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的风口, 明星和带货综艺都还没“飞”起来

2020-12-30     文娱头版

原标题:直播带货的风口, 明星和带货综艺都还没“飞”起来

2

想要避免带货“翻车”,参加带货综艺远不够。

回顾被喻为“明星直播带货元年”的2020,明星在直播带货这个新新领域贡献了一窝蜂涌入,又接连曝出刷量、数据差、退货率高、商品质量差等问题在内的“奇幻”图景。

最近,经历了被商家质疑刷单的李雪琴参加了一档带货综艺,和脱口秀演员池子、演员梁靖康、偶像安琦一起来到李佳琦团队进行一日实习,现场学习直播带货。

这不是今年第一档聚焦明星直播带货的综艺,也不是头部主播第一次公开向明星“解惑授业”,比起明星自己单枪匹马直播带货,带货综艺好像给了想要带货的明星一个缓冲期,甚至可以说是“培训期”。

那么,扎堆的带货综艺究竟可以解决明星带货难的问题吗?

0

1

明星直播带货指“难”

带货综艺《希望的田野》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外开始录制,当时李佳琦正在和团队开会选品,速度之快、要求之严,让站在门口的李雪琴、池子、梁靖康和安琦都看呆了。

待四人进入李佳琦团队面试,并接受如找出商品信息中不符合广告法的措辞、产品的卖点等测试,并学习怎样控制直播流程时,众人面露难色。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档带货综艺《奋斗吧主播》中,第一期节目导演组就准备了突袭直播,只给明星选手留出两个半小时的准备时间,有的选手一脸懵不知道要干嘛,有的选手对着镜头讲不出产品的信息和卖点,甚至有选手情绪管理失败,直接哭了出来。

或许,这不只是参加带货综艺的明星们的感受,一年来,大多数明星直播带货的市场反馈上都指向了这一点—— 直播带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难的不止于这份“新工作”,还有最终成交量。

从王祖蓝、柳岩等人在快手直播间里卖力地喊着“老铁666”带货算起,明星直播带货已有一年。这一年,明星直播带货经历过“太low了”的嘲讽,也在疫情之后迎来更多人投身至此,验证自己的号召力能引导多少成交额。

这个过程多少有点“惊险”。

5月16日,常驻抖音明星榜榜首的陈赫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带货首秀,8269万的成交额排在明星跨界直播带货成绩单的前列。

然而才过去一个月,陈赫与好友鹿晗再度现身直播间带货,6小时的直播时长,观看人数超2200万,1596.4万成交额仅为首秀成绩8269万的五分之一。

7月,Angelababy也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带货首秀,在5个小时的直播里,Angelababy对着镜头细心地介绍口红色号、吃美食,甚至公开体重,共有2605万名网友冲进她的直播间欣赏其“盛世美颜”,但1215万最终成交额难比肩专业带货主播。

彼时还有网友对顶级流量的带货成绩表示唏嘘,但后来者的成绩,比起流量难转化为成交额,直播间流量造假、商品以次充好、带不动货等“翻车”现场更让明星难堪。

譬如吴孟达的直播首秀,某大米商家支付了15万元的坑位费,吴孟达方承诺将商家的大米产品做成爆款,并定下了最低1万单的销售额,但直播当天,吴孟达只卖出9单大米

陈小春以粉丝福利名义卖的9.9元金条,有消费者称收到的是塑料片;曾志伟卖的五粮液“货不对板”;杨坤120万的销售额中,据说实际销售额仅有4~5万,且退货率极高;汪涵“双十一”的一场直播因数据水分大,遭到商家投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商家向媒体表示,“请明星带货,无异于诈骗。”

从高调入局到负面新闻频出,明星直播带货正在“退烧”,经此也证明了, 明星流量难转化为商品的成交额。直播间内,比起直播内容的丰富程度、商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的质量,明星光环恐怕要变成最不重要的东西。

0

2

带货综艺“一窝蜂”

在明星经历直播“翻车”之时,带货综艺成了明星“消化”直播带货的出口。

截至12月,已经有优酷的《奋斗吧主播》、腾讯视频的《鹅外惊喜》《爆款星主播》、芒果TV的《谢谢您na》《希望的田野》等十余档带货综艺,形式从长视频到竖屏直播不限。

梳理节目类型,大概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如《鹅外惊喜》《向美好出发》为代表的种草型,即明星和网红在镜头前向观众推荐商品。

第二类是以《爆款星主播》《我们签约吧》为代表的职场竞技型,模拟职场招聘场景,明星和网红现场面试,争取和商家、MCN签约的机会。

第三类是以《奋斗吧主播》为代表的选秀型,明星学习如何做带货主播,然后以直播中的成交额一较高下,《奋斗吧主播》也被网友称为“直播版《浪姐》”。

各大平台“扎堆”做起带货综艺,大概是瞄准了前景一片大好的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5.6亿。同时,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也在高速增长。据艾媒咨询数据,国内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9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4338亿元,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9610亿元,同比增长122%。

另外,长视频平台对电商的孵化正在不断加码。此前,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在芒果TV内容电商APP小芒开启公测时就分析过目前各大视频平台打造的内容电商, 不论是做内容电商还是在视频网站内上线“边看边买”功能,均是想依托庞大用户群为直播带货、短视频广告带去流量,将观众的观看行为转化为购物行为。(点此回顾:给你种草、让你买货,小芒的算盘打得如何?

0

3

明星带货,还是难

比起视频网站对带货综艺乃至直播电商的满腔热情,观众好像对带货综艺的热情并不高。“双十一”之前,优酷的开箱微综艺《大型真箱现场》、职场竞技真人秀《奋斗吧主播》和腾讯视频电商职场真人秀《爆款星主播》三档综艺相继上线,但没有哪一档可敌同期播出的《演员请就位2》。

在带货成绩方面,仅有少数带货综艺取得了还算亮眼的成绩——《我们签约吧》在节目之外,请到参加节目录制的嘉宾为品牌方在直播平台做了10场直播,达成4000万的总成交额,《鹅外惊喜》在第七期节目突破3000万成交额。

不可忽略的是,《我们签约吧》4000万的总成交额是在节目之外的直播平台达成,《鹅外惊喜》在播出期间,获得了腾讯6大平台的曝光助力。

明星有没有在带货综艺中获得可以“抵御”直播“翻车”的技能呢?答案好像偏向否定。 在带货综艺中,明星是好物推荐官、是求职者、但最主要的身份还是话题制造者。《奋斗吧主播》中,因为叶璇嫌弃室内有脚臭味、助理煮的螺蛳粉不够好吃发脾气,蔡少芬不小心弄飞捣蒜器的盖子,节目才得以在社交网络上拥有姓名。

综艺终归是要以明星效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江苏卫视共同出品带货综艺《我们签约吧》的荣耀兴合的CEO胡春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节目内容的看点,第一是达人的才艺或优势呈现,第二是老师们对行业的理解,对达人过往的经历等进行的话题探讨,最后是具有创意性的带货。”

《奋斗吧主播》的总制片人吴晓也曾说,“综艺里面没有带货,带货都是在直播里面。”所以,哪怕明星参加带货综艺,吸引观众注意的作用也远大于促成交易的作用。

甚至有些带货综艺依旧没能防止明星直播“翻车”,在带货综艺《向美好出发》“磨炼”过的汪涵,在11月6日的直播过后,被商家曝出“开播费10万,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达76.4%”,在直播过程中,汪涵直播间还收到了平台方虚假交易的警告。

可见,带货综艺无法解决明星带货难的问题。或许,对于明星和带货综艺来说,抛开对高成交额的追逐,以更负责的态度去面对直播带货,才是“预防”直播“翻车”的最好途径。

主编:依梧

作者:珊迪

编辑:小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FiLs3YBur8RWXSAQT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