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出成绩的第二天。
三年前的今天,也和各位考生一样,仔细地检查自己有没有带欠东西后,走出家门,迎接自己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天考试。
三年后的今天,我坐在食堂淡定地吃着早餐,看着手机上推送的一条条与高考相关的消息,尝试着找回曾经自己经历过的那种感觉。
然而,似乎有太多东西已经湮没在时光之中,成为一段段模糊的回忆。
1,
对于高考试卷的考题内容,我早已忘光,只能依稀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太阳也很晒,教室里的风扇呼呼地吹散着恼人的暑气,还有自己身上的焦虑。
中午回家,父母很默契地没有问我考试的事情,做的饭菜也和平常一样,似乎今天不过是那三百多个高三生涯的普通一天。
吃完饭后没有趁着还有时间赶紧多复习一点,而是躺上床稍微午睡了一会儿。
该学的,这一年都已经学完了;
该背的,前几天都已经记牢了;
考完的科目,再也不想去纠结自己哪里做错;
保持平常心,不求有所突破,但愿正常发挥。
父母到了时间叫我起床,但我其实根本没有睡熟,爬下床收拾好东西,最后一战,我来了!
2,
考试结束的提示从广播里响起,虽然觉得试卷仍有多拿几分的余地,带也唯有放下笔,等着监考老师过来收答题卡和试卷。
同学们慢慢地走出教室,有的人左右张望,希望能找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有的人一路向前,自顾自地走出校门。
就这样,全部都结束了?
总感觉这个谢幕表演与自己所想象的剧本有所不同,我原本以为我会兴奋,或者哭泣,会撕书发泄,或者和朋友出去狂欢,会找老师感谢,或者趴在父母怀中痛哭,但最后都没有。
那天下午,走在那条无比熟悉的放学路上,金色的夕阳洒在身上,初夏的温热让我脸上泛出一层汗珠。转身回望校门,将高三一年来所经历的一切辛苦和努力化作嘴角浮起的微笑。
高考终于结束了?高考原来不过如此。
鲜花或者泪水留到明天再说吧,此刻我只知道,在家里,妈妈已经熬好了排骨汤,煮了我最喜欢的几道菜在等我。吃完饭后,洗个热水澡,早早上床睡觉,不用担心还有试卷没做,不用纠结有哪些数学题自己没搞懂,不用再早起背单词、课文。
一切,都结束了,连同我最好的那份青春。
3,
提到青春作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热衷于将目光锁定于中学时代。
在这个躁动的年纪里,我们有进入大学这个统一的目标和焦虑,有在放学路上聊个不停的知己好友,有对未来自己将变得如何的各种想象,还有那份开始骚动并无处安置的荷尔蒙。
这是一个本该充满故事的青春岁月,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这三年里没有恋爱、没有劈腿、没有堕胎、没有辍学,没有国产青春片的一切狗血情节,生活中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地“好好读书”。
当时的自己曾经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厌倦了枯燥乏味的课堂和作业,厌倦了在高考的重压下逼着自己刻苦学习的艰辛时光。当时的自己,会认为大学才会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没有父母和班主任的管束,自己可以自由地去追求梦想,拥抱爱情,享受生活,这样的经历才配得上青春二字。
当第一次踏上离家的火车,去往那个陌生的大学校园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是时候去创造自己的传说了!”
但现实很快就为自己这个膨胀的斗志浇上一盆冷水,在大一上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我便已经体会到大学的三个令人丧气的现实:
第一,大学生还是学生身份,依然要以学业为重,不存在到了大学就可以完全不用看书学习的说法;
第二,没有了高考这个统一且强制性的目标,人与人的差异性在日常的接触中开始慢慢变得突出,似乎再也无法找到什么理由去要求别人该如何生活,能独善其身,已不容易;
第三,大多数新生对爱情的错误理解在于,他们以为自己高中没能恋爱仅仅是因为学校禁止早恋。
4,
高考结束了,也带走了我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段青春。
即使身处大学,但梦中出现最多的,还是高中时代的那栋旧教学楼,那个一刮风就尘土飞扬的破操场,那个篮筐已经生锈了的篮球场,那张放着自己的水杯和课本,每天早上都在等待着我的靠窗倒数第二排。
那些日子里,没有成年人社交往来时的规矩和虚伪,没有面对生活不得不承受的无奈和辛酸,没有看不到出路时所感到的那份无力和自暴自弃,没有对曾经那些堕落的生活深深的悔恨和反省。
即使每天也是任务繁重,但至少还有与自己一起努力的伙伴,有通过高考创造美好人生的天真想法,有那个始终不曾放弃、坚持到了最后的可爱的自己。
会幻想着在明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手机闹钟,而是妈妈的声音,
客厅里妈妈已经煮好了白粥和鸡蛋,旁边还放着一小罐榨菜,
上学路上,遇到了最好的朋友,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无关痛痒的内容,
突然看到前方那个背着白色书包的女生,朋友一脸“我懂的”的表情,提醒我要不要上去打个招呼,
课堂上,老师已经印好了前几天的高考试卷,然后是随堂测验,让我们检验下自己目前的能力,
下课后,楼上的高三教室没有了往日的喧闹,这才发现,高考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届手上,
不过,管他呢,反正还有一年时间,
不知明年自己高考结束时,又会是什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