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有关情况。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发现在境外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有旅行史入境人员6.7万余人次,乘国际航班入境人员日均2万人次。
资料图。中国商网 马文博/摄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外防输入已经成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北京时间3月15日17时,已经有143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有蔓延,鉴于这种情况,专家提示目前不建议出境旅游。
刘海涛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对出入境人员情况进行分析和动态监测。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从这个时间节点以来,全国的陆、海、空口岸入境的人员日均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八成多。其中,乘国际航班入境的人员日均2万人次,其中外国人占比一成左右。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司长朱涛表示,民航局把航班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对于低风险航班,主要是保障国际国内人流物流畅通,根据需要进行体温检测,机组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对于中风险航班,在低风险航班的措施之上还增加了合理安排客舱布局、减少人员流动等措施,同时根据航程,在航行中对旅客也要进行体温检测,机组需要佩戴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对于高风险的航班,尽可能减少机上的服务流程,对旅客进行分区管理,安排旅客分散就坐。同时,在每个航班的后三排都会预留应急事件处理的隔离区。
刘海涛表示,国家移民管理局及时主动地将掌握的人员出入境信息向海关检疫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主管机构进行推送,做到“三提前”、“三共享”。共向海关、卫生部门推送入境人员信息110万条,共发现在境外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有旅行史的入境人员6.7万余人次。在信息的共享过程中,会严格依法确保信息的安全,保护个人的隐私。
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军介绍,疫情发生后,海关全面启动了健康申报制度,但一些入境人员怀着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拒绝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不配合体温监测;还有一些入境人员明知自己已经出现了发热、干咳等染疫的症状,或者曾经去过疫情严重的地区,故意隐瞒发病情况,境外旅行史等。甚至有人采取吃退烧药等方式降低体温,掩盖发热症状,在海关卫生检疫环节蒙混过关,入境以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被感染或者被隔离观察,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风险。
王军表示,上述行为可以依照刑法第332条的规定,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怀着侥幸心理逃避海关检疫,不仅要承受全社会的舆论谴责,还将面临牢狱之灾。(中国商网综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N6b43ABjYh_GJGVWQ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