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年夜饭做了多少美味佳肴,无论看春晚的时候吃了多少点心零食,无论是不是已经吃撑,跨年的那一刻,我们家必须要吃饺子。
而且,大年夜必须要吃素馅的饺子。
豆腐切成丁、萝卜切成丝,放锅里用花生油炒熟,取出来加上油和盐拌匀,就是我们家的饺子馅。
以冷水和面,和成一个大面团,放在盆里盖上盖子醒一段时间。然后把面团拿出来,揉到一定的程度,将面团用刀切成跟擀面棍那么粗细的长条,用手搓成长圆柱形,再用刀竖着将这条圆柱切成二十多个小块,叫“小面剂子”,然后将这些小面剂子用小擀面棍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
这时,坐下来开始包饺子:一个人擀皮,一个人包饺子。在我们家,都是我来擀皮,娘来包饺子。娘包的饺子又快又好,我擀皮刚赶上她包的速度,所以我一直没有机会练习包饺子,好在将擀皮的技术练习得比较熟练了。
但是说实话,我特不喜欢吃素饺子,虽然大人们说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不吃,长大后会对人生有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在弟弟眼里,娘包的饺子味道绝美,按他的话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还是趁着年三十的混乱经常一个不吃。
爱吃肉的我小时候曾经很疑惑地问过娘:“过年为什么必须要包素馅的饺子,不包肉饺子呢?”
娘说:“我们村一直都是这样的风俗。我寻思是因为这晚上太忙,要是包了肉饺子再去做好一桌子菜,等到12点去下饺子,饺子早就黏糊了;要是吃完晚餐,刷完碗再去包饺子,肯定忙不过来。素饺子馅比较干,可以提前包好了放在一边,等到12点再下也不要紧。”
我转过脑袋认真想了想,觉得确实有道理,也就不再强求大年夜非要包肉饺子给我吃了。
对于爱吃素的弟弟来说,他早就盼着这顿饺子一饱口福了。
不过,我有我的期盼,我盼着吃初二早晨的肉饺子。我们的习俗是初二早上送年时吃肉饺子。
送年要在天不亮之前,送年之前呢必须要将饺子包好,下熟了,然后再去摆供、放鞭炮。
所以,大年三十熬了一晚上夜的娘,初二早上四点左右就要起床,又开始忙活着包饺子,这次包的是肉馅的。
先和好面醒着,再切肉,剁大白菜。韭菜一般是提前摘好的,只需要洗净,磨碎。等娘拌好了馅,面也醒好了,然后就开始包,必须赶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包起来。快包完的时候还要抽个空去给锅里倒满水,点上火,这样只要一包好饺子就可以下锅了,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娘下熟了饺子,爹送完了年,我也被一阵阵的鞭炮声惊醒。坐在桌前,那一只只圆滚滚的、白胖胖的饺子,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冒着腾腾的热气,吸引着垂涎欲滴的我。我咬开饱满的饺子肚,红的猪肉、白的白菜、点缀着绿色韭菜,些许带油的汤汁流出来,那鲜美的味道,满足了口腹,抚慰了心灵。
不用人监督,我也能吃一大盘。
一年又一年,娘包的饺子一直陪伴着我们跨过大年夜,再送完年,我们在素馅和肉馅饺子的交替中一岁岁长大,度过了一个个难忘但又快乐的年。
现在的我年已不惑,曾经吃过好多城市、大大小小无数家餐馆的各种口味的饺子,但从没吃过比娘包的再好吃的饺子。
娘早已退休,不再跟我们小时候那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空给我们包饺子吃。
她每隔一两个周就提前跟我们打好招呼,包饺子犒劳我们一顿。
我那上中学的女儿从不吃任何人、任何饭店的饺子,只吃她姥姥做的。
每当娘包饺子,弟弟有再重要的饭局也不惜推掉,跑回家吃饺子。
也许,在我的心里面,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承载着娘对我们的爱,承载着我们小时候的美好回忆,承载着过年带给我们的曾经的欢乐时光。
而我每次都能从那些圆润的、白花花的、美味的饺子里面吃出小时候的味道,吃出家有母亲的幸福,吃出年的味道!
出嫁多年的我,已经多年没在家里跨年了,我曾经的家也从乡村搬到了城市。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多数已经模糊,但大年夜里的吃饺子的味道却依然清晰。
我知道,娘在,家就在,就有饺子陪伴我们过完一个团圆的年,我们就依然还是孩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lGM228BjYh_GJGV7P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