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盒饭的小馆子,里面藏了一个台湾夜市

2020-06-18   艾格吃饱了

原标题:卖盒饭的小馆子,里面藏了一个台湾夜市

没有菜单的私房小馆

没有广告软文的公众号

以下是没事干研究院的消费体验

最近发现一家神秘的店,大众点评上 人均 2 位数,看上去专门卖台湾盒饭,炒面卤肉饭炒米粉。

但据一位会吃的台湾朋友透露这是他心目中的 top 3 上海台湾私房菜(排名没有先后)。

震惊!神秘 ! 立马去寻宝!

私房菜只在晚市,店面隐藏在一个商务楼的二楼,有点难找,走进餐厅,装修简单,更像是去朋友家里做客,看老板和顾客熟稔的样子,就知道里面坐的都是回头客。

这家餐厅没有菜单,吃什么都得提前一天跟老板预定。现买现炒。

无菜单的底气就是,你能喊得出的台湾小吃,他都会做。盐酥鸡、灯笼卤味、臭豆腐、蚵仔面线......

爱吃碳水的朋友,这里有道地的台式牛肉面和卤肉饭!

老板爱买菜,会做各种菜,所有应季的、常见的、甚至少见的台菜,这里都有。

三杯综合,里面是鸡、杏鲍菇、猪血糕。

台湾初夏必吃的时令珍馐,用来自福建的绿竹笋,做成了沙拉。

用黑糖白糖乌龙茶叶熏出的东山岛大鱿鱼。

一只盐水鹅,用自己常年养的一锅白卤,卤得又香又嫩。

甚至还有台湾喜宴上才吃得到的芋泥鸭方、红蟳米糕。

有种拥有自己私人厨师的幻觉,幸福!

想要吃道地的台湾菜,这些无法错过!

这家餐厅特色就是菜色多样,台湾菜中的客家菜、眷村菜、小吃都有,甚至还有粤菜、西点。 这跟老板的学厨经历有关。

没有菜单刚进去会有点无头绪,这是研究员去了几次后,觉得不能错过的菜品~

季的时蔬,和刚钓来的鱼!

这个季节,绿竹笋沙拉一定要点!

绿竹笋,也叫马蹄笋,在台湾属于初夏的时令鲜物,福建地区也都有种植。店里用了福建的绿竹笋。

绿竹笋水脆,肉质细嫩清甜,一点渣都没有,更接近爽口的水果口感,加上美乃滋,比水果沙拉还好吃。

一般绿竹笋都会用淘米水洗和煮,煮去笋中的草酸,吃起来不会涩嘴,更显清甜。

他们家的海鲜都很好,是跟去海钓的渔民收货,因此常有品质不错的鱼类。但缺点就是要像开奖一样,渔民钓到什么,就吃什么鱼。

当天老板就展示了前一天刚钓上来,坐飞机过来的透抽(鱿鱼),新鲜的透抽表面有光泽和彩色斑点。海钓是跑去更远的海域,这样才会有更好品质的鱼。

鱿鱼这么新鲜,一定要立马吃掉,当即做成了两种口味,一种烟熏一种五味。

烟熏是传统古法,用黑糖白糖及乌龙茶叶去熏制的,淡淡的糖熏味,吃得出鱿鱼本身的口感和鲜。

五味更浓郁一些,台式的“五味”版本不一,这家店用了葱姜蒜及辣椒番茄酱白醋酱油等调和。

另外一道 破布子午鱼,也是店里的特色。

午鱼其实就是马友鱼。东南沿海素有“一午二鲳三𩾃四马加”的不同说法,无论如何午鱼都是排第一的。

这里的午鱼是用破布子蒸的,腌渍后的破布子赋予了鱼特殊的香气,带出了海鱼的咸鲜味。

图中黄黄的一粒就是破布子,也叫树子,是一种树上的果实,沿海地带常用来腌渍后蒸鱼炒蛋。

老板蒸鱼有一手,先蒸至七八成熟,从厨房端上餐桌的时间,让鱼肉趁着余温变熟。变得微微离骨,带着一丝红润,那是鱼肉最刚好的嫩度。

有时店里也会有野生鲷鱼,会用盐烤的做法~

野生鲷鱼凶猛,肉质紧实。

🥒 开胃的前菜,以及在台湾都快要失传的酒席菜!

泡菜卤味,作为台菜桌上的开胃前菜必不可少,也都做得很精细。

台式泡菜也是用台湾的高丽菜去腌渍,有点像四川的洗澡泡菜,不会很咸,带一点酸味,回味又很脆甜。

反正每次去,泡菜总是餐桌第一个扫光的。

台式卤味也是必点,卤豆干、卤牛腱、卤牛肚。

老板还会附上自己做的秘制辣椒酱,想吃得重一点可以蘸着吃。

还有一道 盐水鹅,出乎意料地香,不是很咸,还搭配了两个蘸酱~

台式的盐水做法,鹅应该是用白卤卤过,咸香入味,神奇的是鹅肉巨嫩,是当天的拍案惊奇了!

老板也会做些功夫菜比如 红鲟米糕芋泥鸭方

鸭肉去骨,把芋头打成泥塞进鸭肉里,再下去炸。皮脆,芋泥夹在脆皮和鸭肉之间,口感挺神奇的。是一道不怎么多见的菜!

据说现在也只是在台湾的酒席上才会出现~

另一道是 红蟳米糕,也是家宴上才会做的菜,红蟳鲜甜,下面调味过的那层糯米饭更香~

许多你熟知的家常小炒,胜过正经台菜馆!

三杯鸡,是台菜中最为出名的一道菜。可以选三杯综合,里面有杏鲍菇、鸡肉、米血糕,一口气吃到三种。

三杯其实是指一杯米酒、一杯酱油、一杯黑麻油。其中这味绿绿的香料九层塔是灵魂哦。

鸡嫩、杏鲍菇像是在吃素的肉,可是最喜欢的居然是米血糕。

米血糕也叫猪血糕,是糯米加猪血凝固而成的。吃起来软糯,有韧性~

老板说这个猪血糕也是台湾运过来的。

我们点了一道 凤梨虾球,虽然感受到了老板的抗拒,端出来时还是立马扫光。

老板说,凤梨虾球最初是因为台湾凤梨产量大加上冷冻虾而制成的,原料上比较不符合他对台菜的要求。

炸过后软嫩的虾和冰凉的糖水凤梨加上美乃滋,特别搭!

麻油腰花,是黑猪的腰子,非常嫩,一点腥味都没有。

台菜里常有的麻油鸡,也是一样的做法,都是下大量老姜和麻油以及米酒。

喝一口汤,下去热辣辣的~

据说是台湾女性坐月子必吃神物!

菜脯蛋,也是一道台湾家常菜,潮汕地区也常有,这里的蛋摊得非常厚, 蛋边煎得焦焦的~

菜脯就是腌渍后的萝卜干,应该处理过,一点都不咸,和蛋搭配得刚刚好!

插播一句:什么是台湾菜?

我们觉得这家店的老板兼主厨 Dylan 的回答可供参考:所谓的台菜,甚至台湾小吃,就是很多大陆省份的菜,经过几十年的融合,加上台湾地区本土的食材,成为所谓的台菜。 食材好是台菜的首要条件。可以看出,这家店对于食材的讲究还是挺符合好的台菜馆要求的。

🥥

这家馆子里,还藏了一个台湾夜市

台湾小吃现在也是台菜的一部分,我们尝试了几道后,在这里吃到的绝不输台湾夜市!

像是这道 泡菜臭豆腐,炸到酥脆的臭豆腐淋上甜咸的酱料,端上来就很臭,哦不,很香。

研究员曾经住在台湾深坑老街,那里因为水质盛产臭豆腐,是北台湾名物,在这吃到的已基本接近深坑老街水准。

台式的臭豆腐是江浙人带过去的,他们习惯用天然蔬菜卤汁发酵,很鲜,酱汁是台湾的风格,会带点甜味。吃的时候,一定要配上泡菜,解腻,也让味道更加丰富!

这种杂拼的卤味也叫 灯笼卤味,因为许多夜市卤味摊挂着红灯笼而出名,想吃什么随便选,里面有豆干、萝卜、米血、大肠等,都非常好吃。

蚵仔面线,虽然是餐厅版,但比夜市用料更好,蚵仔更加大。

当天去的台湾朋友说,其实她不太爱吃蚵仔,但在这里也能吃几颗。

古早味的面线勾芡得刚刚好,调味很正,带点酸,非常开胃。

比台湾夜市在卖大多数蚵仔面线都要好吃,因为料丰富呀~

我们还吃到了盐酥蚵仔,蚵仔裹粉炸,再配上九层塔增香。

除了九层塔,特调的胡椒盐也是台式盐酥系列的灵魂。

炸得刚刚好,外壳酥脆,内里嫩,一口咬下去一包汁水!

后悔当时没点盐酥鸡!

餐厅老板是眷村长大的外省人,小时候家里是开饭馆主要做面食。

眷村是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政府配给的村落。带去了四川山东各种乡亲,因此做面食特别优秀。

立马点一碗魂牵梦萦的 牛肉面

端上来就卤香扑鼻。尝一口,对味,就是在台北的巷弄里吃到的台式牛肉面的味道。

除了卤香外,汤头带着淡淡的回甘。

面条是亲手擀制,爽滑有弹性,面香十足。即便当时已经吃得饱饱,还想再多吃两口。

手擀皮大水饺,用台湾的高丽菜和黑猪肉和白虾调的馅。皮子爽弹,一口咬下去就有一包鲜的汁水,脆脆的高丽菜增添口感,虾肉和猪肉鲜美。

台湾人也爱水饺,是北方人带过去的习惯~

蘸上老板自制的手工辣椒油,辣中带着发酵的酸香。

在我心里,赢过好多东北馆子的水饺。

肉包,也都是自己手工擀皮,用老面发酵,面皮很弹,简单的葱肉包子,也非常地香。

店里连饮料都有自制, 酸梅汤,用了桑葚乌梅洛神等 11 种料熬制而成。酸酸凉凉,夏天喝很过瘾~

当然也可以点苹果西打黑松沙士等台湾常见饮料~

彩蛋,这家店还有烧味冰淇淋和甜点!

餐厅通过匿名测试后,我们采访了老板。他说在 26 岁后离开台湾,去澳洲学习了欧式餐点,还向 瑞士的巧克力大师Andre Stossel学习了巧克力和冰淇淋。后来在中国城打工的时候,遇到粤菜师傅,学习了 烧腊烧味,和传统粤菜。

当天去馆子里,他正在为一桌香港食客做 烧腩,看到烤箱里刚出炉的滋滋滋的烧腩,我们立马也要了一份。

皮相当脆,用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纹理好看。不过吃法比较随意,蘸海鲜酱油膏还是白糖,随你个人喜好。

当天的 蜜汁叉烧也用的是梅花肉,肥瘦均匀,不柴不腻。

饭后,尝试了他制作的冰淇淋,手工制,还看得到香草籽,香浓绵密,甜度刚好。

老板说他现在不太做冰淇淋了,一般就做给自己小朋友吃,如果要点,要提前预定。

焦糖布丁,侧面看没有任何气孔,焦糖带着一丝苦味,反而很解腻。

当天的晚市还有 巴斯克蛋糕,绵密香浓,不错~~

这家餐厅叫 “光头匠”,位于上海。店里座位不多,也不会准备很多食材,都是根据客人需求,要吃什么提前预定然后采买食材。

店内都是熟客,介绍餐厅给我们的台湾朋友说,这家店在上海的台湾人圈子中很出名。

如果对这家店感兴趣可以打大众点评的电话向老板提前订位,也可以添加老板微信讨论菜单。

我们跟老板说明来意后,他也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厨房,厨房比就餐空间要大,里面的调料丰富品质好、面包机、蒸屉、冰淇淋机都很大。还有两锅老卤,一锅红卤,一锅白卤常年滚着。

对了,至于盒饭嘛,问了老板。他呵呵地的摸头笑说,中午做快餐,开价比较便宜,食材和调料都比晚上差一档,哎反正我会吃晚市!

题外

还记得我们好几天前的 “来问主厨”征集吗?没错就是这家!当时收集到了两百多个问题!涵盖了关于台菜、甜点等的知识;主厨的学厨经历和一些经典台菜的秘诀等等。主厨都有很认真的解答哦,可以来小程序看哦~还想知道什么也可以直接向主厨提问~

这么巧,饱记腌笃鲜粽就借鉴了台湾人民包粽子的工艺。

粽米浸满喷香的老母鸡高汤,高温翻炒,咸肉小火慢煮出鲜味,山笋姜末爆香,酱油爆炒,最后一起包裹成熟米粽,就像一道豪华糯米饭!吃过的用户说:笋块超级大,别看米白无味,其实又入味又鲜!还有3种口味,枚枚顶配,诚意满满。趁现在,天猫 618 最后几小时, 2 件立减 50 元

复制淘口令去囤

或者戳图去有赞小卖部购买

JOJO

坚持化全妆做菜是对食物最大的温柔。曾写过“网红小家电测评”、“四月酿梅酒”

TOTO

摄影组陈伟霆

作品有“富平柿饼”“湖州羊肉”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baoji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