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和西方,不仅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连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一、喝酒的目的
中国人重“心境”,西方人重“酒”。
中国的文化是混沌文化,“微兮恍兮,存乎一心”,把说不清、道不明当做最高境界,因此喝酒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用酒作为一个升华精神的工具而已。而西方人则是“一是一,二是二”,把自己和酒区分开来,然后去品鉴酒的味道。
二、喝酒前的动作
外国人爱喝红酒,而红酒喝之前要摇一摇,这就是所谓的醒酒。目的是为了让红酒和空气充分接触,使酒体中的果香挥发出来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味。
而中国人自古奉行不能浪费的原则,如果摇一摇把酒洒出来了,是要挨骂的!
三、聚会敬酒
中国人“劝酒”,西方人“自饮”。
相较于西方人的“个人自扫门前雪”,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则是“抱团主义”。
表现在喝酒上面,中国人喝酒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酒桌上要不停的劝酒,才能显出自己的热情,才能有饮酒的气氛。
而西方人则比较自我,喝多少是自己的意愿。如果一个中国人参加西方人的酒会,则会感觉“他们太客气了,简直不是喝酒的样!”
四、下酒菜
中国人奉行吃货精神,就算是喝酒,也要摆出满满一桌的下酒菜,这样喝起来才香。
而外国人则更注重喝酒这件事本身,根本不需要下酒菜,顶多来两片起司就ok!
五、结束的标准
中国人讲义气,而西方人守时。
相比于中国喝到尽兴,喝趴为止,西方人喝到一定的时间就走人,这样的酒局才更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