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教学支持系统”初中语文研发核心团队的一员,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朱苏兰老师始终是新教学的积极践行者,尤其是在线上线下交互式新教学的探索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课程网之前推送的《抗疫情,乐学习——来看看常州市实验初中寒假语文活动的魅力》一文,其课件就由朱苏兰老师创作。
近期,朱苏兰老师又积极响应常州市教育局第十七期“优秀教师免费导学”(在线导学)公益活动,和助教丁丽娟一起充分利用直播工具和现代课程网教学互动平台(网址:http://www.uniedu99.net/)给学生远程授课。由于本期原视频较长,我们分成三个部分分享。视频后的导读,也供大家参考。
叙事散文与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
执教对象:八年级学生
执教老师:朱苏兰
助教:丁丽娟
叙事散文学习
现场演练
观看电视散文及布置作业
- 视频来源于常州市教育局第十七期“优秀教师免费导学”(在线导学)公益直播活动。
视频导读
朱苏兰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阅读鉴赏叙事散文与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两类散文的教学思路均是先让学生找出教材中的叙事散文/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随后深入分析文本,温习巩固所学,总结阅读鉴赏方法,然后提供对应的典型阅读鉴赏散文文本及音视频朗读资料,再让学生运用所学阅读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阅读理解问题,即完成现场演练/课后作业。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线进行,所有学生同步学习朱苏兰老师为执教本节课专门准备的课件。
本节课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现代课程网教学互动平台上的选择题功能和输入框功能,让学生在线作答,即时提交。相较讲述式的直播教学,这些功能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直播课堂的互动性,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呈现与反馈。
本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典型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上课前朱苏兰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从中抽取一个小组提交的作品进行解析。授课过程始终围绕学生对两类散文的掌握情况展开,学生懂的地方,老师少讲或不讲;学生不太懂的地方重点剖析,教学的针对性很强。
本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体现了朱苏兰老师在新教学方面的匠心独妙。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朱苏兰老师的教学背后是她对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学情、对考点、对课堂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例如:为了让学生一上课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朱苏兰老师以《中国美》的乐声导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扎实的阅读技巧,还从本文获得精神和情感的熏陶,朱苏兰老师深情朗读了岳亚军的《夏季到台北去淋雨》,播放了电视散文《西风胡杨》等。
下面我们从本节课的直播视频中截数张图,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朱苏兰老师的教学匠心。
鉴赏叙事散文
课前导入的《语文美》是朱苏兰老师对音乐《中国美》歌词的语文改编。让学生感受汉语之美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改编、多模仿,激发学生在经典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兴趣,契合初中学段学生的语文水平。
回顾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所学时,朱老师并没有直接点出篇章,而是充分运用平台选择题功能,让学生自主提交,引起学生回顾所学,逐步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从学生提交的结果来看,大家一致选择了《背影》这篇文章,说明学生对教材叙事散文这一概念印象深刻。
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和对叙事散文的基础了解,朱苏兰老师又从叙事角度深度梳理了《背影》中作者提到的事件。
通过回忆《背影》那些事儿,让学生掌握鉴赏叙事散文会理事、懂详略、知情感的阅读方法。
掌握了方法以后,同学们就可以小试牛刀了。于是,朱苏兰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岳亚军老师的叙事散文《夏季到台北去淋雨》,并给出了鉴赏建议。
朱苏兰老师用标准而优美的普通话深情朗读《夏季到台北去淋雨》,学生边听边看对应的图文资料。朗读完毕,学生开始在线作答。
学生很快提交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能够同步查看学生的反馈内容。
鉴赏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
同样的教学思路,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时,朱苏兰老师先让学生从所学课文中找出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再回顾《白杨礼赞》里作者是如何妙用象征手法的,然后总结鉴赏象征抒情散文的方法,最后播放电视散文《西风胡杨》,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
以上就是对朱苏兰老师执教《阅读鉴赏叙事散文和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一课的介绍。近期我们会持续推送朱苏兰老师的专题直播课,感兴趣的老师不要错过哦。
往期回顾
“战疫”中的教学直播课01|朱苏兰:阅读鉴赏写景散文 ——领略万千气象和感悟天地之心
如果您也想像朱苏兰老师一样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欢迎使用现代课程网教学互动平台
疫情当前,免费为广大师生开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5rxWHABjYh_GJGVF3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