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舌尖》的大厨,开了家只有 3 张桌的夫妻老婆店

2020-07-03   艾格吃饱了

原标题:上过《舌尖》的大厨,开了家只有 3 张桌的夫妻老婆店

每周餐厅评论

所有餐厅评论均经多次匿名测试

最近在点评上逛到一家神奇的店:

说是原惠食佳驻上海的大厨辞职出来开的小店,主打啫啫煲和广东炖汤:

舌尖 2 拍惠食佳的啫啫煲,是他出的镜

惠食佳的啫啫煲驰名岭南,大厨出来开单品小店,听起来十分靠谱啊~

但店若新开,或客流不佳,食材未必会保持新鲜,还得去吃吃看

店是真的小,但喝第一口汤就被迷住了:

小盅炖汤,一碗汤水浓缩成大半碗,汤头浓郁清甜,一口气连汤带肉吃了个干干净净

叫上同事,吃了三顿,滚了大半圈菜单:

确实蛮好吃的!!

也有缺点,结尾说。

飞速说一下,去这家店适合点什么菜

首先,招牌的香葱捞鹅一定要点,是我这几年吃到粤菜馆里名列前茅的鹅:

整只鹅卤熟后,要进大铁锅花 1 小时慢慢把鹅油煎出来,鹅皮没有那么肥,而外表有微微焦香:

鹅油留下来,炒黄鳝时加一点,极好吃

再以红茶香料烟熏 40 分钟,上桌前再淋一勺热炒滚烫的沙姜香葱豉油,鹅肉嫩,鹅皮香:

烟熏主要是为了去腥增香

炖汤,则是小盅入高压锅炖,一碗浓缩成大半碗:

夏天我喜欢点椰子乌鸡汤, 老椰子炖汤,是真的 清甜

非常喜欢 豉油皇爆黄鳝,小黄鳝先入锅炸到尾巴微脆,再以酱油大火爆炒到极入味,掺了一些 鹅油去炒,奇香:

最喜欢吃鳝尾,别错过!

美极虾,虾壳爆成玻璃脆,虾肉有弹性又入味。加了少少黄油,有奶香。

小葱切得很细,店虽小,处处是细节

至于驰名啫啫煲,猪肝、猪舌(菜单以粤语写作“猪俐”)、大肠都可以点,猪肝真的嫩,猪舌真的滑,大肠真的香!

啫啫系列几乎都好吃,除了鱼卜(鱼肚),我觉得还是有点腥的

最后一次去,进厨房看了啫啫煲的出炉,原来这 扑鼻喷香的镬气,是这么来的:

啊,一边写一边看饿了……

广东人炒黄鳝是名菜,菜单上没有,就试着托老板娘给后厨传话。结果上来一盘 豉油虎皮青椒炒鳝片,黄鳝滚烫、脆嫩又鲜香,虎皮青椒只只有味:

一盘端上来,扑鼻烟火香~

广东人的炒黄鳝口感讲究一个 “爽脆”,秘诀是,要用一大锅沸水焯鳝鱼,过冰水定型:

很 Q 弹,吃起来咯吱咯吱的,真棒!

发稿前最后一次吃,点了梁师傅推荐的一鸡两吃,需要 提前一天预订。一只 6 斤多重的广东大骟鸡,一半做白切鸡:

另一半,则做成“太爷鸡”,类似传统豉油鸡:

但加一道糖熏工艺,让鸡肉带上一层烟熏香味,加入红片糖让香气更柔和馥郁,越嚼越香~

鸡底下铺一层米饭,是为了增香。吃起来像焦糖锅巴:

鸡皮有很香的烟熏味,但有人可能会感觉鸡肉味道偏淡

还有什么菜可以点?

阳江豆豉蒸河鳗,最后淋一大勺滚油,鳗鱼鲜美柔嫩,汤汁非常好吃,可淘饭!

缺点在夏天的河鳗还不够肥,再等等

干炒牛河,盘底不留油,冷掉了依然能尝到酱香镬气:

腊味煲仔饭,人少可以来小份的,上桌开盖一阵 香气扑面而来,锅巴令人非常满足:

一定不要错过的是北菇肥牛! 菇吸收了牛油的 香气,比肉还好吃啊啊啊

虽然吃的很饱,但这盘菜端上来后,仍然忍不住一口接一个地专心吃菇

最后,快速地说一下菜单上的甜点和饮料。

20 年陈皮红豆沙。陈皮虽贵,但主角更像是红豆:为了红豆出沙,得提前一天挑整粒红豆,熬完隔夜,红豆才会变得更绵软起沙。

豆沙十分香甜,沙沙的口感像在吃慕斯冰淇淋

红酒炖梨,一层软软冰冰的果肉,芯子里冻住,像吃水果冰沙:

姜撞奶冰淇淋,说是就用冰淇淋机自制,有姜香,但不会辛辣刺激:

饮料,夏天只制一款:冰镇南派酸梅汤。

和北京酸梅汤的区别主要颜色浅没有烟熏味,梅子山楂陈皮等,很是酸爽甘甜,清香浓郁~

喝完了,杯底的梅子还能捞出来吃掉

以上,则是去这家店的推荐菜单了~

快速地说一下我对这家店的看法

大厨姓梁,店是真的奇小:上海西南角靠近外环的一个美食广场里,室内只有 3 张桌。

大部分人客人都坐在室外,也可办宴席,梁家会向隔壁店借包厢

每天做午晚两档,全店员工 3 人:厨房里是梁师傅和妻弟,跑堂的是梁太。

就菜色稍微问了两句,梁太就塞来一张淳朴的店卡。再过一会,大厨本人就跑出来答疑了:

梁氏夫妇是典型广东人和气生财作风,抓住一切机会和客人聊天,争取让客人满意,再做回头客

拍《舌尖》时的梁师傅,和 6 年后的本人:

他说惠食佳对他非常好,只是他有创业 の 梦

店是好店,非常好吃。厨房着实小,但大厨硬是腾挪出了不少菜式,包括能挤出 3 道甜品来,体验很完整。

很多菜品都值得为它单来一次,我自己很喜欢捞鹅、炖汤和炒黄鳝

因为小,广东菜所讲之 镬气,简直能淋漓尽致体现:厨房到桌子几步路,所有食物上桌的温度都非常好。

端上来一团香喷喷的热气,开胃极了!

也因为小,你能享受到一般名店享受不到的待遇:什么菜都是大厨亲自动手给你炒~

粤菜的镬气大半来自火候,非常讲究经验和能力

缺点也很明显:小。厨房里就两个人,甜品和汤会一起上桌,如逢当天有宴席,上菜更是慢。连续做菜,也总会偶有失手。

招牌鹅肝酱煎鲈鱼,当天吃到的鹅肝酱略腥。焦糖小鲍鱼,质地很脆嫩,但当天做得也有点过咸

另外,还是有些大厨的追求与客人想法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比如店里有很多小份菜,一人食很友好。梁师傅说想效仿他佩服的 广州雅苑:小碟菜,火候调味都把握极准,很难。

但我看到有点评投诉菜分量太小,不知他会否平衡?

另一道台山黄鳝饭,原版米以鳝骨汤浸过,清淡但极鲜,做起来费工夫却不讨好:本地客人多有嫌淡的。因此改良,色泽调味都更重:

味道挺好,但我还是喜欢台山的原版……这个版本鳝和饭的香味还是欠融合了些

怎么说呢,我毫不怀疑梁师傅会从 3 张桌做到 30 张桌。

不过现在他亲自炒菜、厨房离饭桌只有几步路时,可能是这家店最好吃的时候。

这家店叫 小粤楼,位于 上海

店是好店。不过担心也很自然:

店红了,客人去得多了,只有 两个人的厨房能不能挺住?

请大家 谨慎跟风。

(而我正好默默再去多吃几顿,嘻嘻嘻

题外

最近和喜马拉雅有个合作, 喜马拉雅在 App 开屏向小伙伴推荐“艾格吃饱了”公众号,我们则负责给饱记的同学发个通知:

《舌尖》顾问蔡澜先生在喜马拉雅刚刚开了名为《好好吃饭好好玩》的音频课,讲述几十年美食经验,身体力行地告诉你:“做一个美食家,是从牺牲自己一点点的健康开始的。”

上下滑动查看课程大纲

开车居家旅行,都可以听一听蔡先生的单口相声音频课。 800+ 分钟蔡先生一个人说下来,我们听了几段,很有趣。 海报上有二维码,扫一下,可收听:

听说四川人遇到好吃馆子时的最高评价是“这个汤汤不要倒,留着明天下面吃”,不知道你所在的地方都有哪些对美食的最高评价?快点击下方 的小程序,评论区大家分享一下~

闻 佳

就是那个研究院嘴里“挑剔的老板”。

关于食物,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钱。

编辑部全体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baojiclub”