县金库业务收支外,主要办理:一是吸收公款和工商户游资;二是抵押信贷和保证信贷;三是城镇信用好的工商业户开出的票据贴现;四是汇兑业务;五是生产投资”)。

(“1949年1月本县解放,2月银行解体。原县银行经理廖冶良将行内剩余财产和帐目全部移交,由县民主政府工商局长兼县银行负责人王晓清接管”)

二、地址 安徽舒城南门大街(“民国31年秋,迁回城关大洪水巷朱宅,现党校内。民国32年10月,另于三河镇设立办事处”)。

县委党校(摄影 | 束文杰)

三、资本总额 (法币)五十万元,公股二十五万元(“由县财政一次拨足”),商股二十五万元(“由全县各商会筹集,分两期缴款。商股缴齐后,填发股票,股金按年计息,年终再按实现利润多少,按股分红”)。

民国时期法币(来源 | 网络图片)

四、负责人 董事长 吴琴忱,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历任中学校长、民众教育馆馆长、区长等职,现任舒城县参议会副议长。

董事 查建中、查雪琴、张福轩、陆镜清、余席儒、顾阳初。

常驻监察人沈修职。

监察人 汪大德、童耀堂、高熙民、周蒂棠。

经理 廖冶良,安徽大学毕业,曾任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及合作金库主任等职。

副经理 李仲廉,安庆中学毕业,曾任安徽省银行会计员及固始办事处主任。

营业主任 刘庆永。

会计主任 任建华。

出纳主任 廖韵初。

其他重要职员 任福洁、王学文、张承珍。

解放初期的银行(来源 | 寻觅安徽的似水流年)

五、全行职员人数 九人。

六、全行资产总值 八亿三千二百万元。

七、全行存款总额 六亿四千八百万元。

八、全行公积总额 二千九百万元。

九、全行盈余总额 一亿九千八百万元。

十、当地金融机构 安徽省银行舒城办事处(1946年12月由安徽地方银行改组,行址狮子巷)。

十一、当地经济情况 舒城素产茶叶,桐油木材,亦为大宗出品,其次如生漆、香末、米、豆等,每年外销数量,亦复不少。

舒城茶园(摄影 | 束文杰)

附:移交清单(金额单位为金圆券)(来源:《舒城县志》)

(1)资金和存款余额:同业存款1.42元,甲种活期存款288.01元,乙种活期存款33430.33元,金库存款1560.51元,暂存款项8317.22元,代收款项588.49元,活存透支100元,存款合计39285.98元。同业放款0.81元,活存透支20454.25元,暂付款项2287.33元,放款合计22742.39元。

(2)财产和实物:暂付款借据6张1687.33元,贴现票据1张680元,抵押放贷据1张0.17元,库存现金1162.79元,半夏(药材)存条1张200斤,油菜籽存条4张46.9石,糙米存条4张53.843石,大表纸99斤,库存糙米248.56石、小麦10石、烟叶47石(担)、生姜6000斤、葡萄牌香烟250条。

(出外龙舒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 作者:束文杰(整理)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活动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