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晚10点催作业,学生举报给市长,网友:这教师就该被批评处理

2020-04-15     婉秋聊育儿

3月28日,河南省南阳市市长的网上留言板上,南阳内乡县的一位初二学生举报称:“自己的英语老师大晚上给自己打钉钉电话,而且就说了不到十几分钟就挂了,说的还是作业情况这种事情, 这还不如明天早读课上去说,严重扰乱我们休息。”

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老师的行为没有丝毫不妥。如果老师能够主动给我家孩子打电话询问作业情况,我会非常感激老师!

我很不理解的是竟然有那么多人认为老师做得不对。

内向县委在收到举报以后立刻调查,公布结果表示“虽是老师良苦用心和责任心的体现,但随意拖延教学时间, 加大学生课业负担,这种做法与教体局精神相悖。“然后迅速下发通知,再次要求各学校严格把控线上学习时间,确保降低教学难度密度,切实减轻师生家长负担。如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欢迎大家直接向教育局举报。

有网友评论:这种教师就该批评处理,并列出五大理由,3小时内点赞量达到1000多。


对这些人,我想问一个问题:假若这个学生已经参加工作,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他没有按时完成,领导督促一下就不可以了吗?当然,肯定有这样的员工:他只要不想做就立马炒老板的鱿鱼,抬腿走人。

事实上,孩子听课、写作业就是他现在的工作。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担任着很多不同的角色:子女、父母、学生、领导、职员等等。不同的角色的有不同的责任,作为学生,责任就是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对于老师, 学生如果没有感激,至少有起码的尊敬。只有这样,长大之后才会是尊重领导、对工作尽责的职员;结婚之后为人夫、为人妻才会负起家庭的责任;有了孩子之后才会成为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

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督促你认真学习,我觉得学生应该感到荣幸和惭愧。能得到老师单独打电话催促是件很荣幸的事情,反正我作为家长是这样想的;你不但没有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让老师单独打电话,由此增加了老师额外的工作量,难道不应该有歉疚的心理吗?

请珍惜老师的付出吧!

为人师者,总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在该学习的年龄努力学习本领,不图啥,就是为了一份责任,说大了是祖国和家长赋予的一份沉甸甸的嘱托,说小了,是一份职业操守。这份严厉是出自对孩子们的关爱呀!

老师天天在学校环境中,直面竞争和压力,对升学成绩的压力比家长们感受更要深刻,他们知道普通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是最便捷的一条上升渠道,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成功,就跟中彩票一样难了。

无论孩子智商如何,成绩如何,成人之后做什么,起码的责任心总要有的,那就是——认真听完老师的课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一个初中生不做作业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老师着急督促却反被倒打一靶,什么样的家长能够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呢?

1、娇惯孩子的家长。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他随口要个东西,家人也会想方设法满足他;他做得事情不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

殊不知,家长若长期这样对待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周围的人必须顺着自己的心情,一旦满足不了他,他就会心理不平衡,认为是别人的干扰他,故意跟他作对。同时他也会不懂得珍惜和体谅。

2、没有给孩子建立起责任心的家长。

责任心是青少年做人、成人的基础,只有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扮演好成功的角色。责任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

老师在晚上还惦记着学生的作业,这是为人师表的责任,也是一份爱心;

父母每天为你准备一日三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份亲情;

那么,学生听完老师的课,做完作业就是责任。

梁启超曾经说过:“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有些孩子到了社会上,找个工作做几个月就不做了:这个不喜欢,那个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另一个太累,是不是就是在学校连作业都不做的那批孩子呢?

3、感恩教育做得不够的家长。

所谓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有些家长自己就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耳濡目染,当然会视别人的付出理所当然。

一个人若没有感恩之心,便会带着怨气生活,自己不舒服,也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和爱心。

感恩教育,不是希求孩子回报。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们正享受着别人的付出,他们的生活因为别人的付出而幸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wbjqnEBiuFnsJQVdU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