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壹号富豪出品《首富列传》系列第七篇)
要说中国最知名的家族,荣氏家族绝对榜上有名。从荣家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在解放之前就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纺大王开始;再到荣毅仁实业兴国,成就红色资本家;一直到如今胡润百富榜上的荣智健,甚至第四代和第五代均有所作为。荣家,可谓近代中国第一大家族也。
刘家五兄妹在父母雕塑前合影
荣家的历史,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是一部近代华夏史缩影。而要在改革开放之后找到一个类似的家族,可能刘永好家族最合适。虽然如今刘氏家族才传到第二代,但是刘家“言行美好”四兄弟的创业史,以及目前在中国的财富地位,足以称得上豪门望族。
相比马云、马化腾和刘强东等一系列互联网时代的富豪,刘氏兄弟要算“老牌富豪”。他们生逢国内民营经济萌芽到茁壮成长的时代,通过农业发家,最终走向地产、金融、化工等领域,成就巨额财富。在新世纪初,刘永好和刘永行两兄弟先后登上大陆首富宝座,一时风光无两。
就是到了现在,十多年间,刘永好和刘永行依旧是福布斯和胡润富豪榜上前五十的常客,刘永行甚至经常进入前十。在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刘永行家族以630亿的资产位列第29位,刘永好以380亿的资产位列第62位,刘永美(陈育新)以27亿资产位列第1470位。
刘氏兄弟的财富故事和创业故事,在当下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如今媒体传唱的是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如何能够继承家族财富,完成整个大的希望集团的延续。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不会觉得,刘氏四兄弟中,最小的刘永好都已经68岁了,接近古稀之年。
刘畅
在1995年刘氏兄弟明晰产权,针对旗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之前,其创业故事都是一体的。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商海浪潮中,刘氏兄弟表现得非常出色。其中,又以刘永好在社会上的名气最高。
刘氏家族在巴蜀之地聚居已久。1951年,刘永好出生在四川新津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所谓知识分子家庭,是因为他的父亲在政府单位做技术工作,母亲则是一名教师。但是,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知识分子家庭还是工人家庭,或者农民家庭,大家生活水平相差无几。
刘家有四兄弟和一个妹妹,父亲取名为“言行美好”,刘永好是最小的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叫刘永红。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刘永好在很多场合经常会说到自己20岁之前没有穿过像样的鞋子,穿的都是自己做的草鞋。有时候捡到一双破旧的鞋子,把鞋底留下,绑上绳子,就是他穿过最好的鞋。
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所以,在那个年代,刘家四兄弟都是大学毕业生。大哥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二哥刘永行毕业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三个刘永美毕业于四川农业学院,刘永好则毕业于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毕业之后,兄弟几个都捧上了“铁饭碗”。
刘永好
创业的想法源自1982年的春节,刘永好4岁的儿子吵闹着要吃肉。但是,尽管作为公职人员,刘永好依然很难满足儿子的愿望。无奈之下,他只有去马路边摆摊修电视和收音机,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竟然赚了300元块钱,相当于他10个月的工资。
无心插柳柳成荫。刘家四兄弟凑在一起商量,既然修理无线电能挣这么多钱,为何不干脆开一家电子工厂?他们将这个想法与当时的公社书记说了,并希望联合公社一起联办“奇异电子厂”,刘家兄弟出技术和管理,公社生产队出钱。然而,这个想法被公社书记枪毙了,原因是“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
第一次创业的想法虽然泡汤,但是创业的种子却埋在了刘家兄弟的心里。很快,刘氏兄弟创业史上最有名的“四方桌会议”便召开了。毕业于四川农业学院的刘永美在会上说,希望自己先辞职回家试验,承包两亩田过日子。刘永好也觉得,应该趁着年轻,还有一股子劲和不笨的大脑,要大干一场。
于是,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会议之后,四兄弟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新希望集团的前身“育新良种场”诞生了。为了避免再受到公社的限制,刘永好直接找到了新津县县委书记,直接表明兄弟四人相应国家科技兴农的号召,把技术带到农村去创业。于是,大学生辞职去农村养鸡的故事,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为了凑足创业的本钱,刘永好和兄弟卖掉家里的手表和自行车,凑足1000元,成了创业最初的资金本。最开始,育新良种场养的是鸡苗,没想到第一单生意就“入坑”。一个客户订了10万只鸡苗,并保证到货交钱。没想到,客户最终跑路,只剩下刘家四兄弟和10万只小鸡。无奈之下,兄弟四人花了十多天,终于把所有的鸡苗脱手,总算没有亏本。
育新良种场迎来转机是在养鹌鹑之后。当时朝鲜的金日成送给中国一批鹌鹑,说这是“会下金蛋的鸟”。刘永好四兄弟在报纸上看到新闻后,立刻决定将养殖业的重点放在鹌鹑上。于是,一场针对鹌鹑的产业链创业开始了。从最初的的鹌鹑蛋,到鹌鹑蛋罐头制品,再到用鹌鹑的粪便去喂猪,再用猪的粪便去喂鱼,用鱼沙再喂鹌鹑,整个生态链条非常完整。
刘氏四兄弟
到1986年,育新良种场的年产鹌鹑已经超过15万只,出产的鹌鹑蛋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刘家兄弟四人的刘润也超过了1000万,被誉为“鹌鹑大王”,还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养殖鹌鹑这项事业上,刘家四兄弟各有分工。刘永好性格外向,擅长交际,所以一直都承担着销售的任务。后来兄弟四人发现鹌鹑养殖业在新津已经泛滥时,毅然决定带头处理掉手上的10万只鹌鹑,给市场降温。尔后,刘氏兄弟从鹌鹑养殖业转到猪饲料行业,开启了新希望集团的远大征程。
从1986年开始,到1995年10月,刘家四兄弟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将育新良种场打造成了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位的希望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那一年,也是希望集团资产重组,刘家兄弟产权明晰的时候。大哥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二哥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三个刘永美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刘永好则组建了新希望集团。
此后,刘永好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凭借此前希望集团的基础,他用了5年时间,将新希望集团打造成了一个足够媲美希望集团的企业。2001年在《福布斯》的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永好以净资产83以人民币,位居大陆富豪榜首。此后将近20年时间,他一直是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富豪榜上的常青树。
刘永好的偶像是华人首富李嘉诚,他欣赏李氏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李嘉诚如果当初只是聚焦在塑胶花领域,可能永远也不能成为首富。后来,凭借在地产、金融、电讯、零售、网络等领域的布局,终于成为杰出的企业家。
新希望大厦
刘永好同样不止于饲料行业,1996年,他发起成立民生银行,两度担任这家民营银行的副董事长;1998年,他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创造了3天收款1亿的成绩。后来,刘永好还在北京成立了用好科技公司,进入科技领域。
刘永好曾为自己的“永好系”王国做过这样的设想。他要造一架“飞机”,新希望的总部是这架飞机的头,饲料业是这架飞机的身子,金融业是飞机的左翼,房地产是飞机的右翼,高科技等领域是飞机的尾翼。如今看来,刘永好的这架飞机已经在天空飞行了许久,也成就了他在富豪榜上长期名列前茅的地位。
刘永好小时候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天天吃上回锅肉和麻婆豆腐。他甚至还给母亲说,要是每周能够吃上一顿回锅肉、隔三差五吃一次麻婆豆腐就好了。 那时候,他非常渴望进入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有肉吃。如今,已经成就亿万财富的刘永好,依然喜欢吃回锅肉和麻婆豆腐,只要待在成都,中午他都会乖乖地回家吃妻子做的饭。
所谓返璞归真,是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