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农村

2019-08-21   扶风同城

我想回农村

来源:扶风微传媒

今天下午闲来无事,不想听什么流行歌曲,突然,很怀念秦腔戏曲,电脑随机搜取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几曲秦腔戏来听,什么《下河东》《三娘教子》《灞桥柳》等等下载到桌面,还有一些经典的曲牌,细细品味起来,深深的勾起我 的回忆。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老家---扶风、天度。

小时候农村老家每逢天度街道有古会,政府就会请秦腔戏团来街道的大戏园子唱大戏。那是大人和小孩最兴奋的时候,往往都是农忙后的大古会唱大戏,我们天度街道每年有6个农历古会,但是,唱大戏的每年差不多就那么两三个重要时节。比如农历的二月十八会、农历六月十二会还有就是每年的最后一个农历十一月初二的古会,我是天度街道人,乡里人俗称我们这些家住在街道的为“街皮”。天度街道有大的古会尤其是有唱大戏的,学校就会给我们放半天假。现在想想都好兴奋。因为,街道有古会父母亲就会给我们姊妹三一人“一大笔钱”去买好吃的,一般最多给5毛钱,常常是1毛钱或者是2毛钱。好兴奋啊!我有钱了,街道卖什么的都有,好热闹还可以给自己买好吃的,比如瓜子、泡泡糖、彩色的头绳、漂亮的发卡等等。乡邻们总是早早的干完地里的活计,早早收拾,提前一天蒸好花卷馍、洗的面皮、洗的浆子、还有好吃的凉粉。炸好油豆腐。以备过会时招呼亲戚。大人们总是让我们小孩子提前用架子车去拉舅家婆、舅家爷或是腿脚不便的老人来家里跟会看大戏。人人喜气洋洋。

我的父亲是一名戏曲迷。我们街道唱大戏,白天父亲要招呼亲戚,没时间去看。晚上父亲绝对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父亲一生喜爱戏曲,并吹得一手好笛子。父亲不会错过我们街道的每一场戏曲,即使是南阳街道的古会唱大戏,父亲也是每天晚上带着凳子与同相邻的叔叔伯伯们结伴去看戏。直至深夜,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降下父亲才会哼着戏曲披星戴月往家赶。每逢家门口的大戏吃过晚饭父亲、母亲早早提个凳子,带着我们姊妹三个,好占个近点的有利地方。由于我小时候瞌睡特别多,往往是看到一半就睡着了或者是更早就伴着戏曲声趴在大人腿上就进入梦乡了。所以,父亲、母亲还有大姐晚上看戏一般不带我。我总是在家陪舅家婆和我婆的那个“看家的”。虽然逢戏必睡,但是,并不影响我对秦腔戏的喜爱。一如今日。

无论走多远,无论心有多大,最爱秦腔戏,最爱我的农村老家。不喜欢城市的鸟笼笼一层摞一层,哪有我们农村老家院子的敞亮。古人云“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一刻,心最净、脑最静。远离城市钢筋水泥的喧嚣,只有农村质朴的泥土芬芳。这片刻的纯净,或许大概只有生在农村的孩子有,心灵的这一方净土,或许大概只有根在农村的孩子有。

向往灵魂有香气

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